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小雨中支起的雨棚,聚拢了排队的顾客;微凉的空气中,炸锅中的卷圈和炸糕嗞嗞作响,香气四溢……
4月29日,津城突然降温,中午还下起了小雨,“津味食光——天津首届早点文化旅游节”的现场却烟火蒸腾、人气不减。作为天津早点的“流量之王”,几家西北角早点摊位合力为人气最旺的“丁记”搭起雨棚,为排队的顾客遮雨,上演一幕温暖的雨中即景。不仅有美食还有人情味儿,这届“有温度的早点节”持续出圈儿。
新搭的雨棚
是“流量之王”的集体形象
两座遮雨棚,搭起了一段小长廊,按序排队的人们已经转了一个弯,在等待“丁记”即将出锅的炸糕、卷圈。
“丁记卷圈炸糕”的负责人丁颖、丁巍介绍,“这是一起来参加早点节的西北角商家特意给我们的遮雨棚,展现咱们西北角的集体形象。”
“我们很多人都是发小,都是从那一片长起来的。丁家在西北角住了五六代人,现在创业也是在这里。”丁巍介绍,“珍惜西北角‘大招牌’,也珍惜自家的‘丁记’老招牌,确保美味好吃、保质保量。”
丁颖说,“丁记”从太姥爷那辈就开始做这些,“上世纪80年代,我的舅姥爷还在耳朵眼公司当过经理。”虽然也曾出现断档,但2018年,丁氏家族以全家之力,接续传承。从豆皮卷圈开始,逐渐增添了炸糕制作。目前,“丁记”在西北角拥有三家门店,汾水道、佳园里还有两家门店。
见记者采访,正在排队的一名顾客也“抢话”说:“我证明啊,这个老味儿的是真好吃。我就住附近,这两天都来买,太方便了。”
什么是老味儿、为什么好吃?丁巍以炸糕举例,“只进原材料,我们自己做。”江米买回来以后,要历经六七道工序,需要五天时间;做豆馅,一锅豆子得花费大半天,“需要6天,才能做出一个让顾客称赞的美味炸糕。”
直播采访拍摄 都是“熟人”
昨天13:00那会儿的实时温度是12℃,一位年轻的顾客在戴记糖坊大口咬着烧饼夹炖牛肉,一边在买豆根糖、麻酱酥糖、酸磨糕等糖品,“再来份雪花酪”。
“小伙子,介天儿可有点凉啊……”老板戴晓培“友情提示”。“没事儿,我火力壮。每次来您家,不来份雪花酪,就觉得少点嘛。”这一听,就是“粉丝”。
本次早点节期间,戴记糖坊的“早点推荐”——烧饼夹炖牛肉,已经让很多市民、游客大快朵颐。现场摊位精选了20多种最受欢迎的“核心糖品”,以及旗下浮元斋的传统天津冰品雪花酪。从早点节开幕到现在,直播、采访、拍摄,戴记糖坊遇到最多的开场白就是:我去过您那里,买过您的……
戴记糖坊的前身是西关街“至美香糕点店”,目前传承已经有四代。1994年,第三代传承人戴晓培接手经营,确定商号名称为“戴记糖坊”,经营地点迁至西北角延续至今。“我们目前有400多种品类,以糖品为主,而且在挖掘传统的同时,还不断探索,出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戴老板说,希望天津老百姓,以及外地来的游客,能通过戴记塘坊的糖品,把对于天津的甜蜜味道、美好印象带回家。
冲茶汤 每个步骤都被“抓”进镜头
下雨天依旧人气旺的,还有和“丁记”“戴记”一样的西北角老住户“回记茶汤”。
早上,龙嘴大铜壶开始冒热气,“来一碗”“好嘞”这样的简单交流,不绝于耳。
现场,“回记茶汤”的制作者,也是非遗项目“津门茶汤回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回旭,麻利地一顿操作:秫米面用温水化开后,再用龙嘴大铜壶内的开水快速冲熟,撒上红糖、白糖、花生碎、黑白芝麻、葡萄干、核桃仁、青红丝等配料,伸手递出——每一步都在相机、手机的各种抓拍中。
入口黏而不腻,米香回味无穷。用一位专门奔早点节来的游客的话说:“介第一口,就那么暖心。”
茶汤能当早点吃,也是天津美食打破年龄界限、广受欢迎的小吃。回旭说,“游客说一句‘好吃’,就是最好认可。”
“津味食光——天津首届早点文化旅游节”打造国内首个以“早点”为主题的美食文旅活动,并整合天津非遗老字号和知名早点品牌,以全新场景解码津味儿美食的“流量之源”。活动将持续至5月5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