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时期的一次宴会斩杀了千余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3 13:03:00 来源:戏说三国

曾经,项羽安排好伏兵准备在宴会上杀掉刘邦,刘邦只不过带了几十个人去赴宴,按说必死无疑,还好有张良,保得一命,从此这种不以吃饭为目的而以杀人为目的的宴会都被叫做“鸿门宴”,历史上不断上演,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刘邦那样的运气,对很多人来说,那就是最后的断头饭。

唐朝时期的一次宴会斩杀了千余人

项庄舞剑

蜂虿起于袖中

古语说:“蜂虿起于怀袖,勇夫为之惊骇。”

一只蜜蜂突然出现在一个壮汉的怀中,此壮汉也难免乱蹦一气,吓一跳,因为事出突然,蜜蜂又蜇人很疼。

很多大名鼎鼎的人、一国之君都是死于如蜜蜂一样微不足道的小人手中,比如张飞,当然张飞喝醉了根本啥都不知道。

819年,王遂被任命为沂州刺史(沂州,今山东临沂),管理李师道叛军旧部,他到任后一直在装大爷,对将士们呼来喝去称呼他们为“反贼”,完全不把他们当人。

为了给自己建房子,大夏天的让士兵们顶着烈日工作稍有不如意就棍棒加身,他使用的棍棒比正常军棍大好几倍,搞得士兵们怨声载道,终于,有人受不了准备起义。

某天,一个叫王弁(bian)的人和四个朋友一起在沂水里洗澡,王弁说:“再这么干下去不累死也得被打死,反正都是死,不如我们去杀了王遂,搞不好还能活呢,咋样?”

四人表示同意。

于是第二天,趁着王遂和监军等大官们喝酒的时候,这五个人带着刀突然冲上去将惊慌失措的王遂砍成肉泥,劫持监军,王弁自己代理军务。

因为王遂太不得人心,所以其他士兵对王弁的所作所为即便不支持也不会公然反对。

唐朝时期的一次宴会斩杀了千余人

血染宴席

对于王弁的所作所为,唐宪宗很生气,安排棣州刺史曹华去淄青处理后事,同时派人带着诏书骗王弁改任他为开州刺史,王弁在赴任的路上被五花大绑送到长安腰斩。

曹华到任后前三天好言安抚当地士兵,私底下将原李师道郓州籍士兵摸了底,准备大开杀戒。

曹华奉旨带兵赴任,所以他是带着自己棣州的士兵一起来的,郓州士兵竟然毫无戒备。

三天后,曹华召集所有士兵开party,数千人一起。

吃过饭后曹华对将士们说:“皇上对郓州士兵优待,将有赏赐,郓州人站右边,其他人站左边。”

于是一千两百个郓州人站到了右边,曹华让其余人员都出去。

剩下的人以为要给他们赏赐,还挺高兴的,曹华脸色一变,退后一步,卫士上前,大厅的门被关上,曹华大声说:“王遂是天子任命的大臣,你们怎么敢随便就把他杀了!”

话音刚落,帷幕后面转出一千多名武装士兵,将留在大厅里的一千两百人全部斩杀。

场面之惨烈,史书这样描述:“门屏间赤雾高丈馀,久之方散。”

大厅之中血流满地,热血因空间密闭升起红色的血雾,打开门后很久才散去。

史上大规模杀人事件数之不尽,比如血流漂杵,河水尽赤,各种万人坑,升起血雾这种还真是少见,古代人命真是不值钱啊。

唐朝时期的一次宴会斩杀了千余人

《资治通鉴》里司马光写到这段,感叹唐宪宗活该没有让唐朝重新复兴,他竟然用天子的名义欺骗底下的人,本来叛乱的只有很少的人,任命一个合适的人很容易搞定,根本没必要一次杀掉一千两百人,用的还是诈术。

天子失信于人,天下的人以后怎么能相信你呢?

杀人很容易,得人心太难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3 18:46: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裕:南北朝的统一与繁荣的开创者
...寻找他。后来骑兵主力也到了,起义军逃退,斩杀俘虏千余人,刘裕乘胜追击,平定山阴(今浙江绍兴),孙恩逃到了海上。401年五月,孙恩又攻克了会稽,杀掉了晋将谢琰。十一月,刘牢之再
2024-01-05 16:13:00
荆州刺史王叡为何最终被逼自尽
...六月,王叡和新任南阳太守羊续联合击破赵慈,斩首五千余人,从而平定了该地区的叛乱。因为王叡立下了战功,汉灵帝非常高兴,将其册封为安次侯。中平三年(186年)十月,武陵郡的蛮人作
2023-04-19 21:53:00
聊聊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田豫
...州县令,公孙瓒的部将王门背叛公孙瓒,为袁绍率领一万余人前来进攻。众人恐惧,准备投降。田豫登上城墙对王门说:“你受到公孙将军厚待,却离开他,想必有不得已的原因;如今却回来为敌,
2023-06-16 15:41:00
盘点宋朝时期的五大名将
...夏储备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余人。又建桥子谷城,筑建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这些城堡都扼制着敌方要害之地。安远一战,他受伤很重,但听说西夏军队来犯
2024-01-30 05:57:00
景穆帝拓跋晃之孙元嵩立下了那些战功
...主王虎等前后夹击,大败赵草,赵草军被俘斩和溺死四千余人。统军李叔仁等又在夜里击破硖石的梁军。姜庆真据守肥汭,梁朝冠军将军曹天宝屯驻鸡口,梁军军主尹明世屯驻东硖石谷。元嵩派遣别
2023-11-20 20:04:00
...追击文鸯,文鸯居然单枪匹马杀入敌军骑兵之中,杀伤百余人后全身而退。随后退而再攻,来回六七次,打的敌军无人敢近,如果资治通鉴记载属实,那么文鸯的实力足以比肩前三国的任何猛将,可
2023-02-03 17:49:00
三国历史的六条冷知识
1、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三国外,还有两大地方割据势力,分别是辽东的公孙氏和交州的士燮。公孙家族割据辽东五十年,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四人先后担任辽东太守。魏明帝时,公孙渊
2023-10-16 22:02:00
聊聊唐朝时期宰相——赵隐
...(829)为兴元从事。当时军队叛乱,赵存约与节度使李绛正宴会交谈,吏报:“新军叛乱,突然攻入府廨,请你们赶快隐避。”李绛正言说:“我是帅臣,怎能逃避?”他让存约立即遁避,赵存
2023-06-30 21:56:00
南北朝七雄:功高盖世的七位上将盘点
...敌人大崩溃,斩获略尽,涡水被填塞,降获城中男女三万余人。此战的胜利让陈庆之声名大噪,也为他在南梁军队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陈庆之的另一场著名战役是北伐洛阳之战。在梁武帝的命令下
2024-02-19 19: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