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想迁都,是真想迁,还是另有它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8 16:55:00 来源:戏说三国

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曹操商议要迁都,这是事实。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那么关羽这一次的军事行动有何特别之处,曹操为何要迁都来避关羽锋芒?

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想迁都,是真想迁,还是另有它意?

关羽水淹七军对曹操造成的震撼与威胁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

关羽水淹七军后,梁郏、陆浑等地“盗贼”与关羽遥相呼应,为关羽支党。

关羽威震华夏,曹操商议要徙都已避其锋。

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想迁都,是真想迁,还是另有它意?

司马懿和蒋济提议联合孙权袭击关羽后方,而后共同瓜分荆州。

被关羽围困数月的樊城守将曹仁准备弃城,满宠对曹仁说:如果弃樊城,大河以南,“非复国家所有”,力劝曹仁坚守待援。

当时的曹操,是真的在考虑迁都。因为:他正面临无兵可用的窘境!曹操进入了被吕布夺走兖州后的再一次低谷期。

曹操面临的低谷期

1.兵力的不足。

于禁率领的七军,是当时曹军的精锐,曹操之所以选用于禁,是因为于禁是他所信任的外姓大将之一,张辽、乐进在合肥,防备东吴的孙权,到后来曹操与东吴结盟,曹操才派张辽去增援樊城。徐晃和张郃在西线汉中,虽然西线战争刚刚结束,但西线的兵力不能动。结果于禁在樊城外围驻扎的时候遇上秋季的汉水暴涨,被关羽加以利用,全军覆没。

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想迁都,是真想迁,还是另有它意?

2.瘟疫横行。

在217年之前的几年,曹军平马超、灭张鲁,四越巢湖,仍然处于积极的战略攻势,并没有战斗力不足的表现。可是,217年,曹军却突然变得连防守之力都不足了。217年,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史上罕见的瘟疫。这场瘟疫中,“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建安七子,除了先前被杀的孔融和先前去世的阮瑀,其余5人,全部在这一年壮年去世!其中,王粲,正是在军中感染的!在当时的防疫条件下,军队显然是重灾区!而限制人口的大规模聚集和流动,几乎是当时唯一的方法!所以,曹军在217年、218年,军事力量突然变得羸弱,这场瘟疫显然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想迁都,是真想迁,还是另有它意?

3.曹操军队的消耗。

我们一贯的看法就是曹操兵多将广,事实上不可忽略的是曹操也有军力消耗的时候,在统一北方的连年征战过程中,老一辈的士卒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曹操集团,当时采用的是世兵制。即:世代为兵,父死子继,兄死弟继。

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想迁都,是真想迁,还是另有它意?

曹军精锐的军队,都是在190-200年左右成军的。此时,这一代经验丰富的老兵已接近50岁,而后面补充上的新兵战斗力远远不及。因此,这几年,曹军战斗力青黄不接。世兵制下,确实会在一些时候出现青黄不接,战斗力下滑的情况。后来,诸葛恪也用这种方法计算魏、吴军战斗力的对比。

这确实可以解释:为何汉中之战、襄樊之战曹军战斗力下降(先抵达樊城前线的徐晃所部皆是新兵)。

曹操想要迁都是有着多方面考虑的,并不是单纯的感到害怕

1.曹操在西线战场的失利引发的连锁反应。

自公元217年到公元220年前后,刘备和曹操就爆发了一系列的冲突。曹操屡战屡败,损失不小。仅将领方面,汉中之战曹操的心腹大将夏侯渊战死,樊城之战五子良将之首于禁被擒,猛将庞德被俘杀死。至于损失的士兵就更多了,汉中之战曹军损失数字虽然没有具体记载,但是徐晃所部大多为新兵,可见损失不小。而襄樊之战曹仁和于禁两部曹军损失加起来就也有四、五万之众。正史上并不像演义中那么动辄可以出动几十万大军,四五万人马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一支军事力量。由此可见关羽歼灭四五万大军对曹操是多大的打击,加上汉中的损失,曹操的兵力一时也有些捉襟见肘。

2.关羽胜利带来的连锁反应,让曹操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必须考虑最坏的结果。

襄樊到许昌距离不远,而且一路上也只有宛城可能可以阻挡关羽。宛城守将侯音杀掉南阳太守,聚众造反!虽然侯音之乱被曹仁镇压了,但宛城的兵力、物资显然已经被折腾得差不多了。而连锁暴动,更使许昌以南,一片混乱,不可能征集物资、兵力了。

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想迁都,是真想迁,还是另有它意?

