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平湖古代为何多御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1 06: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杨 茜 实习生 闻心玥

在这个春日漫步平湖街头巷尾,监察御史文化的踪迹随处可见。从当湖街道“七彩金虹”景观线上的二马御史馆,到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的平湖廉文化记忆馆,从新埭镇泖口村的陆稼书清廉文化景观线,到钟埭街道的监察御史文化主题小公园……

在古代,御史乃国之脊梁。他们上可直谏君王,下可监督百官,用高洁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国家安宁与人民幸福。自1430年(明宣德五年)平湖建县以来,涌现了46位平湖籍监察御史。他们政绩卓著,勤政为民,刚正不阿,崇学向善……这些精神特质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为平湖这片土地孕育了独特的监察御史文化。

平湖古代为何多御史?史书如镜照人心,古事今情共相寻。今天,我们翻开时光里的平湖监察御史文化篇章,感受其前世今生的独特魅力。

在古代,御史作为耳目之官,管官之官,可以行使弹劾、监督行政、考察官吏、检查会计等职责。御史中的“御”字,说明了其地位的特殊性,御史是相随皇帝左右的一种文官,对于百官的震慑可见一斑。在明清时期,选拔御史相当审慎,不但要清廉,还要敢言、嫉恶、精明、实干。

平湖地处东南沿海,是吴越文化交融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铸造了平湖人豪迈、开阔的胸襟,也让这里的人平添了温和、细致、做事稳妥的一面。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报本塔是蕴涵平湖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报本”二字,更是平湖人敬畏天地、爱国守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人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据平湖市史志办典籍查考,平湖在明清两代,担任御史的有46人,其中,8人为左右(副)都御史,9人为给事中,他们均为科举出身,普遍信奉“功在天下,名在后世”。

值得关注的是,“耕读传家”的理念,在平湖监察御史群体中备受推崇,这或许也是平湖多清官廉吏的重要原因。“以耕养家”中,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以读兴家”中,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能够让人在乡土社会中受到足够尊重,形成一种足以吸引农家为之世代奋斗的内在精神动力。

有统计显示,明清两代嘉兴书院有40家,其中平湖有13家之多,为七邑之最。十里之乡,不废诵读之声。明德晓义的种子,正是形成在这最普通的日常。

平湖监察御史群体中,曾涌现众多政绩显赫、敢于谏讽之人,他们的清廉事迹也如同一首首千古赞歌,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清朝有一位被称之为“天下第一清廉”的人,他就是平湖新埭泖口镇的陆稼书。陆稼书卸任嘉定县令时,因从不收受贿赂,踏上返乡之路的他,行李竟是出乎意料的轻便。出于顾及官场体面,他用石头、瓦砾装载了18只箱子,一度被其他贪官误会装着金银财宝,告到了康熙面前。而当康熙了解始末后,便大为赞叹:“陆陇其真乃‘天下第一清廉’!”

邑人俞鹤湖曾以诗为笔,为陆稼书写下赞歌:“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陆稼书清廉为官的形象,更道出了他内心的崇高与坚守。而他崇尚理学、力行耕读的理念,也成为乡里争相效仿的典范,沿袭至今。陆氏家族家训亦是如此,字字句句透露着对后世修身、治家、做人、为官的行为准则。陆稼书的《治嘉格言》等作品至今被奉为家风家训的典范,成为当代人修身立世的“良师益友”。

除影响颇大的陆氏家族,平湖监察御史群体中,还有着一家多御史的现象。其中,“二马真御史”“一门五御史”等事迹颇具影响。

“二马真御史”是明代时人对平湖县当湖马氏一族的叔侄御史——马暶、马昆的称赞,他们刚正不阿的气节和清廉正直的品行可以媲美东汉的“骢马御史”桓典。

“一门五御史”说的是屠氏一门在明代出了五位御史,这种现象在整个明代都很罕见。屠勋与其孙屠仲律、屠叔方,族侄屠奎、屠垚均为监察御史,他们都有着不畏权贵、直言进谏的义举,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祉,为社稷谋太平,就算受诬陷、贬谪,也“要留清白在人间”。

46位御史及他们的故事,为我们刻画了一幅隽永的平湖监察御史文化长卷。在一次基层调研中,发现平湖监察御史群体现象后,平湖市纪委监委联合当地史志办进行了深入挖掘。

通过数年的持续挖掘,平湖监察御史文化中的清廉因子被充分释放。“书本里有故事、舞台上有节目、参观时有场所、省内外有影响。”这是2018年平湖市纪委监委针对宣传监察御史文化提出的重要工作目标。

