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牢记嘱托,舟山六横推动海洋经济加快发展——东海之滨,澎湃蓝色动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08 08:28:00 来源:杭州网

拥有近86公里海岸线、逾40平方公里港口腹地,毗邻多条国际航道——这是位于东海之滨的舟山六横岛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与此同时,孤悬海上的六横也面临交通闭塞、供水供电紧张等制约经济发展的难题。

正是19年前的一次擘画,为小岛指明了发展方向——

2004年9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六横岛调研,从产业发展到基础设施建设,从总体思路到具体路径,为小岛倾心谋划,勉励六横“推动海洋经济加快发展”。

多年来,六横奋勇争先,拼搏实干,不仅实现船舶修造业等传统产业高质量跃迁、建成全国重要的国际绿色船舶修造岛,还借良港之利打造“清洁能源岛”,加快布局LNG、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近85%。此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硕果累累。拥有两台百万千瓦发电机组的浙能六横电厂一期已投运,六横连岛工程——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加紧建设中,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

“实践证明,六横发展的优势在海、潜力也在海。只有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才能不断提升发展能级。”普陀区委副书记、六横管委会主任张海斌说,六横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立足临港资源优势,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船舶修造成为金名片

近日,走进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船坞、泊位上停满了从世界各地前来维修的船舶,大型起重机不停运转,工人们在厂区内辛勤工作。

我们在码头边与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制造工区主任于泉相遇。“19年前,公司从‘一坞一泊位’起步,如今已拥有‘三坞两船台七泊位’。”于泉自豪地说。2004年8月,24岁的黑龙江人于泉大学毕业后,入职刚投产的舟山中远船务有限公司(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前身)。“厂区内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坐在车上颠得受不了;渡轮下午5点就停了,出个岛也不容易。”于泉回忆道,当时自己心里也迷茫,不知道能在岛上坚持多久。

2004年9月,习近平同志深入普陀区考察了浙江海氏实业集团,接着又前往六横岛,考察了中远船务舟山修船基地。习近平同志对舟山发展临港工业的定位之一就是:船舶工业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修船造船基地。这让中远人备受鼓舞,并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

“刚开始几年,我们边建设边生产,常常船坞刚刚挖好,路还没修就开始进船了。”于泉回忆,那时还是实习生的他跟着技术骨干在船上钻研苦干,三天两夜不下船是常有的事,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就一步步摸索,没有充足的设备资源就想方设法调度,困了就在角落里打盹。

2006年,全球航运市场迅速升温,经过两年积淀的舟山中远大跨步发展,不仅迎来了中国第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三号”改装,承接了大量“油改散”(即油轮改成散货船)业务,还凭借过硬的水上浮态合龙技术拿下了多个集装箱加长订单。2017年起,该公司逐步向高附加值领域进军,承接豪华邮轮维修订单等。

船坞内,一艘散货船正在进行船体除锈作业,但现场看不到粉尘。“这得益于我们自主研发的超高压水除锈技术。”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服务工区主任、党支部书记吴海飞自豪地说,以往他们维修、保养船舶,都采取传统的铜矿砂打砂工艺进行钢材表面除锈,“一打砂,不仅会有粉尘污染,还有噪音污染。”2018年开始,该公司下定决心探索绿色修船之路,成功研发了超高压水除锈技术,还不断加大智慧修船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实现了无人机近观检验及“5G+工业AR技术”船舶远程检验等。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不负嘱托,如今跻身世界一流修造船梯队。眼下,公司造船订单已排到2027年,预计今年营收4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0%至40%。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船舶产业在六横的集聚和跃迁——六横修船产值和完工艘数占全国的近30%;全球修船十强企业当中,六横船企占了三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船舶修造已成为六横闪耀世界的“金名片”。

“国内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六横岛,但是全球的航运公司都知道六横在哪里。”一位业内人士打趣地说。

打造清洁能源岛

全球加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以船舶修造业为主要产业的六横,如何平衡好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

