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诸葛亮为何宁背“劳民无功”的骂名也要“六出祁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2 21: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三国中最出彩的人无异是关羽、张飞,但最使人印象深刻的绝对是诸葛亮。诸葛亮作为三国中最耀眼的“明星”,不仅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甚至做到了几无败绩,可以说刘备能得蜀汉,其功一半当属诸葛亮。但诸葛亮也非完人,到了三国中后期,“六出祁山”无休止的北伐就成了诸葛亮一生中最具争议的“诟病”。诸葛亮从228年春天至234年冬天,6年间就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北伐战役”;尽管诸次北伐诸葛亮都没有大的败绩和损失,但到最后也未能成功“出得祁山”。

诸葛亮为何宁背“劳民无功”的骂名也要“六出祁山”

但当时西川地处多山,田少人稀;诸葛亮6次北伐虽然在战局上没有多大损失,但实际上每次动用的几乎都是蜀汉政权的“倾国之力”。诸葛亮最终没能北伐成功,不仅惹得蜀汉政权内部批评诸葛亮“劳民,伤财”之声骤起,就连诸葛亮自己也因累垮了身体而病死在“五丈原”。那么问题来了,聪明一世的诸葛亮难道不知道连年征战会“劳民,伤财”吗?作为蜀汉实际“统治者”的诸葛亮肯定知道,那为什么还要无休止的“北伐”呢?

诸葛亮为何宁背“劳民无功”的骂名也要“六出祁山”

其实诸葛亮动用倾国之力无休止的北伐并非没有道理,相反的却更体现出了诸葛亮的良苦用心。首先从当时局势来看,曹魏独霸中原大部分土地,不仅地广人丰,战略资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占据诸多战略通道要地;而东吴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分也占据着很大的地盘。唯有蜀汉多山,虽有崇山险峻屏障,但蜀道之难也限制了自身发展。

诸葛亮为何宁背“劳民无功”的骂名也要“六出祁山”

三分天下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曹魏先经历了赤壁大败,后内部又因权力之争和外族不稳的原因导致后方不稳。在这种情况下曹魏才无暇多顾及蜀汉和东吴,但曹魏实力最强仍是不争的事实。关于这一点诸葛亮看得十分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坚决不能让曹魏有喘息的机会,一旦加以时日,曹魏必会坐大,甚至更强,到那时蜀汉和东吴恐难再有“赤壁”之胜的机会。如何才能使曹魏没有喘息的机会呢?诸葛亮唯有主动出击,以攻为守,尽量引起中原战事不断来拖延时间,同时也为蜀汉政权争取到更多的内部发展空间。

诸葛亮为何宁背“劳民无功”的骂名也要“六出祁山”

再从战略方面看,自刘备在益州称帝以来,蜀汉实际控制区域不过是“旧汉十三州”中的一州而已,而且天然地理非常恶劣。尽管诸葛亮、法正等人多年苦心经营,益州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碍于可发展空间太过狭小,诸葛亮纵有“奇才”也只能将其治理到这种地步了。

因此,发展战略纵深就成了与曹魏,乃至东吴抗衡的首要目标。诸葛亮也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曾发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样无奈的感叹。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出击,为自己争取发展空间就成了诸葛亮必须要做的事情,也就随之有了“六出祁山”这样的行动;“六出祁山”虽没有成功,但几乎每次都能从曹魏那里得到或多或少的便宜,这也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目的之一。

诸葛亮为何宁背“劳民无功”的骂名也要“六出祁山”

从最终目的来看,诸葛亮和曹魏营中第一谋士“荀彧”都是一类人,均是一心向汉。只不过“一心向汉”的荀彧被曹操一个“空食盒”逼得服毒自尽,而诸葛亮辅佐的刘备正是“汉室宗亲”,“一心向汉”恰似如鱼得水。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言“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为何宁背“劳民无功”的骂名也要“六出祁山”

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就成了刘备、诸葛亮,乃至刘禅为代表的整个蜀汉政权的共同目标。既然自刘备起就一直以“兴复汉室”来标榜自己,如果诸葛亮不主动出击攻打以“汉贼”为代表的曹魏政权,那么“蜀汉”政权的合法性就会马上遭到天下悠悠之口的非议;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不惜劳民,伤财,不间断北伐的最主要原因。

诸葛亮为何宁背“劳民无功”的骂名也要“六出祁山”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尽管一直背负着“劳民无功”的骂名,但其对大汉基业的忠诚度称的上“日月可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共进行了五次北伐,然而“六出祁山”的概念又如何理解呢
在三国历史的研究中,诸葛亮的北伐一直是备受瞩目的议题,其中“六出祁山”的说法尤其引人关注。实际上,诸葛亮共进行了五次北伐,然而“六出祁山”的概念又如何理解呢?这背后的原因不仅关乎
2024-10-11 20:29:00
诸葛亮一生“六出祁山”,如今的祁山在哪里
...真绝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地朝历代都有无数文人对诸葛亮表达自己的哀思,可见诸葛亮在世人心中地位之高。乱世出英雄,混乱的三国时期,涌现了无数的豪杰,但像诸葛亮一样,过了千百年
2023-05-31 16:40:00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战略与智慧
“兴师伐魏、北定中原”是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所制订的战略目标。刘备死后,诸葛亮抱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态度,从二二七至二三四年,接连几次兴师北上伐魏,这就是历史上所谓“六出
2024-02-15 18:01:00
...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要说当时富具盛名的人有很多,谁
2024-05-24 19:02:00
诸葛亮六出祁山才导致了蜀汉灭亡的吗
有些人就喜欢盯着诸葛亮,找他的黑点,发表自己独一无二的意见,以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从而获取流量,赚取金钱。诸葛亮的黑点实在是不多,便随便给他戴上个穷兵黩武的帽子。诸葛亮六出祁山,
2023-06-25 15:50:00
...不算高大,海拔只有237米,也只有25公里的长度,却因为诸葛亮的六次北伐而出名。不过“六出祁山”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事实上汉军只有三次经过此地。蜀汉要想攻入关中,最大的困难就
2023-10-12 15:38:00
三国演义中的智者: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之旅
...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智者,非蜀汉丞相诸葛亮莫属。他不仅是个“睿才”,更是个“谋士”,其一生的传奇故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诸葛亮的“六出祁山”,这
2024-09-04 12:55:00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之后,他就开始为了刘备的事业出谋划策,鞠躬尽瘁。即便是刘备去世后,他也兢兢业业的为了蜀汉的江山社稷谋求福利,最为经典的
2024-05-28 06:07:00
后世给诸葛亮的评价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短短八个字足以让世人看到诸葛亮一生为人臣子的恪尽职守,恪守本分,乾隆帝评价他:”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
2024-05-27 06: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
感受先辈足迹 红25军将士后代在郧西重温长征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郧西融媒记者 胡颖妮 周潞)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汲取奋勇前行力量。9月9日,70余名红25军将士后代及党史军史专家学者来到郧西县
2025-09-11 19:17:00
晋版图书版本馆
9月11日,市民正在晋版图书版本馆参观。该馆位于太原市并州南路80号,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利用原山西美术印刷厂厂房一层改建而成
2025-09-11 21:46:00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