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春走基层 | 六安“草莓村”:静待春暖花开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08 11:04: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六安市裕安区关王庙村是六安市闻名的“草莓村”,该村从2002年开始探索种植草莓,盛产“红颜”富硒草莓。大皖新闻记者2月7日下午来到该村,走访大雪后的草莓种植基地,了解草莓种植户们新春佳节前夕的所盼所愿。

第一茬草莓已结束

2月7日下午的天气十分阴冷,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城南镇关王庙村新河组时,道路两旁的积雪更让人感觉到寒气十足。记者看到,道路两侧都是连片大棚,有高标准的观光连栋大棚,也有普通的半圆形大棚,大棚多到一眼看不到头,而且这些大棚全部呈现封闭状态,两头开口处都封的很严实,现场比较冷清,几乎看不到人。

新春走基层 | 六安“草莓村”:静待春暖花开

“你好!门前这片草莓大棚是你家的吗?我看大棚上面都没有积雪了,没有被压坏吧?”大皖新闻在一栋民宅前看到一位村民,向他询问道。“我这大棚不会积雪,雪下到一定程度就自己滑掉下来了,都堆在大棚两边,昨天还有半人高。我们村也有大棚被大雪压坏的,但不多。”这位名叫孔令林的草莓种植户回答道。57岁的孔令林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他家门前这片草莓大棚占地约有10亩,育有4万棵草莓秧苗,2023年他又投资了9万元进去,希望2024年草莓有个好收成。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由于前段时间连续雨雪天气,气温较低,最近大棚里的草莓苗开花情况不理想,“遇到下雪气温太低了,许多刚开的花就被冻黑掉了,不行了。今年第一茬草莓已经结束了,第二茬要等气温回升后才行。气温回升到20多度就可以开棚了。”孔令林说。

草莓大棚里还养着蜜蜂

草莓种植户孔令林还告诉记者一个“秘密”——草莓大棚里还养着蜜蜂,这些蜜蜂就是为了草莓开花时传粉用的,“我家大棚里有7箱蜜蜂,前段时间我仅是买蜜蜂、蜂箱、花粉糖等就花了三千块钱。”“最近天冷,蜜蜂都在蜂箱里待着,不出来,一个礼拜要喂两次,一次一斤一级白糖和半斤水,要稀释到一定程度它们才好吸食。”“等天气暖和了,油菜花开了,就可以把大棚都打开了,蜜蜂就可以飞出去采蜜了,那个时候就不需要喂糖水了。有蜂箱在大棚里,它们知道回来。”孔令林介绍说。

新春走基层 | 六安“草莓村”:静待春暖花开

“你家的草莓是什么品种?最大的能长多大?”大皖新闻记者继续询问道。“我们村种的草莓大都是‘红颜’,特大的一颗有50克,跟老鸭蛋似的。”孔令林说。

大皖新闻记者随后又到其他连片草莓大棚进行了走访,观察了解到的情况与种植户孔令林所介绍的是一致的,“前段时间第一茬草莓已经采摘差不多了,最近雨雪天气寒冷,第二茬要等到气温回升后才行,所以现在大棚里没什么要忙的,种植户们都在忙着采办年货呢!”该村一位姓张的种植户向大皖新闻记者解释说,他说,采摘出来的草莓要么自己出去想办法卖,要么送到裕安周谷堆农贸市场批发商那里,每家每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销售。

“草莓村”擂台赛夺金奖

大皖新闻记者从城南镇政府了解到,关王庙村草莓种植户们大都种植“红颜”富硒草莓,全村现有种植户60余户,种植面积1200余亩,亩产草莓2000-3000斤,年销售额3000万元左右,带动就业100余人。

“为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成果,拉动乡村振兴引擎,2019年开始发展村集体经济,沿城南绿道建设了150多亩的草莓产业基地,形成‘党支部+基地+能人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介绍务工等方式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2023年采取‘草莓+西瓜’压茬种植的模式,种植草莓35亩,西瓜20余亩,关王庙村集体经济创收达106万元,还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草莓文化节精品草莓擂台赛金奖。”城南镇党委书记程刚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说。

据介绍,近年来,关王庙村积极探索种植“红颜”草莓、“粉玉”草莓、“8424”西瓜等多个瓜果品种,结合采摘、垂钓、农家乐等,打造农旅融合的“近郊休闲农业体验园”。关王庙村还成功注册了“关王妙”草莓商标,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基地获评省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省级“115”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和区级“美丽乡村”示范点。2022年,该村两委牵头成立了六安市裕安区草莓产业协会,通过协会打造“四个统一”,即统一采购种苗、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市场销售,有效改善了草莓种植单打独斗、品质低、效益低、销售难的状况,大大提升了关王庙村草莓品牌市场影响力。2023年六安市裕安区草莓产业协会获评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

一盆草莓价值百元

大皖新闻记者在返回途中经过城南镇樊通桥时,看到两位销售草莓的种植户在路边“吆喝”,他们都来自关王庙村,三轮车上摆满了一盆盆色泽鲜红的“红颜”富硒草莓,按照大小不同分成不同的小塑料盆,“我这一盆大概有三斤左右,个头最大的草莓三十块钱一斤,稍大的二十五,小一点的十五。”自称姓王的种植户大姐介绍说。也就是说,“个头”最大的一小塑料盆草莓可以卖到上百元钱。

新春走基层 | 六安“草莓村”:静待春暖花开

王大姐说,她家种植有六七亩草莓,因为今冬天气寒冷,最近雨雪上冻,草莓产量较少,所以价格比往年同期相对高一点,她最近一天能卖70斤左右,这段时间卖掉的草莓约有1000斤,在过年前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大皖新闻记者 窦祖军 文/图