2004年9月,习近平同志考察六横时说,要着力于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依靠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点发展港口海运业、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新兴产业等五大海洋产业。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六横当地的党员干部。“以绿色低碳为方向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依托优良的区位、港口、腹地等优势及现有产业基础,六横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打造‘清洁能源岛’。”六横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登上位于六横西南部的小郭巨山顶观景平台,可以看到在浙能六横LNG接收站项目建设现场,近百台大型工程机械正在火热施工。“项目规划建设一座15万吨级LNG船舶专用码头,4座22万立方米储罐及相应工艺设施,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浙江浙能六横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子杭介绍,投产后年供气能力可达84亿立方米,能在冬季用气高峰时期保障超2.8亿户家庭1个月的用气量。

LNG即液化天然气,在国家不断推动“煤改气”等政策、长三角地区天然气市场维持高速增长态势的背景下,LNG接收站将成为浙江天然气完善产供储销体系的重要载体。

六横如何无中生“气”?时间回溯至2018年初——六横LNG接收站项目谋划初期。彼时的六横,在LNG相关选址规划上还是一片空白。2018年,浙江省发改委发布的宁波舟山LNG登陆中心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压根就没有六横的身影。当时的六横,并不被投资商看好。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范子杭被舟山各级领导干部的“执着”打动。他说,面对不利局面,舟山没有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而是大胆想、大胆闯,一方面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航道、码头选址可行性论证及相关规划编制;另一方面收集整理申报材料,以钉钉子精神,密集拜访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及交通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

六横最终冲破重重关卡,成功使六横LNG接收站进入宁波舟山LNG登陆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及国家沿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码头布局调整规划。令不少投资商震惊的是,六横还史无前例地争取到两个码头指标。

2022年底,从国家发改委传来好消息:六横两个百亿级LNG项目——浙能六横LNG接收站项目和中石化浙江六横LNG接收站项目被核准批复。仅一期工程的总投资就高达197亿元,总接收规模为1318万吨/年,达到全国第一的水平。

除了重点布局LNG产业,六横还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在六横氢能产业园内,我们看到一辆氢能公交车开进了六横中石化加氢站,仅用5分钟,就完成了加氢作业。国氢(舟山六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裕浩告诉记者,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不仅绿色环保,还高效。一辆普通的氢能车辆,氢气加注时间仅需3至8分钟,续航里程可达350公里,全程零污染零排放。

“目前六横共有4辆氢能公交车和3辆氢能环卫车,下一步我们计划在中远海运重工等重点企业布局氢能叉车等。”陈裕浩说,目前氢气主要靠岛外运输进来,成本较高,等氢能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后,谋划在六横建造一座制氢厂。

六横管委会副主任李俊伟说,面向未来,六横将围绕舟山“一岛一功能”产业定位,把发展“可再生能源+储能+联合制氢”作为“先进制造—清洁能源岛”建设的主方向,重点发展LNG、氢能、新材料、装备制造、港航物流等五大产业链。

补齐海岛基础设施短板

走进浙能六横电厂一期工程,两台百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正在高速运转发电,一部分电能通过两条220千伏输电线路给六横本岛供电,另一部分则通过两条500千伏的跨海输电线路源源不断地送往华东电网。

“原先六横岛上用电通过海底电缆从舟山本岛送过来,容量有限;自2014年浙能六横电厂一期投产后,年发电量达100多亿度,岛上用电不再受限制,大大推动了海岛工业的发展。”浙能舟电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蔡国英说。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六横与绝大多数海岛一样,经济社会发展一度面临缺水、缺电、交通不便等难题。六横管委会下决心要一块一块补齐海岛基础设施短板。这份决心来源于高瞻远瞩的指引:习近平同志在六横岛考察时说,加快沿海港口城市、临港工业区、主要海岛的重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带动有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推动海洋经济加快发展。

2014年,全国最大的“海上坑口电厂”浙能六横电厂一期项目正式投产。“目前浙能六横电厂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两台100万千瓦发电机组预计明年建成投产。”蔡国英说,二期在延续一期超低排放技术的基础上,还在浙江省百万级火电机组中首次应用二次再热、海水脱硫的清洁技术,可年节约标准煤约13万吨。

