•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百姓为纪念狄仁杰为他建祠堂,后来为什么又去毁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2 17:1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狄仁杰,可以说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不仅在后世拥有很多人的敬仰,在唐朝时期同样也有很多人崇敬他。百姓们为了纪念狄仁杰,为他建了祠堂,让他死后也可以享受香火。然而,他的祠堂最终竟然被人们给毁掉了,这是怎么回事?狄仁杰一生也没做对不起百姓的事,为何会被毁了祠堂呢?

唐朝百姓为纪念狄仁杰为他建祠堂,后来为什么又去毁了

千错万错都是他儿子狄景晖的错,自己的行为让父亲颜面扫地,真是虎父犬子。狄仁杰英明一世,但却也糊涂一时,防盗防贪却忘了防自己的儿子。自己政治清明,儿子却贪得无厌,祸害一方。子不教,父之过也。

狄景晖,是狄仁杰最小的儿子,深受宠爱,但生活一点都不检点。巧舌如簧的他蒙蔽狄仁杰的双眼,自己却胡作非为,弄得民不聊生,以至于百姓痛恨狄仁杰。

《旧唐书》有言:“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大概意思就是,狄仁杰在魏州当刺史时体恤百姓,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魏州百姓为他立了一块功德碑以此纪念他。等到他离职十多年后,他的儿子继承父位来到此地当官,但却鱼肉百姓,魏州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毁掉了曾经纪念他的功德碑。

整个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当初狄仁杰上任魏州刺史,为人清廉,事事为民做主,严惩当地恶霸。魏州百姓的生活大有改善。而当年,契丹大军又要来侵扰,整个魏州人心惶惶,百姓乱成一锅粥。狄仁杰迅速派军稳定民心,让百姓活动如往常,毫无混乱现象。契丹密探见此状,快马加鞭回去禀报,契丹首领认为大敌压境,百姓必会乱阵脚,城内必有所防备,所以毅然撤兵。

唐朝百姓为纪念狄仁杰为他建祠堂,后来为什么又去毁了

魏州百姓躲过了大灾难,而狄仁杰又是个好官,于是魏州百姓便给他建了祠堂,立了功德碑。由于政治有为,狄仁杰又被提拔。十几年之后,狄仁杰的儿子狄景辉来到魏州担任担任司功参军,不在父亲的眼皮底下做事,他便为所欲为。

当地的恶霸与他勾结一起欺压百姓,苛捐杂税,百姓苦不堪言。知道他是狄仁杰的儿子之后,百姓更加愤怒。认为生出这样的儿子狄仁杰也有过,于是百姓冲进祠堂捣毁。

有密探汇报狄仁杰,狄仁杰听闻愤怒不已,命令人撤了儿子的官职,断了他的俸禄。狄景晖没有了俸禄,也就没有了花天酒地的资本,于是又故伎重演。跪着说自己会洗心革面,为百姓谋福。许多大臣又纷纷向狄仁杰求情,但狄仁杰丝毫不肯给他将功补过的机会,毕竟民心已经向背,若不严惩,也枉他一生英明。

狄景晖依旧被罢了官,并且厉声告诫自己的儿子:兴邦,不可以用贪婪之人,应当选贤举能,此乃治国之道。百姓得知后,又将被捣毁的祠堂重新修整,以此纪念他的刚正不阿。

唐朝百姓为纪念狄仁杰为他建祠堂,后来为什么又去毁了

其实狄仁杰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出人头地,就这个狄景辉专门让他背黑锅。祸害百姓对于狄仁杰来说是最大的罪过,无论是谁都不可容忍,所以亲生儿子也被他严惩不贷。这样的好官确实深得民心,也是百姓安居乐业强有力的保障,但这样的清官,确实不多。

而狄仁杰这一生,最愧疚的人无疑就是娄师德,差点“恩将仇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狄仁杰为人耿直,刚正不阿得罪了不少人,他与娄师德同为宰相,自己经常遭到其他官员的排挤甚至诋毁,官职几度沉浮。但是娄师德却不一样,他的宰相一职一直稳坐。娄师德与狄仁杰的性格不一样,他不会直接将坏人揪出来,“逆来顺受”的性格使他很少得罪人。

贪官当道,他也绝对不会惩治任何人,他一心只会退让,这就是他所谓的“与人为善”。说娄师德懦弱没骨气的人并不少,不屑与他为伍的朝廷大臣也非常之多,但是不论别人对他成见有多大,武则天却异常喜爱。狄仁杰认为娄师德唯唯诺诺,自己不愿意与他共同办公。身居要职,却不为百姓谋福,贪官污吏却不敢揪,也是个没骨气的人。

唐朝百姓为纪念狄仁杰为他建祠堂,后来为什么又去毁了

武则天听闻,也知狄仁杰其实是要自己撤了娄师德的宰相一职。武则天又问狄仁杰,在他眼里娄师德算是一位贤人否?狄仁杰回答说:他固守边疆多年,确实是有功劳,但此人是贤中不足。其实狄仁杰的意思还是娄师德坐在宰相的职位,他的才能是不配的。武则天又说:“当年娄师德率领18万兵马与吐蕃叛军大战,凯旋而归,又用计使吐蕃稳定,使得边疆百姓安居乐业,是否称得上贤?”

