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浙大“无语良师”碑上第12个名字 是我妈妈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3-20 07:58:00 来源:杭州网

吕大伯在橙柿互动留言,他是一位遗体捐赠者的家属,清明将至,他陪一位朋友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无语良师”碑祭奠,归来感慨颇多。

浙江大学医学院自1984年开始接收遗体捐献工作,为了表达对遗体捐献者的缅怀感恩之情,2012年浙大医学院成立一百周年时,在紫金港校区内建成“无语良师”碑。

吕大伯的母亲是浙大医学院的遗体捐献者,她的名字镌刻在“无语良师”碑上,都市快报多年前也做过报道。2017年,吕大伯自己也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

母亲决定捐献遗体

7个子女无一反对

吕大伯说,他这辈子仅去过两次浙大医学院原址浙大湖滨校区,记忆刻骨铭心——第一次是害怕,第二次是坦然。

2003年,吕大伯的母亲已身患绝症,她在读报时看到了遗体捐献的报道,便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还提笔写下遗嘱。

吕大伯说,母亲离世前交代了三件事:一、7个兄弟姐妹送一个花圈就行;二、不要哭,让她安静地走;三、希望死后把遗体捐给浙大医学院,为医学教育做点贡献。

“第一次去湖滨校区是陪母亲去登记捐献,当时进入校区,直走到里面的一排矮平房,找到了解剖教研室,一位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母亲很平静坦然,而我不敢看,心里很辛酸。”

在登记前,医学院老师带着吕大伯和母亲参观了解剖课教室。吕大伯说,记得墙上挂着遗体捐献介绍,隔窗看进去,学生们穿着白大褂,在老师的指导下正认真学习。

“随后我们参观了人体标本室,我陪在母亲身边,但我不敢看。”吕大伯说。

“骨骼、脏器、遗体……直面那么多的身体器官,我感到生命可畏,想到母亲以后也会出现在这个地方,我心里有点寒。但我看向母亲的时候,看到她很平静,我想她已经下定了决心。”

“我的母亲育有7个子女,当她提出捐献遗体的想法时,没有一个子女提出反对意见。”

2005年,吕大伯的母亲与世长辞,他第二次去湖滨校区就是为母亲送行。

“我给浙大医学院打了电话,学校第二天开了救护车赶到我家,还有一位老师和两位员工,他们先向我母亲三鞠躬,给我颁发了捐献证书,然后我跟车为母亲送行。

“去医学院的路有五六个小时,亲戚叫我要时不时跟母亲说几句话,我便一路都唠叨着:‘妈妈,到村口了;妈妈,要记得回家的路;妈妈,过凉亭了……’”

吕大伯说,第二次去湖滨校区,即使送别母亲有诸多的不舍,但内心是坦然的。“母亲出身出香门第,本来在小学教书,后来相夫教子在家当主妇,她温和善良,做出这样的决定,我觉得母亲平凡而又伟大。”

得知吕大伯母亲捐献遗体后,街坊邻居有的惊讶,有的不理解。吕大伯说:“20多年前捐献遗体还是少数,那个老师说,我母亲那年在名单上排第12位。”

“其实我的内心也曾波动过,但还是尊重母亲的决定,我们7个兄弟姐妹没有人提反对意见。我觉得真正的孝顺是在老人在世时,让她过好幸福的晚年生活,离世后的‘大操大办’可能安慰的只是在世人的心。”

8位老同学共同决定捐献遗体

2016年,吕大伯79岁的大姐在杭州登记遗体捐献。2017年6月2日,吕大伯和老同学一行8人也前往浙大紫金港校区浙大医学院登记捐献遗体。当天中午他们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餐厅吃了午饭,并约定每年6月2日中午在这里团聚一餐,作为纪念。

2022年4月3日,吕大伯的一位同学写下一段文字:清明节快到了,我们向“无语良师”碑敬礼、致敬。我们这些老朋友,无论为官为民,生时在一起常玩乐,死后又在一处,感到无限幸福!

吕大伯曾是公务员,辗转开化、衢州、杭州多个岗位,如今退休回头看,他觉得自己做得很好的几件事都和生命有关。

他曾在街头救起被车撞倒的老奶奶和两个孙女;两次跳河救人;曾建立养鸭场让失足青年劳动改造;曾为一个小青年介绍对象成立家庭……

“所以我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方面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生命心存敬畏,生命真的难能可贵。”

大伯希望给遗体捐献者亲属

进校园祭奠亲人提供更多方便

每次一想到母亲,吕大伯就到浙大“无语良师”碑看看,摸摸碑上她的名字,把灰尘擦掉,献朵小花。“这个地方很好,有师生相伴。”

这次,吕大伯的老朋友从开化来浙大医学院祭奠亲人,进校时发现忘了提前预约,吕大伯打了当年填写遗体捐献志愿书时留的一位老师的电话后,被安排进入校园。

记者了解到,进入浙大校园,可在支付宝搜索“浙大通”登记,可预约当天或第二天进入某个校区,进校时段为:工作日19:00-21:00,双休日、节假日6:30-21:00,凭身份证或“浙大通”码在预约时段通过人行闸机。

