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一支运动队,情牵云南省体育局和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两家单位,它生于职高院校、长在体育沃土。这支队伍就是云南省攀岩队。10月4日晚,中国女子攀岩队一举夺得杭州亚运会女子攀岩项目团体接力的冠军,云南选手汪生艳和队友站上冠军领奖台的那一刻,符仕平哽咽了。
符仕平是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专职教师,2013年,云南体职院攀岩基地投入使用后,符仕平作为校攀岩队主教练开始组队训练。“从2013年到2019年,学院攀岩队在全国大学生攀岩南区赛、全运会预选赛、世界攀岩锦标赛等比赛中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学院还承办了两届省攀岩公开赛、攀岩初级指导员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攀岩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符仕平介绍。
2019年,云南省体育局与云南体职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这支校办攀岩队成立了云南省攀岩队。在体育部门的支持下,省攀岩队参赛和训练更加规范,运动员的竞技成绩迅速提升到全国第一梯队的水平。
“随着学生运动员年龄的增长,他们必须要面临毕业、择业这一难题。学生身份毕业以后没有办法安置,攀岩队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符仕平的担忧引起了省体育局的重视,今年5月,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中心)和云南体职院签订协议,为一线运动员解决了编制问题。“有了运动员工资,感觉训练更有劲了。”汪生艳坦言,“省体育局及时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运动员们有了后续发展的保障,学校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省队校办’的发展道路。”
“我们为攀岩队提供医疗、食宿、科研保障,为重点运动员制定了一人一策的保障方案。”海埂运动训练中心副主任杨俊说,“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和院校、州市一起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各院校中的体育人才畅通渠道,形成体教融合的新局面、新方法。”
通过攀岩项目,省体职院也摸索出一套选拔人才的方法。“我们通过选修课、专业课和公选课的方式,面向全校师生打开参与项目的大门。通过校园攀岩课程、校队、省青年队的梯队建设模式,层层选拔优秀人才。现在,我们每个学期都有大约300名新生参与攀岩运动。”云南体职院竞技体育学院副院长丁珏说,攀岩项目这朵“壁上花”将让我省运动员的选才培养模式更多元、更包容、更有效、更有温度。
特派记者 娄莹 本报杭州专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