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在《前浪》预习老年生活的爱与怕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7-12 19:19:00 来源:精彩生活

在《前浪》预习老年生活的爱与怕

如何面对老年,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作者|陆娜(北京)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预计到203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人比重36.8%。这意味着十年后约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没有什么比老年更确定会到来,但也没有什么比老年让我们更没准备。

波伏娃在《论老年》中指出,一旦失去在社会上的活力落入「老年人」范畴,就会成为被排除在群体之外的「他者」。人们妄图通过划清界限的方式,短暂逃离或忘却必将迎来的衰老。正在播出的纪录片《前浪》,却尝试正视这一现实。

2022年底,SMG纪录片中心的范士广工作室决定通过影像反映老年生活的遭遇和困境,从媒体角度为主流舆论场中的弱势群体发声。同时,更是因为「如何面对老年」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范士广工作室的前身是《人间世》团队,此前积累的创作经验让团队深知立项只不过是种下一批种子,之后还需扎扎实实的时间和功夫观察人物、等待故事发生。范士广强调,「一定要经历大规模的素材筛选,才能拿到好东西。」

次年,腾讯视频尤里卡工作室的制片人谢琳,从一篇导演手札中了解到这个项目并产生了兴趣。尤里卡工作室曾出品制作了《十三邀》《解释鸿沟》《激流时代》等作品。核心团队此前在电视台有过十余年的创作经历,基因中有传统媒体的价值判断和内容审美,便沟通起合作的可能性。

回忆起最初见面时的情景,谢琳分享道她非常珍惜纪录片创作的几个品质,都在范士广团队的实际行动中感受到了:首先是对人的长期关注,而非主题先行;其次是以开放自由的心态去沉浸式观察,试图理解不同行为背后真正的需求和事件发生的本质原因。

双方一拍即合后,《前浪》在共创之中进一步延展、追问、打磨,用近两年时间带来了7个迥然不同的故事。主角包括了寻找真爱的老年人、寻找意定监护人的老人、网购成瘾的老人,通过写作重构代际沟通的老人,等等。

在《前浪》预习老年生活的爱与怕

92岁的龚老伯多年来一直在寻找意定监护人

老年人群自有其厚度,总导演范士广和尤里卡工作室能够在协作中把握故事的火候。而范士广工作室的几位分集导演中,最小的是位00后,年轻血液为纪录片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角,也平衡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和讲述节奏。

尤里卡工作室负责人侯振海认为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人生中的定义性时刻,生老病死尤其重要,有些事情可能还没有在日常中发生,但如果毫无准备,等到真的面对时可能会慌张、无助。

「观众看了《前浪》后或许会有新的想法或判断,也或许没有。寻找自我的命题是贯穿一生的,我们希望给大家一个阅读别人人生的机会。」

75岁当不老爱神,

96岁相信明天会更好

决定拍摄老年人群的纪录片后,范士广团队寻找了三四十个选题切口做调研测试,而宜家相亲角是其中为数不多的确定性选题,「能够一眼看清有未来有厚度」。

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355个宜家商场中,上海徐汇店是唯一拥有老年相亲角的特例。自2007年起,宜家因免费咖啡和空调,吸引了很多老人从人民公园转战至此,几度尝试限制无果后,宜家便默许了这个小生态的存在。

范士广认为宜家相亲角中充满模糊与复杂性,它的着眼点不仅在老年人的情感和社交需求,还包含着国际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老年群体与年轻势力的对峙和共生。

在《前浪》预习老年生活的爱与怕

这也意味着拍摄难度的加大。在宜家相亲角,一个具有群体身份和行为标志的场域已经形成十余载,年轻的摄制组出现在其中只会显得另类突兀。

团队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每周像上班打卡一样去宜家蹲守,终于让老人们从防备、敌对到逐渐产生信任;又用了一年的拍摄,从最初划定的30多位观察对象中选出宝叔、金阿姨,以及玲玲和老张的故事。

75岁的宝叔一生都在追寻真爱,此前有过三段婚姻,离一次分对方一套房子,以慷慨、重情义在宜家小有名气。三年前宝叔对一位长相神似山口百惠的64岁女士一见钟情,至今仍没放弃追求,与别人相亲时也不介意展示相册里山口的照片。

对于老年人而言,谈情说爱需要勇气,分手更是勇气可嘉。玲玲女士就选择在81岁时结束十年的黄昏恋,和老张分手。不久后玲玲又找到了59岁的新男友,家住附近,不像老张喜欢经常往外地跑。

最初看到这一集素材时,谢琳和导演有不一样的视角,「我这个年纪会觉得如果80岁的父母还拎着箱子从苏州到上海往返跑,背后是悲凉的。导演可能也读到了,但她年轻人的视角下更想让别人看见的是浪漫,是酷。」

尊重导演在现场的感受,并不断理解素材,《不老爱神》得以更加平等地看待老年相亲:同时展现着衰老的无奈和残酷,也表现出了不灭的浪漫和勇敢。

96岁老人徐纬学习开车考驾照的故事,也是团队最初就确定要拍摄的选题。徐纬希望学会后能带着老伴继续在世界各地旅行,「人到这个世界上不能做客旅。我们要丰富地过一生。」

