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裸鲤资源量大幅回升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01 13:06:00 来源:阿宅社会

记者来到位于西宁市城北区的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这里有18口室外裸鲤培育池塘,3个恒温循环水育苗车间,共有2000万尾左右青海湖裸鲤鱼苗在此越冬。

阳光透过冰面照射在18口冰封的鱼塘里,为过冬的小鱼苗增氧增温。这片池塘是裸鲤来到裸鲤救护中心的第一站,田文根是这里的一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室外原种场鱼苗的培育和水质监测工作。据他介绍,鱼塘的水质决定着鱼苗的健康状况。在冬季,及时扫雪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冰层下面的裸鲤鱼苗是靠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生存,如果雪附着在冰层上,阳光无法透进,就容易造成缺氧。

走进青海湖裸鲤“育婴室”,一口口池塘里,隐约可见一尾尾黑色的小鱼苗在欢快游动。恒温循环水车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入冬以后,高原气温较低,这里就像是裸鲤的幼儿园,在这里,它们从针尖大小的鱼苗经过捞鱼、人工授精、胚胎发育、出膜、平游、幼苗培育至一龄鱼种,最后再送它们回到美丽的青海湖。”

从濒临灭绝到鱼翔浅底,一尾湟鱼的兴衰成为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激起青海湖生态华丽“蝶变”的层层涟漪。目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裸鲤资源量大幅回升。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育幼师”们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气候变化对青海湖裸鲤种群结构影响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加强青海湖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裸鲤资源量大幅回升

技术人员记录循环水养殖池的水体温度。

打冰眼,对鱼苗进行日常投喂。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裸鲤资源量大幅回升

技术人员正在测量鱼体的身长。

技术人员对循环水养殖池育苗投喂。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裸鲤资源量大幅回升

“育幼师”精心呵护每个池塘。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裸鲤资源量大幅回升

技术人员正在观察小球藻生长情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濒危降为易危物种 青海湖湟鱼“降级”啦!看看吧
...”生态系统中发挥着独特、核心作用,对确保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青海湖低温缺氧、浮游生物匮乏,青海湖裸鲤的生长十分缓慢,一般平均体重250克的青海
2024-02-27 22:03:00
绿水青山间|鱼跃青海湖
编者按:对生态环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历来看得很重。在地方工作期间,他就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江河湖泊到林海荒漠,从湿地草原到青山沃野,习近平总书记推动
2025-02-14 17:08:00
青海湖生态保护发生转折
...等原因,青海湖南岸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小泊湖湿地生态环境一度恶化。如今,这里碧水连天,成群的水鸟盘旋在青海湖上空,发出阵阵鸣叫,小泊湖重焕生机。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
2024-06-08 07:14:00
创历史新高!2024年青海累计审批用地20.47万亩
...空间界限,解决了边界不清、交叉重叠等问题,特别是在青海湖国家公园功能区划中,合理划定功能分区,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留足了生产生活和未来发展的空间;扛牢耕地保护重大政治
2025-01-17 17:54:00
...源量为57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7%。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干部于洋介绍,为了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西宁市大力推进人工湿地建设,自2013年开展西宁湟水国家湿
2024-03-25 04:43:00
...贵画面和相关数据,也被科研人员逐步应用到江源气候、生态环境分析研究中。位于三江源头的玉树州不仅组建了由高空瞭望视频摄像机、实时传输专网和统一管控平台组成的生态监测系统,还实现
2025-03-24 07:15:00
近日,在日常巡查巡护过程中,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二郎剑分局生态管护员拉青太在青海湖环湖东路金沙湾区域(S207)21公里处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荒漠猫,这是继2022年3月后再
2023-03-17 21:08:00
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展现青海人大担当作为
...扛牢源头责任,守护大河安澜中的人大故事。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近年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和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依法助推生态文明高地建
2024-09-29 10:56:00
青海湖北岸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主要流域控制断面水质100%达标
...23日电 (李隽)“我们实施绿色发展提质行动持续优化海北生态环境,全域禁塑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农田残膜及农产品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均达90%以上
2023-02-23 16:0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