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杭州网
从浙江衢州到贵州贵阳,相隔1400多公里。然而,对于迷失他乡的张某来说,这1400多公里的归家之路却是那么地遥远,远得让他“走”了一年。
当他流浪至柯城区石室乡时碰到了好心群众和暖心民警,帮他找到了远方的家。
夜宿公墓,男子引人注意
“这边有个人待在这里好长时间了,可能迷路找不到家了。”12月30日晚6时许,石室派出所接到一名群众报警。值班民警吕宏伟马上带着辅警赶到报警地点——沙埠一村公墓。
夜色渐沉。只见一名约五六十岁的男子躺在公墓边草丛中。看见民警到来,他摇摇晃晃站起来,还自顾自地转圈圈,看起来像是喝醉酒了。
“大爷,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啊?”民警试图询问其家庭住址,但该男子意识模糊,说话含糊不清。为防止意外发生,民警将其扶上到警车取暖。由于男子无法提供有效信息,外加当天室外温度较低,民警决定将他接回所内开展进一步工作。
“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家里还有其他人吗?”……面对民警的问话,男子一脸茫然。看着男子这般模样,民警只得放弃询问。不一会儿,男子就在车上酣然入睡。
妥善安置,终于找到家乡
到达派出所后,民警将其叫醒,并为其测量体温,准备热水食物。所里老民警宋强带着男子去医院仔细检查了身体状况。幸好身上只有一些擦伤,估计是喝醉酒后摔倒造成的。
这边,为了尽快确定男子身份信息助其回家,民警吕宏伟采取了人像比对。经过比对,显示男子是贵州省贵阳市人。民警迅速联系户籍地派出所对其身份作进一步的核查。在多方努力之后,确定流浪汉为张某(化名),50岁,已经离家一年多了。
此时张某亦渐渐清醒过来。据他本人自述,他是贵州人,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就来到浙江义乌打零工,后来不做了就一直在外流浪,一路走走停停就到了衢州。
夜幕低垂,无奈下,民警联系了衢州市救助管理站。为确保其安全,民警宋强和辅警齐建忠一直在救助站陪护,为其擦脸清创,换上干净衣物……一番折腾下来已是凌晨1点多,张某再次安然入睡。
暖心护送,民警助其回家
第二天早上7点,张某一觉睡醒,发现自己在救助站还有些蒙,慢慢回忆起来后感到很不好意思。见他意识清醒,也认识回家的路,民警决定送他回家。
宋强帮张某办理好救助站离开手续,随后,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一起将其送往火车站,帮忙买好火车票让其搭车回家。宋强又带着他买了早餐,换了些零钱递到其手里,“这些钱你放口袋里,路上买点吃的喝的……”
“谢谢你们,公安同志!我第一次在外地遇到你们这么好的人!”张某激动的说。
临行前,宋强再三嘱咐其路上注意安全。怕他找不到车次和座位,特意拜托一名同行的乘客帮忙照应。
上午9时,张某踏上了回家的列车。天气虽冷,人心却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7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