狄仁杰哑口无言,但理不直,气却壮的说:“他不能够知人善任。”武则天笑着说:“你的宰相一职都是娄师德力荐的,难道娄师德推荐的不是贤人,而是闲杂人吗?”狄仁杰听罢,才知自己的官职是娄师德力荐的,内心惭愧不已的说:“娄公竟宽容至此,我真是配不上娄公的宽宏大量,实在惭愧。”

其实娄师德是有他的为政之道,不强出头,却以智取,特别是贪官污吏横行的时代里,保身才能又机会将他们处置。他不争,并不是他怕,而是要谨慎从事,看似唯唯诺诺,其实是大智若愚。武则天得娄师德与狄仁杰,可谓稳坐龙椅,江山可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19:29:4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仁杰,祠堂,百姓的资讯:
狄仁杰生前百姓就要建“祠堂”祭拜,死后为什么被砸毁?
...有这么一位“青天”,可能很多人马上就能想到——“狄仁杰”。现在很多影视剧都称狄仁杰为“神探”,影视剧难免为了效果而杜撰,更有很多虚幻加工的成分;但狄仁杰一生的确断了不少案子,
2023-04-25 14:06:00
狄仁杰死后,他的祠堂为何被砸了
狄仁杰出生于贞观年间,正是大唐盛世的开端,他本人又是官宦之家,家庭条件是很不错的。《旧唐书》里说他自幼好学,不过最后却考的是明经科而不是进士科,所以实际上,狄仁杰的起点并不是很高
2024-06-03 20:54:00
狄仁杰名声卓著,为何百姓会砸了他的生祠?
其实古代有很多坑爹的例子,狄仁杰的儿子狄景晖就是典型的坑爹专业户。狄仁杰的名声大家都很了解,在电视上那个探案如神的神探,基本符合狄仁杰的形象风格。他一心为了李唐江山而操劳,又跟武
2023-03-08 20:34:00
狄仁杰祠堂被毁:清官之后竟成民愤焦点?
狄仁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的刑名如神般的决案能力、清正廉明的作风,受到了老百姓广泛的敬仰。然而,素有清名的狄仁杰却有一段让人唏嘘的历史。在《旧唐书》中,记载狄仁杰的祠堂被愤
2024-02-25 13:18:00
狄仁杰祠堂遭砸:一代忠良竟因子孙不肖遭此厄运
唐代大家狄仁杰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也是历朝为官者学习的楷模。此人忠君爱国,爱护百姓,一身正气从不搞贪污,可以说是半个圣人。甚至到了现代依然有不少以狄仁杰为主角的电视剧产生
2024-04-22 12:12:00
狄仁杰的一生功绩卓著,他死后老百姓为啥把他的祠堂给拆了
狄仁杰,这位大唐的杰出名臣,可谓是千古流芳。他的一生,历经风风雨雨,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对百姓的赤诚之心。身为女皇武则天的心腹大臣,狄仁杰不仅以其过人的才智和忠诚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
2024-04-20 16:48:00
他做了很多坏事,导致百姓砸了狄仁杰的祠堂
狄仁杰可谓是一位传奇人物,断案能力超群,不惧达官显贵,为民着想,赢得了美名。而且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在潜移默化中深远持久地影响了武则天的行事,使武则天一朝呈现出贞观遗风的风采,不得不
2023-07-16 10:58:00
...天不如一天,对朝局已经逐渐失控。此时自己的亲信,狄仁杰替武则天解了围。下朝后的狄仁杰与武则天说道:“侄子与儿子谁更亲,谁会给自己供奉于太庙祭拜”。朝中的形式,您也看到,古有吕
2024-06-06 06:41:00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中年才做法院庭长,63岁从宰相沦为阶下囚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并非电视剧中的潇洒“神探”,而是经历过无数炼狱般的坎坷仕途。他不平凡的一生,比电视剧更精彩、更有趣。能力超群的司法官狄仁杰出身中下层官宦家庭,自小聪明英秀,年
2023-01-07 17: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