而后宛城的守军徐晃所部大多为新兵,战斗力不强,这样一来许昌就随时可能面临关羽的进攻。

此外关羽大胜以后一时间许昌附近的反曹力量纷纷起事。许昌周围的梁、郏、陆浑等地都有义军出现。

所以此时对于曹操来说如果再次战败,那么许昌随时可能落入敌手。而最麻烦的是献帝就在许昌。

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想迁都,是真想迁,还是另有它意?

东汉末年献帝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权力,基本就是一个傀儡。但是汉室存在四百年,拥护汉室的人还是不少。献帝在政治上还是有着很大的意义。如果关羽一旦攻下许昌得到汉献帝,那么以后的政治形势对于曹操是非常不利的。

对于曹操来说,必须考虑这种最坏的可能出现,因此尽早把献帝移走无疑也是一个稳重的方案。

3.曹操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由于曹操已经称魏王,曹操集团与大汉已经到了摊牌阶段。虽然曹操不篡汉称帝,但曹氏代汉自立已是再明显不过了。恰好在此时魏国都城邺城发生魏讽事件,在魏讽的串联下,许多实力派人物蠢蠢欲动,试图控制邺城的军队,为此曹丕来了一次政治大清洗。虽然这次动乱因为告密而败,但被牵连者数千人,连钟繇都被罢免。

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想迁都,是真想迁,还是另有它意?

结语:总的来说,当时经过败战、洪水、瘟疫、政变、叛乱的密集暴击下,曹操集团的实力已经陷入史无前例的低谷,曹操确实有迁都的想法。此时,如果刘备与关羽、刘备与孙权之间协调得当,曹操在黄河以南的统治确实岌岌可危!在低谷期间的曹操,以及他身边的司马懿、蒋济等人,表现出了高于刘备、孙权的政治、外交能力,纵横捭阖,稳住了形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8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关羽和张飞都是三国公认的万人敌,《三国志》说这二人“并有国士之风”,也就是说他们不但武艺高强,人品也堪称楷模。“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按照字典的解释,“亚
2024-01-13 20:04:00
关羽、张飞、赵云谁的武功最高?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种答案,但是在知人善任的刘备眼里,这三个兄弟的武功早已分出高下,所以在排兵布阵的时候,承担的任务也各有侧重甚至大不相同。咱们今天的
2023-01-02 14:10:00
一提起襄樊之战,人们就会想起关羽大意失荆州,还产生了很多阴谋论。这些阴谋论中居然还有“刘备诸葛亮借刀杀关羽”、“于禁怕庞德立功而背后使坏”。且不说刘备跟关羽的关系有多好、荆州有多
2024-05-27 07:40:00
三国武将排行榜谁是你心中的第一名?真实排名果真如此吗?
...我们在看,四关五马六张飞,张飞名次明显排低了,而把关羽排在第四,更是次排名最大问题所在。关羽的成名之战在斩颜良诛文丑,当然过五关斩六将也是他的一大胜绩,由于此战斩杀的并非特别
2023-06-22 14:48:00
关羽出了一个什么阴招,大败曹军
...大家喜欢,但是在众多名将中,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蜀国的关羽了。对于关羽这个人有很多的评价,绝大多数都是对关羽的敬仰之情。关羽之所以被很多人记住,除了他是刘备的兄弟之外,还有一个很
2024-06-14 21:26:00
赵云能冲破数万曹军的包围,为什么比他厉害的关羽和吕布不行?
...奇,为何赵云能够冲破数万曹军的包围圈,而比他厉害的关羽和吕布却不行呢?关羽和吕布比赵云厉害,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吕布号称天下第一猛将,在三国那个时代,没有任何人能够单挑击败他
2023-04-30 11:10:00
关羽攻打襄樊:战略目标与樊城的重要性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位在众将之上,并遣费诗往荆州授关羽前将军印绶,大致同时,关羽北上攻打襄樊,从而拉开了荆襄战役的序幕。关羽此次出兵,目标便是
2023-10-29 08:29:00
三国时期荆州归谁所有?刘备有借无还是失信还是另有苦衷?
...权不惜与曹操联合。当曹军正面向荆州发起进攻的时候,关羽为了应对派出了大量兵力出战,导致后方空虚。这样的机会正是东吴吕蒙一直所等待的。他们毫不犹豫地违背了盟约,将一把刀子狠狠地
2023-06-27 13:15:00
哪几个人称得上是三国武将擂台上的三甲
...中的二十四位名将,前六名分别是: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从《三国演义》出发,这样的排名自然是很有道理,毕竟该书往往是从蜀汉视角出发,偏爱蜀汉名将;作为书中早期人物
2023-07-08 21: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