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从接住“流量”到深耕“留量”!从杂技节“回家”看沧州如何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10-11 07:56: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从接住“流量”到深耕“留量”

——从杂技节“回家”看沧州如何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从接住“流量”到深耕“留量”!从杂技节“回家”看沧州如何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9月28日晚,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梦·吴桥》演出在吴桥东方杂技城举行。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摄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吴桥杂技火出圈。每个来看杂技的游客,都能说出各自的惊喜:本地游客,在家门口看到了国际水平的杂技节目;外地游客,第一次知道,除吴桥杂技大世界之外,还有东方杂技城、吴桥杂技博物馆等场馆,这里也能让人领略杂技艺术的魅力……

杂技的热潮,还涌向了90公里外的沧州市区。在大运河畔的南川老街,游客一边欣赏老街风情,一边观看杂技节目,就连宾馆的大堂,也有杂技艺人在表演。据统计,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沧州市共接待游客419.3万人次,同比增长19.6%;旅游总花费30.7亿元,同比增长17.2%。

从接住“流量”到深耕“留量”,沧州市正以杂技节“回家”为契机,构建“内容—场景—服务”的全链条价值体系,提升杂技产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探索一条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接住“流量”,打造互动式旅游新体验

据多个旅游平台数据显示:9月28日至10月8日,沧州吴桥县的旅游市场热度飙升,酒店预订量与旅游消费金额迎来爆发式增长。

游客为啥这么钟爱吴桥?在吴桥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杨俊红看来,以深度体验留人,精准接住“流量”,是吴桥“流量密码”的关键所在。

10月1日晚,夜幕下的东方杂技城绚丽多姿,动感的舞台上,小狮在大狮头上连续空翻、后空翻夹杆……由河北省杂技团和沧州杂技团联合打造的《祥狮跃九州》精彩上演。

“这个节目绝非传统舞狮技巧的简单复现,而是通过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意,如小狮在狮头上连续前后空翻、前空翻接双飞燕再接前空翻的连续动作等原创技巧,将杂技艺术推向新的高峰。”河北省杂技团团长魏银拴说。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节目现场,来自俄罗斯的《“不穿袜子组合”——滑稽》节目演员走到观众身边,和观众零距离互动,集诙谐幽默与杂技技巧于一身,让孩子和大人捧腹大笑。

“既能看到创新节目,又能在与演员互动中收获快乐,这场演出真棒!”观众李娜说。

今年,吴桥县抓住杂技节“回家”这一机遇,持续丰富文旅业态,加强宣传推介,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到吴桥参观体验。

“在本届杂技节上,我们力推沉浸式演艺,让游客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吴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健表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不仅要依托传统景区资源,还需要通过创新体验延长消费链条,提升游客的参与感、认同感。

如何打造沉浸式演艺?国庆期间举办的九月庙会、杂技巡游等活动,将杂技节的欢乐从剧场延至整个城市,实现“全城皆是杂技场”。

“不赶九月会,不算真行家!”在九月庙会活动中,步步有看点,处处有惊喜,庙会以“传统绝活+沉浸式体验”的全新姿态,让千年杂技艺术焕发出别样光彩。

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泥塑馆,家长带着孩子捏玩偶,限量100只的布老虎预约刚开启就告急;书心堂中,游客执盏品茶,看柔术演员叼花穿梭……

如今的吴桥,正以沉浸式旅游新体验,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游客。

深耕“留量”,培育“杂技+”产业生态圈

接住“流量”,考验的是城市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而深耕“留量”,考验的则是城市的远见、创意和产业运营能力。

10月2日,在吴桥县桑园镇小第九村刁家班杂技小院,杂技老师杨帅一声令下,学生们开始了一天的训练。顶碗、翻跟头、倒立,随着一个个高难度动作上演,四周传来此起彼伏的喝彩声。

除了观看杂技节的精彩节目,不少外地游客还选择居住在毗邻杂技小院的杂技主题民宿,出门就能近距离感受杂技艺术,有的游客还忍不住学上两手。

“我们民宿有14间客房,到9月20号左右就差不多订满了。”吴桥园趣小院民宿负责人李延霞说。

像这种“杂技小院+特色民宿”的新搭配,不仅给游客带来了别样的出游体验,也成了吴桥深耕“留量”的全新探索。如今,仅吴桥县桑园镇,就沿京杭大运河打造了30余家特色民宿。

打造良好的杂技生态,还需要良好的产业基础做支撑。

在吴桥杂技幻乐城举办的大运河非遗联展上,传统魔术道具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文明,向前来观展的游客展示蹬技桌、七彩手技棒、独轮车等道具。

“道具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节目的表演质量。”周文明介绍,他们生产的道具已出口至俄罗斯、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本届杂技节的坦桑尼亚团队,也曾专门来吴桥采购道具。

当前,吴桥县已经形成了以杂技文化为内涵,以杂技旅游、杂技教育、杂技演出、杂技道具制作四大产业为主体架构,辐射杂技纪念品开发、餐饮、娱乐、住宿及其他相关行业的杂技产业发展格局。借助杂技节“回家”契机,吴桥县正积极构建“杂技+”产业生态圈,形成从道具制作到演艺输出的完整产业链条。

