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平湖古代为何多御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1 06: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杨 茜 实习生 闻心玥

在这个春日漫步平湖街头巷尾,监察御史文化的踪迹随处可见。从当湖街道“七彩金虹”景观线上的二马御史馆,到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的平湖廉文化记忆馆,从新埭镇泖口村的陆稼书清廉文化景观线,到钟埭街道的监察御史文化主题小公园……

在古代,御史乃国之脊梁。他们上可直谏君王,下可监督百官,用高洁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国家安宁与人民幸福。自1430年(明宣德五年)平湖建县以来,涌现了46位平湖籍监察御史。他们政绩卓著,勤政为民,刚正不阿,崇学向善……这些精神特质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为平湖这片土地孕育了独特的监察御史文化。

平湖古代为何多御史?史书如镜照人心,古事今情共相寻。今天,我们翻开时光里的平湖监察御史文化篇章,感受其前世今生的独特魅力。

在古代,御史作为耳目之官,管官之官,可以行使弹劾、监督行政、考察官吏、检查会计等职责。御史中的“御”字,说明了其地位的特殊性,御史是相随皇帝左右的一种文官,对于百官的震慑可见一斑。在明清时期,选拔御史相当审慎,不但要清廉,还要敢言、嫉恶、精明、实干。

平湖地处东南沿海,是吴越文化交融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铸造了平湖人豪迈、开阔的胸襟,也让这里的人平添了温和、细致、做事稳妥的一面。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报本塔是蕴涵平湖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报本”二字,更是平湖人敬畏天地、爱国守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人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据平湖市史志办典籍查考,平湖在明清两代,担任御史的有46人,其中,8人为左右(副)都御史,9人为给事中,他们均为科举出身,普遍信奉“功在天下,名在后世”。

值得关注的是,“耕读传家”的理念,在平湖监察御史群体中备受推崇,这或许也是平湖多清官廉吏的重要原因。“以耕养家”中,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以读兴家”中,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能够让人在乡土社会中受到足够尊重,形成一种足以吸引农家为之世代奋斗的内在精神动力。

有统计显示,明清两代嘉兴书院有40家,其中平湖有13家之多,为七邑之最。十里之乡,不废诵读之声。明德晓义的种子,正是形成在这最普通的日常。

平湖监察御史群体中,曾涌现众多政绩显赫、敢于谏讽之人,他们的清廉事迹也如同一首首千古赞歌,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清朝有一位被称之为“天下第一清廉”的人,他就是平湖新埭泖口镇的陆稼书。陆稼书卸任嘉定县令时,因从不收受贿赂,踏上返乡之路的他,行李竟是出乎意料的轻便。出于顾及官场体面,他用石头、瓦砾装载了18只箱子,一度被其他贪官误会装着金银财宝,告到了康熙面前。而当康熙了解始末后,便大为赞叹:“陆陇其真乃‘天下第一清廉’!”

邑人俞鹤湖曾以诗为笔,为陆稼书写下赞歌:“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陆稼书清廉为官的形象,更道出了他内心的崇高与坚守。而他崇尚理学、力行耕读的理念,也成为乡里争相效仿的典范,沿袭至今。陆氏家族家训亦是如此,字字句句透露着对后世修身、治家、做人、为官的行为准则。陆稼书的《治嘉格言》等作品至今被奉为家风家训的典范,成为当代人修身立世的“良师益友”。

除影响颇大的陆氏家族,平湖监察御史群体中,还有着一家多御史的现象。其中,“二马真御史”“一门五御史”等事迹颇具影响。

“二马真御史”是明代时人对平湖县当湖马氏一族的叔侄御史——马暶、马昆的称赞,他们刚正不阿的气节和清廉正直的品行可以媲美东汉的“骢马御史”桓典。

“一门五御史”说的是屠氏一门在明代出了五位御史,这种现象在整个明代都很罕见。屠勋与其孙屠仲律、屠叔方,族侄屠奎、屠垚均为监察御史,他们都有着不畏权贵、直言进谏的义举,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祉,为社稷谋太平,就算受诬陷、贬谪,也“要留清白在人间”。

46位御史及他们的故事,为我们刻画了一幅隽永的平湖监察御史文化长卷。在一次基层调研中,发现平湖监察御史群体现象后,平湖市纪委监委联合当地史志办进行了深入挖掘。

通过数年的持续挖掘,平湖监察御史文化中的清廉因子被充分释放。“书本里有故事、舞台上有节目、参观时有场所、省内外有影响。”这是2018年平湖市纪委监委针对宣传监察御史文化提出的重要工作目标。