徐纬崇尚勤学苦练,每周都会有三天坐两个小时的地铁去驾校,练习量远超两个正常学员的量,平时在家也会「无实物」练车,对着空气紧握方向盘回忆笔记内容。尽管最终也没能在有限的机会中通过考试,但他相信「明天会更好」。

在《前浪》预习老年生活的爱与怕

过程中,老伴陈芝蓉又摔了跤不能下床,曾经和徐纬上天入地的她不愿被囚禁在这副无能为力的躯壳之中,加上病痛的折磨、不愿再拖累家人,陈芝蓉一度拒绝进食。但徐纬会想尽办法,甚至以强制的态度要求她配合,再鼓励道,「会越来越好的」。

这些布满银发和皱纹的老人所做的很多事情,或许比他们年轻五六十岁的我们也未必做得到。而这也正是因为如何对待关系,如何设定标准,以及愿意以怎样的心态去行动,背后都是个体对自我寻找的终生命题。

皱纹和纪录片,

都是时间的艺术

《前浪》拍摄过程中不会主题先行,而是尽可能地占有一切相关素材,提炼什么主题、以何节奏讲述,都是到后期剪辑台才会决定。为此,主创们会一遍一遍看素材,讨论如何理解人物、如何看待老人们的选择。

徐纬高龄学车,虽然有勇于尝试不服输的精神,但他的家人、驾校、社会舆论,更多的都是担忧和警惕的声音。大家恐惧老人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不足,会制造出又一个「马路杀手」。

前期看素材时,谢琳也觉得这一行为有点「作」,尤其得知陈芝蓉有次摔跤就是因为起夜时不想打扰老伴睡觉,而徐纬也并没有为此自责。但随着对素材的深入了解,谢琳理解了老人的爱是「扛着」——即使96岁,但他内心对自己的角色认定依然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作为父亲、丈夫,要用行动让一全家人同心协力向前走。

这个选题也由最初的高龄老人学车,挖掘到他是为了带老伴出游,展现出浪漫的一面。再进一步深挖,最初呈现为一个人对抗自己衰老、失控、下坠的故事。谢琳认为在议题表象之下一步步接近真实的过程,正是《前浪》的创作原则。

在《前浪》预习老年生活的爱与怕

范士广也认为,如果拍摄前后团队想说的话还是一样的,就失去了时间的价值。「不光是让我们的片子呈现出不一样的质感和变化,也是让我们每一位创作者自己有收获和变化。」

第二集《爱人》的制作也是一个充满再认识的过程。起初,导演组关注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便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每天蹲守门诊,旁听了两个月十分焦虑,始终感觉没有挖掘到可以深入的故事。

就在打算放弃这个选题方向时,一次偶然,听到一个家庭因将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送至养老院而母亲不舍的故事。俩人的感情打动了导演组,视其为死生契阔典范,拍摄也就不再仅局限于到底送不送养老院这样的议题化设置。

但老伴一年后离世,导演组再度探访时却发现奶奶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原来奶奶的悉心照料和不舍或许出于责任,或许出于多年生活的情义,但都并不是因为爱对方,导演组的出现会提醒她就这样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过了一生,甚至一度拒绝见面。

影像中记录着时间在老人们身上的流逝,制作团队们也从时间的沉淀中获得了对生命的新知。持续的记录跳脱出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他们也在不断的讨论和追问中逐渐理解了老人的的悲伤和忧虑,以及不同选择的背后意涵。