文旅融合,向杂技文化旅游目的地进军

杂技节“回家”的深层意义,远超一场节庆活动,它是以杂技文化为引擎,推进沧州文旅融合创新的重要契机。

走进被称作“杂技文化方舟”的吴桥杂技博物馆,102件百戏俑不再是沉默的展品,借助3D技术,沉睡的陶俑“活”了起来;年轻人对着屏幕用AI换脸“参演”《三仙归洞》,生成的创意视频成了朋友圈的热门素材。

科技赋能,让杂技历史从博物馆里的静态陈列变为数字技术的动态对话,成为沧州推进文旅融合创新的有益尝试。

在吴桥大运河畔,着眼充分利用杂技场馆,吴桥县正在谋划将东方杂技城、吴桥杂技博物馆等串珠成链,打造一条深度体验杂技文化的旅游产品路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当人们把目光从吴桥转向整个沧州,如何让一个周期性举办活动的“节会城市”升级为一个杂技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了摆在这座千年古城面前的新课题。

破题,从沧州千年大运河畔开始。沧州市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举办各类特色文旅活动,持续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与城市特色资源,让古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10月3日,沧州大运河畔,沧州市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广场上,“遇见艺术——青春‘杂’荟”表演举行,《舞龙》《独轮车技》等节目次第上演,成为本届杂技节的精彩一笔。

不久前,在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举办的“穿城阅河·啸瞰沧州”水陆空巡游活动中,来自陆地、水面与天空的巡游方阵,在大运河百狮园码头交汇,让市民与游客沉浸式感受沧州的时尚魅力与文化底蕴。

这一活动作为沧州“快乐金秋游狮城”消费季的开篇之作,与陆续举办的国际街舞大赛、大运河非遗联展等200余场活动一起,形成文旅融合的矩阵效应,让秋日的狮城全域焕彩。(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 王雅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北吴桥:体教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转自:新华网6月15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马库吏小学,学生练习乒乓球。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是著名的“杂技之乡”。近年来,当地充分发挥杂技资源优势,持续深化“杂技文化进校园”工
2023-06-17 09:39:00
河北沧州:“杂技之乡”寓教于乐
6月15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马库吏小学,学生练习乒乓球。 6月15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马库吏小学,老师指导学生练习杂技独轮车。 6月15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运河小
2023-06-15 21:31:00
70余名专家学者共谋杂技发展新未来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吴桥杂技产业论坛昨日举行70余名专家学者共谋杂技发展新未来本报讯(记者闫晓楠 袁洪丽)10月30日,以“新时代背景下主题乐园的发展方向”为主题的杂技产业论坛在吴
2023-10-31 09:44:00
...技节创办38年来主体活动首次真正落地“杂技之乡”河北沧州吴桥新落成的东方杂技城内灯火璀璨、座无虚席各国杂技演员与观众共赴这场跨越38年的杂技之约这不仅是大众翘首以待的杂技节日
2025-09-30 09:34:00
影像记录|相聚吴桥 展现世界杂技多彩魅力
...展现世界杂技艺术的多彩魅力。10月1日,河北省杂技团、沧州杂技团的演员表演《祥狮跃九州》。 极限技巧,是诸多节目的核心亮点,演员们凭借精准的控制力不断突破身体极限。莫斯科国
2025-10-03 07:55:00
...立的姿态。瞬间,周围观众爆发出一片叫好声。10月3日,沧州市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广场上,《舞狮》节目拉开又一场“遇见艺术——青春‘杂’荟”表演的序幕。《少林鞭技》《
2025-10-05 07:54: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吴桥杂技节“回家”了
...烈视觉震撼。《集体造型》节目上演后,大屏幕上出现了沧州大运河、南川老街等画面,节目与之后的《船上造型》《空中吊环》等中外杂技节目一起,将运河和杂技文化有机融合,完美呈现“一船
2025-09-29 07:37:00
吴桥杂技节”获评全国“2025非遗旅游融合年度创新案例
...流活动中,发布了“2025非遗旅游融合年度创新案例”,沧州市吴桥县以《吴桥杂技节:从“千年杂技摇篮”到“非遗主题乐园”》获评此荣誉(全国仅20个),在活动中进行了经验做法推介
2025-10-31 20:38:00
中外杂技英豪齐聚东方赛场
...9月28日至10月8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将在沧州市吴桥县和石家庄市举办。本届杂技节从600余个世界顶尖节目中,遴选出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个节目参加比赛和展
2025-09-27 07: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
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440亿斤
11月的江西,多地进入晚稻集中收割期。赣鄱大地上金浪翻滚、机器轰鸣,处处呈现秋收的繁忙景象。记者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3 06:46:00
11月12日从阳曲县获悉,今年阳曲农商银行已为该县东黄水镇27名小米种植农户授信286万元,助力小米从“小作物”蝶变为乡村振兴的“金穗子”
2025-11-13 07:09:0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国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浪潮中,建立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是我市深化数字经济发展
2025-11-13 07:09: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11月11日,娄烦县公安局盖家庄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林区及周边村落,开展护林防火巡查与宣传防范行动
2025-11-13 07:09:00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以下简称“晋祠博物馆”)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文脉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展示古建艺术与三晋文明的重要窗口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市发展改革委就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已构建“多级资金联动+专项政策护航”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
2025-11-13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