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文史专家陈显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2 08: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汉中日报

文史专家陈显远

陈显远(1921~2006),又名广泽,字明高,城固县人。曾任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大学生历史学会名誉顾问、陕西历史学会会员、陕西考古学会会员、陕西戏剧家协会会员、汉中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员。

1935年,陈显远考入汉中联立中学。一年后,父亲去世,他辍学回家,分担起全家生活重担。从1938年春开始,先后在城固县、镇巴县、南郑县担任小学教员。陈显远酷爱历史,1952年曾投书报刊,给一出新编历史剧提意见。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此剧的编者竟是当时赫赫有名的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张棣庚。张棣庚先生心胸开阔、虚心纳谏,非但不责怪他,反而约他赴西安恳谈。省城之行,启发了陈显远对历史艺术的浓厚兴趣。南郑县政府知道这一情况后,于1953年9月将陈显远调往南郑县汉调桄桄剧团担任编剧。陈显远在桄桄剧团工作的14年间,共创作、改编历史剧和现代剧130余部,其中,出版的有《帝王珠》《宇宙锋》《孟德献刀》《放周谦》《斩韩信》等18部剧作,上演的有60多部。

1973年以后,陈显远分别在汉中地区文物调查组、汉中地区文化馆、汉中地区文物事业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工作,对汉中文物古迹开展调查。汉中境内丰富的文物遗存,深厚的文化内蕴,使陈显远眼界大开,兴味倍增,从此一头扎入广阔的文史天地,全身心地投入天汉文化研究中。1980年10月,陈显远虽然退休,但他仍继续热心从事文物古迹的调查研究,陈显远用钢笔抄写的汉中文史资料,16开本的通格稿纸,整整有80多本,400多万字。直到去世的前几月,他仍在查阅、搜集、抄写资料,研究撰写文章。陈显远先后编纂出版《汉中地区名胜古迹》《汉中碑石》《汉中史迹杂考》《陕西分区简史—汉中地区》《张良与留侯祠》等多部著作。还发表了800余篇历史研究文章,参加不少学术研究会议和活动,并协助进行地方志审稿。

陈显远的文章著作以史实说话,引经据典,以证据服人,作风文风严谨扎实。他在《汉族名称的由来与汉中有关系》《汉中是历史上最早采用帝王年号为府名的地方》《我国直隶制始创于汉中宁强》《张鲁在汉中》《洋县南宋“劝农碑”简介》《安冢考》等文章中,均提出前人未曾提过的新见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陕西汉中开展野生朱鹮种群“秋季调查”发现137个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国内数量最大的野生朱鹮种群。8月初开始,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了今年野生朱鹮种群“秋季调查”。调查共发现野生朱鹮夜宿地137个,
2023-09-29 16:50:00
汉中:从“油菜育种”到“花海经济”
...:陕西农村报金灿灿的油菜花和村舍相映成趣。油菜育种专家李英(右)在田间选种。汉中市农技中心“邡油777”制种基地。 油菜花海美景如画。油菜花海里的文创图案。油菜花就像金色的
2023-03-13 07:31:00
陕西汉中一民政干部驾车致一死一伤,警方认定其饮酒后驾驶
6月5日下午3时44分许,陕西汉中南郑区发生一场车祸,造成一死一伤。6月27日,汉中市民帅先生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
2023-06-28 08:02:00
南郑税务: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及时化解税费争议
...纷咨询调解机制。近日,南郑区税务局税费争议咨询调解专家团队在区局税费争议咨询调解中心进行了争议调处,及时化解税费争议全力保障了税民权益。在近期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陕西长
2023-06-19 12:02:00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近日,陕西省汉中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南郑区市场监管局成功调解一起商标侵权纠纷,并促使完成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据悉,这是陕西省首件商标侵权纠纷“行
2023-09-05 15:50:00
汉中:一片茶叶撬动一方绿色产业
...推广与培训中心80亩茶叶育种基地里,茶叶(果树)首席专家席彦军正带领技术团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学系的研究生们一同采摘茶叶试验样本。走进基地,茶树翠绿、芽头娇嫩,席彦军和茶
2024-04-15 07:34:00
...到10月13日。为啥今年的“秋淋”持续时间这么久?气象专家表示,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压和西风槽在我省上空交汇,形成比较稳定的雨带,导致了这场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降雨。国庆长假天
2025-10-08 18:54:00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陕西洋县政协开展“文史方志进校园”活动“为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倍感自豪”记者 路强 通讯员 靳深 李蕊《&
2023-10-31 02:06:00
极目寻亲丨陕西女子被拐42年寻亲成功
...年6月,杨小丽与养父母促膝长谈得知,她疑似来自陕西汉中南郑,人贩子也曾告诉过养父母,她的亲生父亲叫“杨正海”。有了这些线索,杨小丽前往陕西汉中寻找,还在短视频平台发视频、网络
2023-08-07 15: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