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浙大“无语良师”碑上第12个名字 是我妈妈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3-20 07:58:00 来源:杭州网

吕大伯在橙柿互动留言,他是一位遗体捐赠者的家属,清明将至,他陪一位朋友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无语良师”碑祭奠,归来感慨颇多。

浙江大学医学院自1984年开始接收遗体捐献工作,为了表达对遗体捐献者的缅怀感恩之情,2012年浙大医学院成立一百周年时,在紫金港校区内建成“无语良师”碑。

吕大伯的母亲是浙大医学院的遗体捐献者,她的名字镌刻在“无语良师”碑上,都市快报多年前也做过报道。2017年,吕大伯自己也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

母亲决定捐献遗体

7个子女无一反对

吕大伯说,他这辈子仅去过两次浙大医学院原址浙大湖滨校区,记忆刻骨铭心——第一次是害怕,第二次是坦然。

2003年,吕大伯的母亲已身患绝症,她在读报时看到了遗体捐献的报道,便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还提笔写下遗嘱。

吕大伯说,母亲离世前交代了三件事:一、7个兄弟姐妹送一个花圈就行;二、不要哭,让她安静地走;三、希望死后把遗体捐给浙大医学院,为医学教育做点贡献。

“第一次去湖滨校区是陪母亲去登记捐献,当时进入校区,直走到里面的一排矮平房,找到了解剖教研室,一位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母亲很平静坦然,而我不敢看,心里很辛酸。”

在登记前,医学院老师带着吕大伯和母亲参观了解剖课教室。吕大伯说,记得墙上挂着遗体捐献介绍,隔窗看进去,学生们穿着白大褂,在老师的指导下正认真学习。

“随后我们参观了人体标本室,我陪在母亲身边,但我不敢看。”吕大伯说。

“骨骼、脏器、遗体……直面那么多的身体器官,我感到生命可畏,想到母亲以后也会出现在这个地方,我心里有点寒。但我看向母亲的时候,看到她很平静,我想她已经下定了决心。”

“我的母亲育有7个子女,当她提出捐献遗体的想法时,没有一个子女提出反对意见。”

2005年,吕大伯的母亲与世长辞,他第二次去湖滨校区就是为母亲送行。

“我给浙大医学院打了电话,学校第二天开了救护车赶到我家,还有一位老师和两位员工,他们先向我母亲三鞠躬,给我颁发了捐献证书,然后我跟车为母亲送行。

“去医学院的路有五六个小时,亲戚叫我要时不时跟母亲说几句话,我便一路都唠叨着:‘妈妈,到村口了;妈妈,要记得回家的路;妈妈,过凉亭了……’”

吕大伯说,第二次去湖滨校区,即使送别母亲有诸多的不舍,但内心是坦然的。“母亲出身出香门第,本来在小学教书,后来相夫教子在家当主妇,她温和善良,做出这样的决定,我觉得母亲平凡而又伟大。”

得知吕大伯母亲捐献遗体后,街坊邻居有的惊讶,有的不理解。吕大伯说:“20多年前捐献遗体还是少数,那个老师说,我母亲那年在名单上排第12位。”

“其实我的内心也曾波动过,但还是尊重母亲的决定,我们7个兄弟姐妹没有人提反对意见。我觉得真正的孝顺是在老人在世时,让她过好幸福的晚年生活,离世后的‘大操大办’可能安慰的只是在世人的心。”

8位老同学共同决定捐献遗体

2016年,吕大伯79岁的大姐在杭州登记遗体捐献。2017年6月2日,吕大伯和老同学一行8人也前往浙大紫金港校区浙大医学院登记捐献遗体。当天中午他们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餐厅吃了午饭,并约定每年6月2日中午在这里团聚一餐,作为纪念。

2022年4月3日,吕大伯的一位同学写下一段文字:清明节快到了,我们向“无语良师”碑敬礼、致敬。我们这些老朋友,无论为官为民,生时在一起常玩乐,死后又在一处,感到无限幸福!