同年,历经4年精心打磨的《平湖古代监察御史·人物》绘本问世。它以古朴典雅的设计装帧和精美的绘图,将12位明清两代平湖籍监察御史代表人物的生平与故事娓娓道来。进机关事业单位、到中小学校、入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小小绘本也成为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平湖监察御史文化的窗口。

而在平湖的曲艺舞台,歌舞《御史颂》、情景小品《陆稼书孝行化逆子》、钹子书表演唱《屠氏一门五御史》、小品《却金亭的故事》、诗歌《明月清风》等一批原创文艺节目,也颇受好评。

这些年,平湖还充分融入当地监察御史文化,精心打造“1+9”清廉文化展示线路,串联了当地40个清廉文化精品展示点。走进位于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的平湖县委办公楼旧址,如今这里已经是平湖廉文化记忆馆。三层小楼展示内容贯通古今,一楼集中展示平湖监察御史事迹,二楼展示御史清廉书画、物件及相关文创产品,三楼为相关活动及清风阅览室。作为环东湖清廉文化展示线上的一颗明珠,平湖廉文化记忆馆是嘉兴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社会组织红色研学基地,已累计接待全国游客超21万人次。

“清”风徐来、“廉”绵不绝。在时光的回溯中,一个个鲜活的御史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一身清风,他们的风骨气韵犹如一股股清流滋养着我们这个时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明监察御史》首映 导演张少军分享创作心得
...)历经4年的潜心拍摄与制作,反腐古装电影《大明监察御史》终于揭开面纱,将于6月9日上映。日前,《大明监察御史》举行首映礼,导演张少军携主演马跃、刘睿超、于鹏、李洋等亮相,分享
2023-06-09 11:00:00
古代的“八府巡按”究竟是什么官职?
...中的监察系统去寻根究源。监察制度古已有之,秦汉时的御史制度,汉武帝始设的“十三刺史部”,唐时便有挑选官员巡按地方的记载,巡按地方官吏及民风民俗,明时御史巡按制度趋于完善。这种
2023-08-11 06:45:00
...福建师范大学与莆田市纪委监委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莆阳御史文化馆)、教学点(江春霖故居)揭牌仪式在莆田举行。活动在清代御史江春霖故居举行了“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点”揭牌。揭牌仪式后,
2025-09-27 17:15:00
为什么朱元璋规定巡按御史只能骑驴
...,那么今天宋安之就来给大家说说明代的监察机构,还有御史为何最初只能骑驴,后来却可以骑马的冷历史。大明洪武十三年,随着胡惟庸案的发生,明太祖朱元璋不只是除掉了丞相胡惟庸,更是废
2023-05-20 10:45:00
...报纠劾官吏 教化安民茆巍■茆巍洪武二年六月,“监察御史谢恕巡按松江,以欺隐官租逮系一百九十余人至京”。这是最早见诸明代史籍的御史巡按事例。明代巡按御史制度,在吸收借鉴汉唐监察
2024-06-18 05:54:00
...缝隙”……近日,走进位于仙居县皤滩乡的中国(仙居)御史文化展览馆,只见互动大屏上,一位位古代仙居籍监察官员的形象跃然眼前,一条条家训引人驻足阅览。“古人的风骨和操守,令人心生
2025-07-15 10:10:00
包拯:北宋时期的名臣与清廉为官的典范
...,入京任殿中丞,此官从五品,为殿中省属官。后经监察御史王拱辰举荐,出任监察御史,品秩虽然只是从七品,但权限却很大,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庆历六年(
2023-11-05 16:14:00
龙会社区:倡导廉洁新风 共建清廉社区
...受家风文化,浸润崇廉尚敛之风。随后,党员们来到监察御史廊,在廉政文化的长廊里了解太仓历史上18位监察御史的故事,“零距离”感受廉洁文化,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
2024-07-17 13:38:00
“八府巡抚”究竟是什么样的官儿
...地区。明制条件下,一道远多于八俯,清制条件下,监察御史作为巡按出差,刚好巡视“八俯”,则系巧合。所以说八府巡抚也并不是指真正的八府。严肃的说,在封建专制时代并没有“八府巡抚”
2023-02-01 10: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