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汉中日报
陈显远(1921~2006),又名广泽,字明高,城固县人。曾任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大学生历史学会名誉顾问、陕西历史学会会员、陕西考古学会会员、陕西戏剧家协会会员、汉中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员。
1935年,陈显远考入汉中联立中学。一年后,父亲去世,他辍学回家,分担起全家生活重担。从1938年春开始,先后在城固县、镇巴县、南郑县担任小学教员。陈显远酷爱历史,1952年曾投书报刊,给一出新编历史剧提意见。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此剧的编者竟是当时赫赫有名的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张棣庚。张棣庚先生心胸开阔、虚心纳谏,非但不责怪他,反而约他赴西安恳谈。省城之行,启发了陈显远对历史艺术的浓厚兴趣。南郑县政府知道这一情况后,于1953年9月将陈显远调往南郑县汉调桄桄剧团担任编剧。陈显远在桄桄剧团工作的14年间,共创作、改编历史剧和现代剧130余部,其中,出版的有《帝王珠》《宇宙锋》《孟德献刀》《放周谦》《斩韩信》等18部剧作,上演的有60多部。
1973年以后,陈显远分别在汉中地区文物调查组、汉中地区文化馆、汉中地区文物事业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工作,对汉中文物古迹开展调查。汉中境内丰富的文物遗存,深厚的文化内蕴,使陈显远眼界大开,兴味倍增,从此一头扎入广阔的文史天地,全身心地投入天汉文化研究中。1980年10月,陈显远虽然退休,但他仍继续热心从事文物古迹的调查研究,陈显远用钢笔抄写的汉中文史资料,16开本的通格稿纸,整整有80多本,400多万字。直到去世的前几月,他仍在查阅、搜集、抄写资料,研究撰写文章。陈显远先后编纂出版《汉中地区名胜古迹》《汉中碑石》《汉中史迹杂考》《陕西分区简史—汉中地区》《张良与留侯祠》等多部著作。还发表了800余篇历史研究文章,参加不少学术研究会议和活动,并协助进行地方志审稿。
陈显远的文章著作以史实说话,引经据典,以证据服人,作风文风严谨扎实。他在《汉族名称的由来与汉中有关系》《汉中是历史上最早采用帝王年号为府名的地方》《我国直隶制始创于汉中宁强》《张鲁在汉中》《洋县南宋“劝农碑”简介》《安冢考》等文章中,均提出前人未曾提过的新见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