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宋刚 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
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必须解决“谁来振兴”的问题。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是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加快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的振兴带动乡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创新人才理念,构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
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振兴。各地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不断构建乡村人才的“强磁场”。一是要在人才引进上创新思维,搭建舞台“筑巢引风”,因地制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量身打造人才“引进清单",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二是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三是要构建完善人才政策宣传机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平台,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宣传报道当地各个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先进事迹,营造良好人才氛围。
二、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组织体制和管理体制。各级党委要把乡村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和激励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和创新基层人才的评估和激励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指导,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做到在思想上统一,推进步调上一致,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让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智慧支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搭建育才平台,打造各类人才的综合培育体系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必须深入洞察新时代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深入把握乡村振兴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于构建全产业、全链条、全场景的人才矩阵,系统化搭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企业办学等多方发力、协调推进的人才培养格局,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四、改善基层环境,提高对各类人才集聚的吸引力
环境好,则人才聚,一流的环境才能吸引一流的人才。一是要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做好乡村人才工作,必须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二是要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识才用才制度环境。人才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公正平等的用人导向,以“不拘一格降人才”为根本原则,以激发人才潜能和活力为目标导向,以完善制度、强化保障为措施,确保选人用人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三是要创造留才的良好生活环境。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三者缺一不可。良好的生活环境,适当的待遇和物质保障,能让乡村事业更具吸引力,让乡村情感更有黏合力,让乡村人才更有积极性。四是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千方百计为基层各类人才提供创业的机会、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以及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加大政策扶持,落实乡村人才激励和保障措施
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精准支持各类人才深入基层、扎根乡村、引领发展。一是要坚持政治引领,提供组织保障。将乡村人才建设纳入到人才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并且将优秀乡村人才纳入发展党员和村后备干部队伍库,不断提升乡村人才归属感和获得感。二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统筹谋划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引领工程,为农村人才提供系统的培训、项目和资金支持。三是要优化生活环境,提供社会保障。破解城乡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存在的政策障碍,在医疗保健、子女入学、档案管理、证件办理等方面实行最大限度的倾斜,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发展保障机制。四是继续实行“直评直聘”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基层职称政策,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条件的,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申报,真正使广大乡镇专业技术人才在乡村基层稳得住心神,更有“干头”、更有“劲头”、更有“奔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1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