范士广现在认为衰老是上帝赐予每个生灵的恩赐和礼物,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消除我们对于生活的迷思,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寻找生活中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正如《前浪》借用西川的诗所做的slogan:生命的大风吹出世界的精神,唯有老年人能看出这其中的摧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2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纪录片《前浪》:相亲、驾考、写作……用镜头丈量老年生活的维度
...就预料到了结局。学车,不过是他与岁月抗争的信念,让老年生活不再庸常,富有激情。《监护人》,讲的一个老人寻找监护人的故事。90岁的龚老伯是独居老人,有一天,他在路边不小心摔了一
2024-06-11 15:55:00
《前浪》:当老人们相信明天会更好
...》《洗澡》《顺水行舟》7集内容,以这些影像“揭示了老年生活的真实图景,也展示了上海这座重度老龄化城市的一个切面。我们希望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去解答,去缓解公众对老年人的刻板
2024-07-16 13:40:00
...,也同样丰盈着照护者生命的厚度。11月7日,由纪录片《前浪》原班人马打造、京东健康合作支持的番外篇《气球》正式上线腾讯视频,真实记录了照护者的日常,呈现其在照护过程中的悲喜与
2024-11-07 15:39:00
《前浪》番外篇观影沙龙举行 主创畅谈新型照护理念
...过的自然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通过照护关系让老年生活提高质量?我认为这个话题是纪录片在老年故事之外的一个更加丰富的主题。作为纪录片团队或者从业者,我们希望通过讲故事的能
2024-11-11 08:31:00
上海76岁爷叔花光养老金追\
...相亲角昨晚(6月11日),东方卫视播出了新一档纪录片《前浪》,将镜头对准老年人,通过长时间的跟踪拍摄,记录他们所遭遇的爱与痛。第一集《不老爱神》讲述的是老年人相亲的故事。年近
2024-06-13 15:50:00
当品牌与纪录片共话“养老”:透视真实,探寻需求与解法
...康的携手合作,就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范式——合作的《前浪》番外篇《气球》,播出后迅速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同时腾讯视频还携手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
2024-11-19 12:04:00
耕耘湖湘大地 体现青年担当
...一,节奏鲜明,成为了当地亮丽的风景。这是三农学会“前浪基金”助力基固庙村成立的农村军民鼓乐队的日常排练现场。“前浪基金”由三农学会历任会长主动发起成立,切实为社团举办助农活动
2024-05-10 06:37:00
《大奉打更人》前3集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前辈的时候,他说了一句:我不是什么前辈,我只是一个前浪,这前浪迟早死在沙滩上。首先我觉得这前半句,还挺有趣的。我不是什么前辈,我只是一个前浪。哈哈,有没有脱口秀的感觉?比如,
2025-01-02 09:48:00
携手“冷门”节日焕新出圈,云南白药靠这三张牌甩出王炸
...品牌心智空白,激发共鸣,以情绪价值破圈传播。02从“前浪”到“后浪”聚焦核心客群,健康社交撬动圈层势能在 TVC 破圈实现社会面传播的同时,云南白药也在“巩固品牌认知”和“抢
2023-11-10 23:16: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三城联动,话剧《父母爱情》奏响“爱的乐章”
话剧《父母爱情》剧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10月23日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灯光落下
2025-10-24 07:46:00
由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编剧、执导并担任制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领衔主演的奥斯卡大热电影《一战再战》目前正在内地院线公映
2025-10-23 11:17:00
青榕传媒:《在八月盛夏》百万预约 全闭环实力赋能艺人成长
近日,由杭州青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精品短剧集《在八月盛夏》预约量突破110万,该剧由郭宇欣与黄浩雯主演,未播先火的热度再次彰显了青榕传媒在短剧赛道的强大实力
2025-10-23 14:18:00
央华版《如梦之梦》2026年将迎谢幕演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中国当代剧场经典——央华版《如梦之梦》,将于2026年迎来终极谢幕演出,2026年1月1日-4日在北京艺术中心·歌剧院率先上演
2025-10-23 23:07:00
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再度唱响湾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邱思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主演见面会在广东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举行
2025-10-23 23:07:00
《胡阿姨的花园》首映,导演历时9年拍出平凡人的“精神花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0月22日,纪录电影《胡阿姨的花园》首映礼在北京举行。历时9年,导演潘志琪采用陪伴式的拍摄手法
2025-10-23 23:07:00
电影艺术的饕餮盛宴来了!“影像之灯”中外电影名作展登陆长春
在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历史节点,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重磅推出的“影像之灯・中外电影名作展”
2025-10-23 22:32:00
当古韵邂逅新潮:在光与影的流转间,聆听非遗的“百young”回响
釉厚如玉的龙泉青瓷、熠熠生辉的雕漆隐花、璀璨绽放的确山铁花……这些曾在历史长河中惊艳时光的非遗瑰宝,并未因岁月流转褪去色彩
2025-10-23 21:08:00
对话喜剧演员杨雨光、李明磊: 只要这世上有人,我们就不会有创作瓶颈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喜剧竞演类综艺《喜人奇妙夜》第二季(以下简称《喜人2》)正在热播。除了延续第一季的口碑与热度,《喜人2》也为观众们带来了不少新的惊喜
2025-10-23 18:55:00
昆剧《妇好传奇》 六百年昆曲对话三千年殷商
当六百年昆曲雅韵,邂逅三千载殷商传奇,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昆剧《妇好传奇》将于10月28 - 29日在中央歌剧院隆重首演
2025-10-23 14:18:00
《我在故宫长大》讲述守宫人的烟火记忆 通过个人经历呈现故宫博物院几十年的发展变迁
作者北双宝 《我在故宫长大:一位守宫人的烟火记忆》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北双宝的父亲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025-10-23 14:18:00
10月21日,电影《向光花盛开》在北京举行首映礼。导演兼主演黄志忠携主演齐欢、赵润南、詹妮、何教授等出席映后交流,影片原型人物“网络劝生者”徐世海以及曾受其帮助的现为厦门华侨大学研究生的青年也来到现场
2025-10-23 14:18:00
“大戏东望·2025全国话剧展演季”将于11月6日以话剧《枝叶关情·郑板桥》为开幕大戏正式登台,系列活动将从10月中下旬持续至2026年1月
2025-10-23 14:49:00
成龙院长回校讲授“新生第一课” 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陈维、吴茹梖)10月22日,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院长成龙现身学校
2025-10-23 16:55:00
哈姆雷特走进当代 周朴园回归初心
《雷雨》《哈姆雷特》摄影/本报记者 刘畅《哈姆雷特》摄影/本报记者 刘畅 ◎黄哲近日,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上演《哈姆雷特》
2025-10-23 16: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