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人工智能开的运动处方可信吗?我能跟着AI健身吗?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9-12 11:33:00 来源:澎湃新闻

不久前,当ChatGPT火爆全球的时候,一份由人工智能开出的运动健身处方在社交网络上不胫而走。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AI开的运动处方能信吗?”

上个周末,在上海举行的2023年长三角运动促进健康研讨会中,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朱为模就分析了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的运动处方有他的科学性,但更多是为专家和医生提供辅助。

人工智能开的运动处方可信吗?我能跟着AI健身吗?

2023年长三角运动促进健康研讨会现场。

事实上,就在为期一天半的研讨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不仅仅讨论了AI对于运动健康的改变,也谈到了世界范围内女性和老年人群体在运动健康方面的不足——也正是在这样的讨论之中,一份《运动促健康长三角宣言》应运而生。

人工智能开的运动处方可信吗?我能跟着AI健身吗?

AI也能开运动处方,但依旧是辅助

在“谁有资格开运动处方:医生、运动生理博士、健身教练、还是ChatGPT?”的主题报告中,朱为模院士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AI中心化、跨学科、个性化,包括疾病专业化、技术(可穿戴设备)和行为理论基础以及生活方式整合的新型运动处方即将到来。

“一个最真实的情况就是,原本美国运动处方指南只是一个100页的小册子,但是现在已经增加到500页了。对于很多医生来说,怎么开运动处方,强度如何其实存在着空白。”

朱为模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I的发展在未来可以大大帮助医生和运动专家开出运动处方。

朱为模院士的观点是基于他对AI的研究,以及在他对于AI开运动处方的实践。他曾经将《美国运动学指南》里的案例放到计算机里,结果AI提供了一份“比较好”的运动处方。

“也就是说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加上AI对于知识的惠及,可以帮助运动爱好者开出正确的处方。”

在这一方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澳大利亚“运动是良医”原主席Jeff Coombes也有着类似的观点。

他就强调,随着科技的进步,可穿戴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数据收集也越来越精细,这就帮助AI在运动处方上能够有更多个性化的呈现。

不过,在朱为模教授看来,人类在知识储备上的局限性加上AI在专业领域上的不完善,决定了在现阶段AI所开的运动处方更多只能作为医生或者运动专家的参考。

“我觉得AI在这方面不会取代人类,一方面是人类在运动处方方面还在进行科研,另一方面就是不少慢性疾病拥有特别的领域,需要和患者沟通。”

人工智能开的运动处方可信吗?我能跟着AI健身吗?

女性和老年群体,缺乏力量训练

不管是医生开出的运动处方,还是AI根据大数据制定的运动处方,想要真正帮助到每一个人,最终还是需要大家动起来。

但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又是另一门学问。

从事体育和健康领域研究已有40多年的朱为模院士表示,在中国,尤其是女性群体和老年群体缺乏力量训练,需要特别重视。

“人到了三十岁左右,肌肉就会慢慢萎缩,在这个阶段对于肌肉的训练和血糖的控制对身体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为模院士建议,女性群体和老年群体每周最起码应该有三次的力量训练,尤其是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群体中的女性。

“力量训练会使肌肉处于一个张力状态,同时肌肉对于减肥期和进行体重管理的女性是很有好处的。日常饮食中的60%-70%用于身体的基础代谢,所以与肌肉相关运动越多,实际上更容易保持好的体形。”

朱为模院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如何运动,“有研究证明一个人每天至少应该有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大概就是让身体喘起来的一个状态,如果有60分钟运动时间更好,但要达到减肥效果的话,每天集中管理身体的时间要120分钟。”

此外,朱为模院士还强调,力量训练对老年人的健康非常重要,但这恰恰是目前老年人最缺乏的。

“当下阶段,老年人运动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有氧运动的强度不够,身体没有达到‘气喘’的状态;第二个是没有力量训练,像是太极拳、羽毛球、快走等常见的运动并不是力量训练。”

在朱为模院士看来,力量训练在保证运动爱好者身体更加健康的同时,还能延长生命的质量。

“力量训练不一定要去健身房撸铁,举杠铃,也不需要昂贵的器械。有这个意识特别重要,哪怕是一条简单的弹力带,或者进行俯卧撑之类的运动也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

人工智能开的运动处方可信吗?我能跟着AI健身吗?

《运动促健康长三角宣言》发布

在另外的几场分享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学部委员、主任医师贾伟平教授谈到了慢性病已成为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而运动是良医,从国民营养计划的三减三健,到糖尿病防治的生活方式干预,运动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欧洲体育科学学会原主席Tim Cable教授则从全球视角出发探讨运动促进健康的发展,建议通过多机构、多部门的共同努力,多因素、多举措并进,基于更复杂、更广泛的理论模型来增加身体活动,促进人类健康。

也正是借着来自全世界各国的运动医学方面的专家都持有的一致看法,《运动促健康长三角宣言》在这场研讨会上正式发布,这份宣言旨在建设“人人运动,人人健康”的“活力长三角”。

就如这份宣言中所写的,“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健康促进功能,力争成为全国体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和区域体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赋能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智能发展让健身指导更科学
...目了然,教练制定运动方案自然更精准,针对性更强。”人工智能作为现代科技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借助智能化便利,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健身方案和辅助工具
2023-09-20 03:04:00
人工智能安全可信护航计划启动
...心消息,2月13日,2023中关村论坛首场系列活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会上举行了“人工智能安全可信护航计划”(以下简称“护航计划”)启动
2023-02-14 19:18:00
...世界,数字技术正全面融入人类社会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人工智能已然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如果失去了规范和约束,就可能成为“潘多拉魔盒”,给现实社会带来
2023-06-26 20:58:00
科学家的当务之急提高AI系统可信度
...AI系统可信度俞陶然乔丹在演讲中展示的数学公式能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可信度。 ■在讨论人工智能的负面影响时,不必聚焦毁灭性风险,因为那属于科幻小说和电影。对科学家来说,不断提升
2023-11-08 06:44:00
...州9月11日电 题:华为云高管呼吁构建负责任、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中新财经记者 陈康亮华为云首席技术官(CTO)张宇昕11日在福州表示,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构建一个负责任、可
2023-09-11 22:16:00
云测数据入选首批“人工智能安全可信护航计划”合作伙伴单位
2月13日,2023中关村论坛首场系列活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与
2023-02-15 19:00:00
可信AI-人工智能背景调查新趋势
...研究院联合主办,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共同承办的“2023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NAIC2023)”在汉府饭店召开,这已是南京第六次牵头举
2023-09-22 16:35: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新算法实现人工智能多模态信息“去伪存真”科技日报讯 (记者史俊斌)记者5月18日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悉,由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赵伟领衔的智能媒体计算机团
2024-05-20 03:22:00
...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张素)如何重塑人工智能治理模式、确立人工智能治理原则?怎样匹配人工智能政策、程序和标准?怎样开展人工智能风险评估、衡量人工智能治理
2024-05-23 22:2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