同年,历经4年精心打磨的《平湖古代监察御史·人物》绘本问世。它以古朴典雅的设计装帧和精美的绘图,将12位明清两代平湖籍监察御史代表人物的生平与故事娓娓道来。进机关事业单位、到中小学校、入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小小绘本也成为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平湖监察御史文化的窗口。

而在平湖的曲艺舞台,歌舞《御史颂》、情景小品《陆稼书孝行化逆子》、钹子书表演唱《屠氏一门五御史》、小品《却金亭的故事》、诗歌《明月清风》等一批原创文艺节目,也颇受好评。

这些年,平湖还充分融入当地监察御史文化,精心打造“1+9”清廉文化展示线路,串联了当地40个清廉文化精品展示点。走进位于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的平湖县委办公楼旧址,如今这里已经是平湖廉文化记忆馆。三层小楼展示内容贯通古今,一楼集中展示平湖监察御史事迹,二楼展示御史清廉书画、物件及相关文创产品,三楼为相关活动及清风阅览室。作为环东湖清廉文化展示线上的一颗明珠,平湖廉文化记忆馆是嘉兴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社会组织红色研学基地,已累计接待全国游客超21万人次。

“清”风徐来、“廉”绵不绝。在时光的回溯中,一个个鲜活的御史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一身清风,他们的风骨气韵犹如一股股清流滋养着我们这个时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明监察御史》首映 导演张少军分享创作心得
...)历经4年的潜心拍摄与制作,反腐古装电影《大明监察御史》终于揭开面纱,将于6月9日上映。日前,《大明监察御史》举行首映礼,导演张少军携主演马跃、刘睿超、于鹏、李洋等亮相,分享
2023-06-09 11:00:00
古代的“八府巡按”究竟是什么官职?
...中的监察系统去寻根究源。监察制度古已有之,秦汉时的御史制度,汉武帝始设的“十三刺史部”,唐时便有挑选官员巡按地方的记载,巡按地方官吏及民风民俗,明时御史巡按制度趋于完善。这种
2023-08-11 06:45:00
...福建师范大学与莆田市纪委监委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莆阳御史文化馆)、教学点(江春霖故居)揭牌仪式在莆田举行。活动在清代御史江春霖故居举行了“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点”揭牌。揭牌仪式后,
2025-09-27 17:15:00
为什么朱元璋规定巡按御史只能骑驴
...,那么今天宋安之就来给大家说说明代的监察机构,还有御史为何最初只能骑驴,后来却可以骑马的冷历史。大明洪武十三年,随着胡惟庸案的发生,明太祖朱元璋不只是除掉了丞相胡惟庸,更是废
2023-05-20 10:45:00
...报纠劾官吏 教化安民茆巍■茆巍洪武二年六月,“监察御史谢恕巡按松江,以欺隐官租逮系一百九十余人至京”。这是最早见诸明代史籍的御史巡按事例。明代巡按御史制度,在吸收借鉴汉唐监察
2024-06-18 05:54:00
...缝隙”……近日,走进位于仙居县皤滩乡的中国(仙居)御史文化展览馆,只见互动大屏上,一位位古代仙居籍监察官员的形象跃然眼前,一条条家训引人驻足阅览。“古人的风骨和操守,令人心生
2025-07-15 10:10:00
包拯:北宋时期的名臣与清廉为官的典范
...,入京任殿中丞,此官从五品,为殿中省属官。后经监察御史王拱辰举荐,出任监察御史,品秩虽然只是从七品,但权限却很大,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庆历六年(
2023-11-05 16:14:00
龙会社区:倡导廉洁新风 共建清廉社区
...受家风文化,浸润崇廉尚敛之风。随后,党员们来到监察御史廊,在廉政文化的长廊里了解太仓历史上18位监察御史的故事,“零距离”感受廉洁文化,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
2024-07-17 13:38:00
“八府巡抚”究竟是什么样的官儿
...地区。明制条件下,一道远多于八俯,清制条件下,监察御史作为巡按出差,刚好巡视“八俯”,则系巧合。所以说八府巡抚也并不是指真正的八府。严肃的说,在封建专制时代并没有“八府巡抚”
2023-02-01 10: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