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建议增加急诊和危重症专科人才储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08 02: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市政协委员吴云海:

建议增加急诊和危重症专科人才储备

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上,医疗是很多委员关注的热点。为了更好地在突发情况中完成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市政协委员吴云海就储备急诊和危重症专科医疗人才提出建议。无论是建议中提到的让普通病房也能迅速改造成转化ICU病房,还是对医学专科人才分层培养,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医者仁心。

“目前,我们要保障危重症、老年人的健康。在实际工作中,也能感觉到对这方面加强人才储备的重要性。”吴云海的建议主要想解决增加急诊和危重症专科人才和重症病房的问题。“硬件和设备是相对好解决的问题,一些普通病房经过环境改造,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迅速转变为重症病房、转化ICU病房投入使用,需要时间的是人才培养和储备。”吴云海建议,对急诊、危重症专科人才储备可以分层培养,有针对性、有指向性地进行储备,例如,培训中可以将人才分为ICU医护和普通重症患者医护等不同类型进行储备。对于缺少此类人才的基层医院,可以在平时加强相关培训,由业务骨干带动其他人进行培训。有经验的医疗人员还可以组成工作小组,对基层医院进行了解、帮扶,明晰基层医院面临的困难,通过转诊、合理统筹分配床位,解决更多患者的救治问题。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8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按照医院预案,迅速有条不紊的开展了各项工作以应对急危重症救治压力。组建新冠病毒感染专科病区,扩建收治床位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了急诊和重症的救治领导小组,分“一办六组”开展救治工作
2023-01-15 21:44:00
市中心医院打造重症急诊一体化快速救治平台
...等患者由急诊科进行救治,轻症患者转至对应专科就诊,危重症患者直接收治在ICU。根据分流诊治,郑祥德对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的人员工作职责进行了重新划分。急诊科的重点工作放在院前急
2023-09-13 09:14:00
山口镇卫生院内一科:传递温暖之心 守护生命之光
...学科的发展壮大,人才培养和储备是根本。内一科现分为急诊科、呼吸科、消化科,医护人员共2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5人、护士7人、
2024-06-28 10:09:00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产科、儿科等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各科室骨干力量全力以赴,做好门急诊到专科的一站式对接。医院按照“逐步腾空、分级分类救治”原则,预备新
2023-01-29 10:44:00
急诊科:争分夺秒,为生命护航
本文转自:拂晓报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程仁力带领医护团队查房。金秋十月,佳讯传来。市立医院急诊科获批2023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走进市立医院北区急诊
2023-10-19 09:53:00
加强“1365”体系建设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全力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病亡”为目标,动员全院干部职工,发挥齐鲁医院疑难急危重症诊治的体系、队伍和技术优势,坚决扛起急危重症救治任务,全力做好各方面准备,形成了具有齐鲁特色的“1365”体系化工作布
2023-01-01 11:53:00
...江西日报守好急危重症“生命防线”——南昌大学二附院急诊科发展纪实急诊是永不熄灯、24小时为生命护航的地方。南昌大学二附院急诊科始建于1985年,经过近40年的发展,建立了较为
2024-06-11 03:58:00
...制度,每天定时组织会商,制定、调整并优化医院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措施,协调和指导急诊、发热门诊等患者医疗救治工作,科学调配医院人员、设备等救治力量。另外,省一院正在组建
2022-12-24 10:48:00
重症高峰来袭,多地ICU告急:床位越少,分类、分流越重要
...比前两周,床位更加紧张了。”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济超对第一财经表示。作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截至12月31日,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开放床位扩充至1200张,其中
2023-01-01 13: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