吕大伯曾是公务员,辗转开化、衢州、杭州多个岗位,如今退休回头看,他觉得自己做得很好的几件事都和生命有关。

他曾在街头救起被车撞倒的老奶奶和两个孙女;两次跳河救人;曾建立养鸭场让失足青年劳动改造;曾为一个小青年介绍对象成立家庭……

“所以我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方面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生命心存敬畏,生命真的难能可贵。”

大伯希望给遗体捐献者亲属

进校园祭奠亲人提供更多方便

每次一想到母亲,吕大伯就到浙大“无语良师”碑看看,摸摸碑上她的名字,把灰尘擦掉,献朵小花。“这个地方很好,有师生相伴。”

这次,吕大伯的老朋友从开化来浙大医学院祭奠亲人,进校时发现忘了提前预约,吕大伯打了当年填写遗体捐献志愿书时留的一位老师的电话后,被安排进入校园。

记者了解到,进入浙大校园,可在支付宝搜索“浙大通”登记,可预约当天或第二天进入某个校区,进校时段为:工作日19:00-21:00,双休日、节假日6:30-21:00,凭身份证或“浙大通”码在预约时段通过人行闸机。

“清明节马上就要到来了,希望浙江大学能考虑到遗体捐献者亲属的祭奠需求,为亲属提供更多的方便,比如将亲属信息提前录入系统,无须预约直接刷身份证即可进入,或者在保安处预留亲属姓名,传递更多的人文关怀。”

吕大伯还建议,浙大医学院以后可以多为遗体捐献志愿者和亲属举办些活动,让大家相互沟通,也可以安排医学生和遗体捐献者见面,这样的活动也很有意义。

“无语良师”碑上刻着1331个名字

3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浙大紫金港校区浙大医学院,中心花园内花儿正在开放,三块一米多高的花岗岩石碑在阳光下矗立着,碑前是一棵常青树,碑的两面都刻着捐献者的名字,已有1331个。

“无语良师”碑上镌刻着颂词:“他们的生命已然终结,却无私地浇灌着他人的健康之树;他们的躯体或许不再完整,却时时刻刻庇护着他人的生命周全……”

在遗体捐献长廊内,记者还看到了捐献者和医学生们的寄语:

捐献者: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有义务为祖国医学事业做一份贡献。自愿过世后把遗体捐出,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捐献者亲属:亲爱的老爸,想念你,做了一串手串,是用路边捡的无忧子做的,希望无忧无患,早点做给你就好了。

医学生:虽然没有过亲切的寒暄,但我坚信你是温暖善良和蔼的人。

医学生:生命有限,生命的意义无限。谢谢您对医学事业的奉献,医学界的尊严就是您的尊严。努力成为一名好医生,是我们最好的报答。

记者问吕大伯,你想对第一次执刀的医学生说什么?