“清明节马上就要到来了,希望浙江大学能考虑到遗体捐献者亲属的祭奠需求,为亲属提供更多的方便,比如将亲属信息提前录入系统,无须预约直接刷身份证即可进入,或者在保安处预留亲属姓名,传递更多的人文关怀。”

吕大伯还建议,浙大医学院以后可以多为遗体捐献志愿者和亲属举办些活动,让大家相互沟通,也可以安排医学生和遗体捐献者见面,这样的活动也很有意义。

“无语良师”碑上刻着1331个名字

3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浙大紫金港校区浙大医学院,中心花园内花儿正在开放,三块一米多高的花岗岩石碑在阳光下矗立着,碑前是一棵常青树,碑的两面都刻着捐献者的名字,已有1331个。

“无语良师”碑上镌刻着颂词:“他们的生命已然终结,却无私地浇灌着他人的健康之树;他们的躯体或许不再完整,却时时刻刻庇护着他人的生命周全……”

在遗体捐献长廊内,记者还看到了捐献者和医学生们的寄语:

捐献者: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有义务为祖国医学事业做一份贡献。自愿过世后把遗体捐出,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捐献者亲属:亲爱的老爸,想念你,做了一串手串,是用路边捡的无忧子做的,希望无忧无患,早点做给你就好了。

医学生:虽然没有过亲切的寒暄,但我坚信你是温暖善良和蔼的人。

医学生:生命有限,生命的意义无限。谢谢您对医学事业的奉献,医学界的尊严就是您的尊严。努力成为一名好医生,是我们最好的报答。

记者问吕大伯,你想对第一次执刀的医学生说什么?

吕大伯沉思良久,说:“为你们铺路,好好学习,尊重每一个生命,未来挽救更多的生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无语良师”和他们的最后一课
...自:钱江晚报1232个名字,是鲜活热烈的生命延续“无语良师”和他们的最后一课1232个名字,是鲜活热烈的生命延续“无语良师”和他们的最后一课本报记者 杨茜通讯员 杨可恩格斯说
2024-04-01 06:04:00
浙大“无语良师”碑上,刻着1331个名字
...,梨花风起正清明。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志华园里,“无语良师”碑上的1331个名字沐浴在和煦的春光里,他们的故事在且歌且行的风里传颂百年。2012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成立百周年纪
2024-04-06 21:40:00
...在你们托起的高山上,见繁花灿烂”“生命·礼赞”无语良师缅怀纪念活动昨天举行N晚报记者 范宇 通讯员 严明强 李水根 图片由嘉兴市红十字会提供清明时节,晨风萧萧。昨天早上,在嘉
2024-04-04 07:15:00
...上千刀万剐,也不让他们在病人身上错划一刀。”“无语良师”们用身躯献身医学,陪伴着一代代医学生的成长。3月2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生命·希望”缅怀“无语良师”活动举行,感恩逝者
2025-03-31 07:27:00
致敬“无语良师”  成都医学生缅怀最特殊的老师
...字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为医学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无语良师”缅怀致敬。据了解,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用身体,担当了医学生迈入医学殿堂的“第一位导师”。成都医学院的“无语良师”中,有
2024-04-02 18:13:00
传承无言大爱 中国医科大学开展缅怀“无语良师”活动
...、重温誓词,致敬在医学生成长之路上默默奉献的“无语良师”,铭记医学事业的使命担当。中国医科大学师生代表深情诵读《生命·礼赞》,致敬“无语良师”。中国医科大学 供图中国医科大学
2024-04-07 15:51:00
济宁医学院组织开展清明节活动
...际,济宁医学院在太白湖校区生命科学馆举行“致敬无语良师 传承医学大爱”活动。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文姮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由校团委书记刘瑞文主持。活动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进
2024-04-05 18:37:00
感恩生命礼赞 致敬无言良师
...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感恩生命礼赞 致敬无言良师全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数超1.7万▶共同默哀,向捐献者表达缅怀与敬意。 ▲家属献花,捐献者林荷丹父亲轻轻抚摸儿子的
2024-04-05 07:13:00
93岁老党员捐献遗体给医学院:同意对我遗体进行反复试验
...愿,家属将他的遗体捐献给浙江大学医学院,成为“无语良师”。这位有74年党龄的老党员,生前心心念念的就是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为社会贡献最后一份力量。李宝金旧照 国网台州供电公
2023-01-18 17:2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
宁德8岁女孩含泪求手术:“妈妈,我要变漂亮,想和大家一起玩”
“你好丑,我不想跟你玩。”因为一双斜视的眼睛,宁德8岁女孩念念从小就成了小伙伴眼中“特殊”的存在。尤其是踏入小学后,同伴的排挤
2025-09-26 18:46:00
g260701.jpg
2025-09-26 07:31:00
260302.jpg
2025-09-26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