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读书丨衣堍:在刀砍斧斫的痕迹中体会写作技巧——读东西早期小说集《猜到尽头》随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6 06:54:00 来源:上游新闻

读书丨衣堍:在刀砍斧斫的痕迹中体会写作技巧——读东西早期小说集《猜到尽头》随想

在刀砍斧斫的痕迹中体会写作技巧

——读东西早期小说集《猜到尽头》随想

文/衣堍

看到这本书,是在4月22日九龙坡听了东西的“文学公开课”之后,九龙坡区作协会员聚会的时候。

人还未到齐,一位老者扬起一本泛黄的书很兴奋地说:“今天只有我这本书是最奇特的,我找他签名的时候,东西说,没想到你竟然还有这本书。”我好奇地接过书,色彩绚丽的封面上,有笑得前仰后合的一男一女,嘴巴夸张地张着,眼睛眯成一条线。书页泛黄,很明显是一本老书。在继续等人的时候,我翻开书看了起来,三四页的工夫,人就到齐了。我应该将书还给老者。但还了,就意味着我将可能再也见不到这本书了。

这是东西早期的小说,虽然我仅翻看了三四页,但从精雕细琢的文字中,我仿佛看到了作者躬身写作的身影。我竟然有些不舍。我对书的选择,向来讲究缘分,既然遇到了,又还对胃口,就想看。后来,我“心生一计”,当着众人的面向老者李老师借来了这本书——东西的中篇小说集《猜到尽头》。

在看这本小说时,我回想起前几年看四川作家曾颖的《生命就是不断受伤不断复原》时的感觉,回想起看本土作家冉从贤散文集《至少还有梦》时的感觉,也回想起看《收获》看《人民文学》杂志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一种很精致的努力,草根作者努力把文章写得很好,要让杂志报纸的编辑一眼或者几眼就能看上它,选中它,不费多少力就能刊用它。

许多人主张看书,就要看经过时间筛选的书,名人名著。他们的观点是对的,人的生命有限,读书要讲效率,选择经过众人、长时间选择的书,遇到好书的几率就大些,读书的效率当然要高一些。不过,这些名著,大多是名人在思想成熟技巧娴熟的阶段书写的,这些名著就少了些精致,少了字斟句酌的努力,技巧掩藏其中就仿佛没有了技巧。这个状态,是所有写作者想要达到的状态,但对于立志于写作的人来说,读到这种状态的书,却有些误导,以为表达是不需要技巧的。

这也让我想起读费孝通《杂写集》时读到的他的学生赵旭东写的序言。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自然可以想见,作为思想家的费孝通,他自己绝对不会有分身术一般的能力,将他一部分灵魂和精力,去写所谓著名的和有代表性的作品,而分出另外一部分灵魂和精力,去写非著名的和没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赵旭东看来,“费孝通有生之年所写下来的这每一个字,实际上都代表了费孝通思想的某一个方面,可谓是他完整人生的一部分,也是人们可以借之去洞悉费孝通思想的根本和全部的。”这或许是出于学生对老师的偏爱。尽管费孝通先生不会特意分身,但是实际效果却是这样的,有些作品著名,有些作品有代表性,而另一些作品不著名,不具有代表性。

尤其是对于更加注重表达技巧的文学作品而言,确有优劣高下之分。如果我们只注重阅读文学名著,只注重阅读某个作者的代表作,我们的头脑里就是一本本名著的堆积,这可能会提升我们的欣赏水平,但我们或许会缺乏对一种过程的欣赏,缺乏对写作者努力向上状态的了解,缺乏对专业写作者专业技能的把握。就如在东西的这本早期的小说集,语言精致、结构精巧,略有刀砍斧斫的痕迹。我们看到这样的书,能够体会到写作者的良苦用心,似乎能够感受到专业写作者写作时运用的技巧,看到他们的匠心。