吕大伯沉思良久,说:“为你们铺路,好好学习,尊重每一个生命,未来挽救更多的生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无语良师”和他们的最后一课
...自:钱江晚报1232个名字,是鲜活热烈的生命延续“无语良师”和他们的最后一课1232个名字,是鲜活热烈的生命延续“无语良师”和他们的最后一课本报记者 杨茜通讯员 杨可恩格斯说
2024-04-01 06:04:00
浙大“无语良师”碑上,刻着1331个名字
...,梨花风起正清明。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志华园里,“无语良师”碑上的1331个名字沐浴在和煦的春光里,他们的故事在且歌且行的风里传颂百年。2012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成立百周年纪
2024-04-06 21:40:00
...在你们托起的高山上,见繁花灿烂”“生命·礼赞”无语良师缅怀纪念活动昨天举行N晚报记者 范宇 通讯员 严明强 李水根 图片由嘉兴市红十字会提供清明时节,晨风萧萧。昨天早上,在嘉
2024-04-04 07:15:00
...上千刀万剐,也不让他们在病人身上错划一刀。”“无语良师”们用身躯献身医学,陪伴着一代代医学生的成长。3月2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生命·希望”缅怀“无语良师”活动举行,感恩逝者
2025-03-31 07:27:00
致敬“无语良师”  成都医学生缅怀最特殊的老师
...字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为医学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无语良师”缅怀致敬。据了解,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用身体,担当了医学生迈入医学殿堂的“第一位导师”。成都医学院的“无语良师”中,有
2024-04-02 18:13:00
传承无言大爱 中国医科大学开展缅怀“无语良师”活动
...、重温誓词,致敬在医学生成长之路上默默奉献的“无语良师”,铭记医学事业的使命担当。中国医科大学师生代表深情诵读《生命·礼赞》,致敬“无语良师”。中国医科大学 供图中国医科大学
2024-04-07 15:51:00
济宁医学院组织开展清明节活动
...际,济宁医学院在太白湖校区生命科学馆举行“致敬无语良师 传承医学大爱”活动。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文姮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由校团委书记刘瑞文主持。活动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进
2024-04-05 18:37:00
感恩生命礼赞 致敬无言良师
...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感恩生命礼赞 致敬无言良师全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数超1.7万▶共同默哀,向捐献者表达缅怀与敬意。 ▲家属献花,捐献者林荷丹父亲轻轻抚摸儿子的
2024-04-05 07:13:00
93岁老党员捐献遗体给医学院:同意对我遗体进行反复试验
...愿,家属将他的遗体捐献给浙江大学医学院,成为“无语良师”。这位有74年党龄的老党员,生前心心念念的就是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为社会贡献最后一份力量。李宝金旧照 国网台州供电公
2023-01-18 17:2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勇气大爆发!我决定每天都送老师一束“花”……
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滴哒啦它能实现小小愿望有神奇魔法……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老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今天教师节礼物是送?还是不送
2025-09-10 08:29:00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视频:刘晓娟 王辉)
2025-09-10 11:45:00
【三尺讲台,你我同行】致敬所有教育工作者
三尺讲台见证着春秋更迭当上课铃声再次响起你们依然站在最熟悉的地方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得您俯身讲解时的耐心作业本上细致的批红晚自习窗边温柔的叮咛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如春风化雨
2025-09-10 15:27:00
农行威海分行营业部慧眼识诈,暖心守护七旬老人“养老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房莉莉“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帮忙,我这些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可就全没了!”9月1日
2025-09-10 18:20:00
别让“比较”偷走你的幸福 珍爱网呼吁理性看待亲密关系
在当下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习惯于晒出自己的生活片段,无论是一束昂贵的鲜花、一顿精致的晚餐,还是一份体贴入微的礼物
2025-09-10 18:31:00
动车上的“生命共鸣”:一句“你多喝点水”,牵起警民情与母子思
2025年6月4日,C6512次动车穿梭在山河之间,车厢内一段因关怀而起的故事,正悄然串联起跨越时光的温情——乘警冯越一句“你多喝点水”
2025-09-09 15:10:00
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携礼赴济宁,上门祝贺宝妈喜添丁!
金秋九月,喜报频传。9月3日清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报喜中心团队带着500元宝宝成长基金和专属嘉乐宝宝的婴儿车,专程赶往山东济宁孙女士家中
2025-09-09 15:17:00
“90后”男幼师杨龙:铁汉带娃也柔情
讲故事、画画、做实验、设计游戏、创设环境、扎辫子、洗杯子……一提到幼儿园教师,不少人会想到细腻温柔的“红颜巾帼”。然而
2025-09-09 20:45:00
【视评】一中学女生被多人霸凌,广西苍梧应当反思什么
广西苍梧的一个中学女生被欺凌,她无助地跪在地上,被泼水、扯头发、扇巴掌。没料到,欺凌者还比出了剪刀手的手势在炫耀。这些画面令人心痛
2025-09-09 12:52:00
AI看东营 | 白露:告别夏末躁动 迎来澄澈清秋
白露至,秋意深。凉夜长,暑气收,白露,秋夜的薄纱轻覆,晨起的微寒初透。白露,告别夏末躁动,迎来澄澈清秋。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
2025-09-08 09:10:00
微视频 |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2025-09-08 19:33:00
西安双胞胎姐妹人生相似度90% 75岁了仍是彼此最亲的人
同上一所幼儿园、小学,上山下乡时在同一个村子劳动,就业时进了同一家单位,俩人同一天结婚,丈夫也都是军人。75岁的刘英平
2025-09-08 21:36:00
高中生厌学 从长治跑到太原
一名17岁的高二女生因出现厌学情绪,加之与家人沟通不畅,独自从长治来到太原。9月6日,家长赶至太原,在网格员和民警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孩子
2025-09-07 16:36:00
拾光记|钟燕玲:不把自己当病人,日子照样有滋有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牟静萍钟燕玲的抗病故事,要从2007年的一场高烧说起。当时她连续三天发烧,如厕时发现小便呈深色
2025-09-06 10:35:00
41年前从合肥大兴集被抱养到砀山,她如今希望寻到亲生父母
大皖新闻讯 张娟今年41岁,自幼被抱养到砀山,成长生活美满幸福,养父母对她视如己出。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张娟想找到亲生父母
2025-09-06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