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街头有人转圈圈 其实TA是在导航
“导航依赖症”你有吗?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国俊
在街头,有人拿着手机走几步又回头,甚至原地转圈圈,你觉得他很奇怪,其实他是在导航寻找自己的目的地。不只是行人出门要导航,开车一族更是出车必导。调查显示,导航软件被称为人们最依赖的手机功能之一,“导航依赖症”也越发受到关注。
你有“导航依赖症”吗?前往陌生地点是不是必须要开导航?专家表示,过度依赖智能地图导航可能导致大脑退化。
原地转圈是在导航找目的地
10月23日下午3:00左右,在石鼓路与丰富路交叉路口旁,左芸拿着手机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她的目的地是附近的一个鱼蛙美食馆,按照导航指引,这个目的地就在附近,但她对着手机导航在附近走了几圈都找不到。她急得在附近转起了圈,但手机导航地图还是显示有偏差。无奈之下她问了旁边等车的市民陈先生,陈先生用手一指,原来左芸的目的地就在旁边不到一百米的街旁。左芸一脸懊恼,觉得自己又被导航“坑”了。
“我出门就很依赖手机导航。”她说,不管是开车,还是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只要是去陌生的地方,她都要开导航,“导航确实很方便,但也让我踩了多次坑,比如开车到头发现没路了开不过去,也碰到过明明可以直接通过,却让我放心大胆上高架。”尽管如此,她还是很依赖导航,“我这样性格有点内向的,也不愿意问路,所以还是会喜欢导航,没有导航根本没法去一个陌生地。”
像左芸这样出行依赖导航的人有很多。在社交平台上,导航依赖是网友们热烈讨论的话题,有网友说自己明明就是在市区买个菜,结果被导航引到高速上去了,多绕行几十公里。也有网友表示,出门就是方向盲,凡事必须靠导航,不带导航感觉都不能出门了,生怕找不着回家的路。
导航成市民最依赖的手机功能之一
给左芸指路的市民陈先生介绍,他家就住在新街口附近,“我经常碰到拿手机导航来来回回兜圈子的人。”他发现,尽管只要张口问个路,转眼就能解决问题,但大多数人还是拿着手机导航不断尝试,“发现不少人用导航上瘾了,就不愿意与人交流问路,其实遇到行路选择难题时,问路更容易解决。”
但对有导航依赖的人来说,导航解决的还不止路的问题,“我开车、骑车都离不开导航,它不但是给我指路,还有陪伴的作用。”在石鼓路,市民黄先生表示,“其实我的方向感很好,也同样很喜欢导航,它会提醒我哪里测速、哪里弯道多、哪里事故多发,还经常提醒我注意开车安全,这些都让人感觉有陪伴感,很温暖。”他认为,现在导航更智能,有些还能直接聊天。
导航带来的便利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行都要依赖导航,甚至到了离不开导航的程度,这被称为“导航依赖症”。前段时间有网友发帖提问“你对手机的什么功能依赖最严重”,评论区高票胜出的功能除了移动支付,另一个就是导航,点赞数甚至压过各种热门娱乐社交软件。而一份关于手机功能依赖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排名前三位的是导航依赖、购物依赖和起床依赖。
过度依赖导航可能导致大脑退化
“迷路、走错路会让人感到不安,出现不安全感。”南京心理咨询师小鱼表示,“导航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出行便利,也让用户感觉安全和自信,但如果过度依赖导航,就会失去对出行线路规划的真实体验感,甚至会影响对道路的认知能力。”所以他建议,导航可以用,但不能产生“导航依赖症”。
实际上,导航技术还没有发展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导航线路的算法有时也不够准确,因为导航不准引发的吐槽案例在社交平台上和现实中也比比皆是。正如专业人士介绍的那样,行车看导航、调试线路会影响到行车安全,另外导航提示因现实道路变化,也可能出现误差而不准。
另一方面,研究证明,过于依赖导航可能会导致大脑认知功能退化。四年前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导航地图对人们导航能力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导航地图来 “寻路”的人,地图阅读能力有所下降,比习惯使用纸质地图的人犯的错误更多。研究者们还观察到了“剂量依赖”效应:即人们使用导航次数越多,随着时间推移,他们自身的导航能力就越弱。在几年前的一篇科学论文中,专家提示,对各种导航设备的依赖,降低了人们与生俱来的定向能力,会让我们在卫星导航系统失效时变得不知所措。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应该更多地使用自己本来就具备的导航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