编辑 许大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8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春走基层|安徽郎溪:一颗小草莓 映红新年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挑拣、称重、装篮……自从草莓上市以来,郝长连作为“当家的”,就没闲过,天天在地里忙活。隆冬时节,在宣城市郎溪县三溪村的草莓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草莓进入
2023-01-25 09:12:00
新春走基层|“草莓经济”让乡村新业态“红起来”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网“爸爸,你看这草莓红得真好看!”在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的草莓大棚内,一名小朋友挥舞着双手,非常高兴地喊着。家长王先生说,孩子特别喜欢这样的采摘项目,这里
2023-02-04 10:06:00
(新春走基层)山西长子冬日草莓映红致富路 谱写乡村振兴“莓”好乐章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南陈镇庞庄村草莓大棚内绿意盎然。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提供中新网长治2月3日电 题:山西长子冬日草莓映红致富路 谱写乡村振兴“莓”好乐章作者
2023-02-03 14:54:00
新春走基层 | 种草莓 鼓了腰包 护市场 活了消费
...使长春气温骤降。虽然天气寒冷,但长春市双阳区奢岭镇草莓基地的一幢幢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浓浓、欢声笑语。在这里,人们尽情体验着采摘草莓的乐趣,幸福满满。2月20日上午,踏着皑皑白
2024-02-21 12:59:00
新春走基层丨徐州铜山区:草莓富了咱乡村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杨维琼温室大棚内,草莓逐渐成熟。人民网 杨维琼摄凌晨3点,江苏徐州铜山区大许镇板桥村村民赵建华已经起床,他打开家门,骑着三轮车来到温室大棚门口,走进大棚
2024-02-05 08:11:00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董玉池本报记者蔡晓华“我给草莓和黄瓜灌水后,叶片就萎蔫了,过两三个小时才慢慢恢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近日,在丹东凤城市四门子镇四门子村村民夏玉峰家的温室大棚里
2024-04-03 04:41:00
...春。近日,不少市民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董家街道的草莓大棚,采摘、品尝新鲜草莓。就在一座草莓大棚旁,济南市人大代表和历城区人大代表正讨论着今年草莓的行情,多位草莓种植户也受邀
2024-02-08 07:35:00
“白雪公主”100元1斤?郏县村民种植的白草莓供不应求
本文转自:大河网被誉为“白雪公主”的白草莓大河网讯 “不好意思,白草莓今天没有了,最快明天上午能摘出来。”2月23日上午,在郏县白庙乡百香果草莓园,吕村驻村干部李亚峰和一客户通话
2023-02-28 07:56:00
“一村一品”产业带动乡亲就业
...极扩展业务,打算继续扩大规模。”在申桥乡三官庙村的草莓种植大棚内,40亩草莓迎来第一波采摘。该草莓基地种有红颜、奶油、甜宝等10多个优质品种,采摘期将持续至明年5月,亩均收益
2023-11-23 07:1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萍乡傩文化绽放全国赛场 校企携手斩获国家级荣誉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近日,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暨(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国地区选拔赛传来捷报——江西省萍乡市傩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江西财经大学22级邹玲源同学领衔的“千面傩韵团队”深度合作
2025-09-09 18:26:00
河北新闻网讯(闫婷婷)近日,元氏县残联携手河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邀请石家庄美年大健康体检管理有限公司,为该县100余位残疾人进行免费体检
2025-09-09 18:29:00
2025年“人社政策进校园”活动走进西安技师学院
9月9日,由西安市人社局技校服务中心联合市人才中心、就业中心、职介中心、职鉴中心、信息中心共同举办的“政策赋能·匠心筑梦——启航新学期 职引新未来”2025年“人社政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西安技师学院拉开帷幕
2025-09-09 18:30:00
西安市2025年中华慈善日活动启动40支志愿者服务队接受授旗
空巢老人吃饭难,在家无人陪伴,总盼着有人探望,爱心志愿者们建起免费敬老互助餐厅“和乐之家”,让老年人在这个“家”有热饭吃有人聊天
2025-09-09 18:30:00
中新经纬9月9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
2025-09-09 18:40:00
鲁网9月9日讯(记者 徐之的 赵鹏飞 通讯员 焦新民)九月胶东,天高云淡,海风轻拂。彩旗与浪花共舞,笑语伴鸥鸣齐飞。9月8日到9月9日
2025-09-09 18:41:00
齐鲁大地上,超过1400万家民营经营主体正以创新为帆、实干为桨,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作为山东经济的"半壁江山"
2025-09-09 18:46:00
在金秋送爽的开学季,山东省公安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做好秋季开学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
2025-09-09 18:46:00
互动人数超1200万!这堂“开学第一课”你看了吗?
大河网讯 “看着屏幕里的实验,我手心都攥出了汗,这堂安全课比课本上的内容更让人印象深刻!”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五年级一位蒋同学在观看河南省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特别节目后说道
2025-09-09 18:46:00
大河网讯(记者 赵汉青)9月8日起,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郑州大学2025级国际学生陆续到校报到注册。据悉,2025年秋季学期
2025-09-09 18:47:00
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崂山支行党支部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为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崂山支行党支部紧扣崂山区“欢乐四季 魅力青岛”2025广场周周演活动部署
2025-09-09 18:47:00
全民国防教育,是筑牢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仍停留在“拉横幅、发传单、听报告”的传统模式,创新性较差
2025-09-09 18:47: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实习生 孙雨彤 通讯员 刘文研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有关工作和2025年第一批政务服务基层典型案例
2025-09-09 18:47:00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值此全民国防教育月,重温这一深刻警示,对于凝聚民族共识、应对风险挑战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2025-09-09 18:47:00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名言历久弥新。全国科普月的开展,不仅是集中的科学传播活动,更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理性思维、助力社会进步的基础性工程
2025-09-09 18: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