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局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赵一帆
自普查工作开展以来,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目前,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进展良好,已完成10个灾种20项普查调查和评估区划技术规范的制订、修订,全面完成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全国各地气象灾害风险水平调查评估;普查技术培训覆盖4.59万人次。
为全力推进2022年福建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福建省气象局组织技术专家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实地对接,现场为市县普查技术人员答疑解惑 图/姚梦圆
在组织机制方面,国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均成立灾害风险普查领导机构,建立横向衔接、纵向协作的组织体系,并通过骨干示范、深入指导,在全国建设、培养起以国省为核心、市县参与的2000余人的普查骨干队伍,强化组织、人员、经费“三重保障”。在技术体系方面,制订、修订10个灾种20项普查调查和评估区划技术规范,研发国省市县四级应用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信息收集系统和风险评估系统,组建国家级普查成果审核团队,以检促改、以检提质,实现了普查技术标准、业务平台、质量审核“三重统一”。
2022年底,寒潮天气带来的大幅降温卷席贵阳,贵阳气象部门强化数据监测 图/石奎
气象部门坚持国家指导、试点先行,在普查过程中边探索边实践。基于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国家气候中心重建国家级气象灾害事件库,初步建立针对重大灾害事件的风险评估业务;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研发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北京、河北两地气象部门开展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有效支撑冬奥测试赛、测试活动和正赛服务保障;辽宁、浙江、安徽、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等7省建立暴雨预警信号新标准,完成本省不同气候背景分区的暴雨预警信号级别、阈值、防御指南、发布用语等的修订工作;福建、广东、重庆等地构建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推动致灾临界阈值确立、城市内涝预警模型构建、巨灾指数保险研发和基层防灾减灾标准化“六个一”平台建设;天津、江苏、安徽、贵州等地优化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布局、气候可行论证工作和气象保险模型指标。
西藏气象与交通部门开展公路气象灾害隐患普查 图/边巴次仁
气象部门还分灾种、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查技术培训,及时总结凝练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并进行推广。下一步,气象部门将全面完成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收尾工作,持续应用普查成果推动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转变,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实用的先导信息,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中国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作者:叶奕宏编辑:大淼 审核:段昊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2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