一路采访过来,不管是企业还是群众,都对六横公路大桥翘首以盼。于泉至今记得19年前第一次上岛时的场景:“我在宁波东站坐车两个多小时到郭巨码头,又坐船20多分钟到六横,上岛时已经漆黑一片。”

六横与大陆的距离,将随着4年后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建成通车大大缩短。“首个陆上承台基础施工圆满完成,大桥建设进入主塔‘长个子’阶段。”一见面,六横大桥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处副处长金绪秀就跟我们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起自六横岛西南侧,自东向西途经六横、佛渡和梅山3座独立海岛,全长18.78公里,建设工期60个月。金绪秀说,自2022年11月开工以来,项目团队跑步进场,争分夺秒推进工程建设,水下、陆上多个施工节点紧锣密鼓同步推进,各施工作业面多点开花,目前已完成了全线首根海上桩基浇筑、陆上承台浇筑、海上拌合站建设等重要节点。

“六横公路大桥是甬舟一体化的重要纽带,连接宁波舟山港六横和梅山两大核心港区,建成后将有力促进六横港区及临港产业的发展。”六横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大桥东风,六横正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大型港口物流三大产业平台,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开建,今年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个,新落地8个。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六横正奋力谱写大桥时代海洋经济发展新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8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 青海学子奔赴民族团结“海洋之约”
...夏令营在舟山举行。其间,来自雪域高原的学子走进东海之滨,奔赴民族团结的“海洋之约”,推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舟山—玉树·山海相连”石榴红夏令营合影现场。舟山市委统战部供
2023-08-11 19:07:00
国际级定向赛首进定海,点燃迎新东海之滨
...了一场“体力与智力”双比拼的智跑盛宴,点燃祖国东海之滨。体育+国际级定向赛引领潮流上午9时30分,舟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洪碧,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运动五部主任
2024-01-01 19:00:00
东海伏季休渔结束 浙江奏响高质量发展“渔光曲”
...建设,积极推进三产融合,取得明显成效。象山地处东海之滨,千百年来的耕海牧渔、踏浪而歌,滋养了绚丽灿烂的海洋渔文化,塑造了独具韵味的“海山仙子国”。当日,在石浦港内,千艘大马力
2023-09-16 16:36:00
“东海杯”2025嵊泗列岛帆船赛6月举行
...,赛事期间组委会还将公开招募40名市民游客,来到东海之滨,在专业选手的带领下进行帆船体验,感受帆船运动的魅力。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嵊泗县将持续发力,将该项赛事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
2025-05-16 15:57:00
“边检+边管”共绘同心圆﹣﹣两地移民警察深化云共建
当东海之滨的移民管理警察,遇见峡谷腹地的移民管理警察;当屏幕两端的双手,因同一份信仰紧紧相握﹣﹣以“云“为桥,跨越山海,再次聚首!2025年6月30日,浙江舟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
2025-07-10 12:26:00
...籍学子与家乡的联结更加紧密。千岛之城舟山,恰如东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人才,舟山也如对待明珠般珍视。“今天的舟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更加渴望人才。”当天的活动
2023-08-23 21:05:00
投身海洋事业!武交院“江海情”社会实践队走进舟山
...社会实践团队从长江之畔的武汉跋涉一千多公里来到东海之滨的浙江省舟山市,接过上一季的接力棒,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实地了解舟山航运业与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舟山很美,祖国很美
2023-08-28 08:43:00
七所涉海高校,共同守望大海之蓝!
...助力打造全国首个大黄鱼“声波无网海洋牧场” 在南海之滨广东海洋大学师生以科技为笔,以热忱为墨绘就一幅海洋生态保护的美丽画卷研发红树林全自动耕种智能装备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修复
2025-06-10 12:36:00
浙海大海洋生物博物馆“焕新开张”上演“蓝色盛宴”
...海洋文化与科技的活力秀场,数千名师生民众参与互动。舟山锣鼓震天响,粗犷豪迈的渔民号子直冲云霄。渔绳结在老艺人手中翻飞,精巧的船模艺术、流光溢彩的螺钿镶嵌吸引众人围观。而“文化
2025-06-13 16:5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