这样的书,对一个成熟的写作者来说,是羞于示人的。我曾经找宋尾要他早期的小说集《到世界里去》,他给我时一再说这是一个不成熟的本子。不过在我看来,这挺好的呀,当然,这与他近期的小说相比确实有些差距,但更接地气。我在读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时,发现现在的版本删减了许多,便买来一些老的版本读,虽感觉稍显粗糙,但带入感更强,更切当时情景,现在读来感仍能受到浓浓的时代场景。余秋雨删改初版时的书,或许也出于羞怯的心态。

这也让我想起《曾国藩家书》里曾国藩教导兄弟教育儿子的读书方法,读一个人的著作,在这个人的著作读完之前,不读其他人的著作。或许曾国藩也有这样的考虑,让自己的兄弟和孩子在整体阅读中体会写作的技巧。

我刚刚读完,李老师就发来他的地址。当我把这本书装进口袋,快递出去的时候,竟然有些怅然若失。

作者简介:衣堍,首届书香重庆全民阅读推广点灯人,石柱县文艺家评论协会副主席,石柱同心论坛读书会组织者。

读书丨衣堍:在刀砍斧斫的痕迹中体会写作技巧——读东西早期小说集《猜到尽头》随想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审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五条人乐队主唱仁科出版首部小说集:《通俗小说》意外爆火
...近日,仁科“变身”小说家,正式出版了自己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取名《通俗小说》,已经在各个渠道开启预售。1月2日,其新书分享会在南京举办,仁科到场参加。五条人主唱仁科出版小说集?
2023-01-03 16:43:00
...创办了迄今仍在运营的“门罗书店”。1968年,门罗出版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并一举摘得加拿大文学最高奖项——总督文学奖。1981年,门罗曾经到访中国。彼时以门罗为代表的七位
2024-05-24 10:08:00
她在写作︱专访作家辽京:写作是在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感觉到她是一个温和又冷静的写作者。2019年,辽京首部小说集《新婚之夜》出版,2021年首部长篇小说《晚婚》出版。这些作品都首发于“豆瓣阅读”,获得读者的认可后,成为了正式的
2024-04-03 11:21:00
今年,我所有的期待都给了这些书
...的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道德观》《权利辩》及她仅有的小说集 《玛丽与玛丽亚》。 《让娜·迪尔曼》剧照。 人物传记成为热门除去女性主义主题的图书,这些年来各大出版机构对人物传记
2023-01-19 17:38:00
2022年最值得读的小说,不该被错过
...图书奖荣誉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捉住那只发情的猫》小说集里,还收录了谈波早期创作的两篇作品。他并不讳言那是早期模仿出的习作,但在他心中,“无论文学形式变换得多么时髦,贴着自己
2023-04-18 18:14:00
凭什么不让我们当作家
...段后,原有的一些东西就消失了。此时此刻读谈波的短篇小说集《大胆使用了绿色》,却找到了那种久违的新鲜感,原来人生的片段依然可以用简短幽默却深刻犀利的方式被记录,那些荒诞不经的才
2024-02-24 14:21:00
...及城乡巨变的现代语境下对于传统道德的某种坚持。他以小说集收录作品《原来天是这样放亮的》为例,说明杨仕芳的创作呈现多种层次的融合与对峙,指出这种张力形成了杨仕芳作品值得深入解读
2024-05-06 16:45:00
写出好小说之前,她们在做什么
...作可能是最少的,到目前为止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集合起来计算的话,大概也就十本左右。这大概也能说明马来西亚华人作家的生存境况,我过去很多年是以业余写作人的姿态在写作。年
2023-02-02 17:26:00
云南的巫性,终于有人写出来了
...循规蹈矩的世界。 《孔雀菩提》是青年作家焦典的首部小说集,她的身上有着很多标签:她是欧阳江河、莫言的学生,作品曾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花城》《文艺报》等平台。当卸下了这
2023-08-24 11: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