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模型落地应用元年③:
2023,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大模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24,业内普遍认为,大模型将迎来落地应用热潮。
大模型落地应用元年,人工智能技术也行至产业应用的临界点。红星资本局采访多家国内大模型企业,聚焦大模型应用行业前沿关键节点。
大模型时代也将拥有自己的“摩尔定律”——按照国内大模型厂商面壁智能的观察,模型知识密度呈现出每8个月提升一倍的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面壁智能预计将在2026年年底,做到GPT-4水平的端侧模型。
如何在端侧算力、内存、能耗有限的条件下,把知识浓缩到更小的参数规模里,是一项极大挑战。
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CEO李大海在接受红星资本局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两三年未必就能出现一个“国民级应用”,如今大模型仍处于技术发展期,只做应用放弃模型迭代很危险。
李大海
应用和技术创新同等重要
被称为“AI应用元年”的2024年已过半。李大海认为,今年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大家确实更关注应用落地了。但在他看来,行业目前还没有达成一个共识,各家算是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大家都还在寻找落地场景,这个过程不会太快。”
不过李大海认为,这样的状态很正常。“有像我们做端侧,也有做通用基座大模型、行业垂直模型。只要大家认准一个方向使劲去深挖,总是有机会的。”
回顾移动互联网时代,以iPhone发布为移动互联网元年来算,等到移动互联网真正大范围落地,也是差不多几年之后的事。
不过李大海提到,这个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三心二意”。“看到A机会好去做A,然后把A做到一半的时候,发现B更好转头又去做B,反而把A给抛掉。这种方式很危险。”李大海说。
李大海认为,目前仍是技术的发展期,当前阶段对大模型公司的技术要求实则很高,如果企业完全聚焦到应用上是有很大风险的。据他介绍,面壁智能会花费接近50%的人力来探索基础模型的持续研究迭代,同时还有50%的人力花费在应用创新落地上。
“技术创新很重要,同时坚定地、持续地去寻找应用落地也很重要,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果想让大模型落地得更好,李大海强调,必须得用产品思维去看用户真正需要什么,以及需要的能力是否能让模型和产品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把它落地。即“产模一体”。
“移动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如果没有大模型这样一个变量出现的情况之下,再想做一个全新的C端产品或应用出来,其实已经很难了,因为大家已经做了非常多探索。所以大模型作为一个非常大的变量如果能带来变化,一定是变量在里面起了核心作用,它才能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李大海说,所以一定需要让大模型成为这个核心变量,并且能够“产模一体”,把它变成产品中最重要的一个原生且切割不开的能力。反过来,用户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在新的场景里需求能不能被模型服务好,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C端应用爆发需要探索和试错
尽管业内普遍认为今年会是“大模型应用元年”,但市面上至今还未出现现象级应用。李大海认为,未来两三年未必就能出现一个“国民级应用”,但可能形成一个“大家一致认为这个产品非常有潜力成为国民级应用”的共识。
国民级应用需要时间探索。“回看例如抖音这种爆发性产品的历史,它是在4G基础设施成熟几年以后才发生的,哪怕回到过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摸索。”
李大海直言,探索不是短期的事,具体需要多长时间说不准,但他认为,一定是“相信这件事、并且在持续探索的人”最有机会成为应用爆发时候的“排头兵”。“排头兵一定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李大海指出,特别是C端应用的成功爆发,需要不断探索、试错和学习成长。
李大海强调大模型的“价值”属性。他认为,大模型本身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而是要为用户提供实际价值,同时大模型是一个产业级别的机会,它对C端的终端用户产生的价值有两种:效率价值和情绪价值。效率价值更容易通过B端的角度来实现和落地。
李大海透露,面壁智能一定会做自己的toC产品,而在toB领域,当前会比较注重端侧。
“我们要服务终端用户其实有两种途径,第一种就是我们自己去创造一个新场景直接服务这些用户,这就是直接toC。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我们在已有场景里面跟合作场景的owner,类似于叫供应链链组一样,去服务这些链组来服务好他们的用户。”
他提到,面壁智能会跟智能汽车厂商合作,把自家模型放到智能座舱里面去服务好智能座舱的用户。另外还有与手机、PC的合作,今年底有望上线。
端侧模型更易落地
但难度不仅是“小型化”
作为头部大模型厂商中稍显独特的一家,面壁智能特别强调“高效”大模型,尤其是端侧大模型。今年2月,面壁智能开始推出面壁小钢炮MiniCPM系列端侧模型,并于2月1日发了第一版,4月发了第二版,5月发了2.5版本。在2.5版本上,以1%的参数规模,形成了可以跟去年GPT-4V和Gemini Pro的多模态能力对标的一个模型,模型参数只有8B大小。
在李大海看来,端侧模型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有更早更快落地的可能性。“端侧模型有独特的生态位,它离用户更近、更能匹配个体和企业单位数据隐私的需求,是大模型走进千家万户、千行百业的关键。”
李大海形容端侧模型更像一块极其重要的“拼图”,它的出现会让大模型的延伸更完整。
“之前大家没有关注端侧,或者说还没有高质量的端侧模型出来的时候,我们只能靠云端的模型来做事情。当云端模型不够用的时候,就只能去做很多微调。端侧模型有很多特别重要的好处,第一个是隐私安全,它可以更封闭、更有安全边界、同时更深度去应用用户的各种隐私数据。用了这些隐私数据以后,它在个性化等各方面可以做到更好,这是端侧模型最大的优势。”此外,他还提到端侧的另一个优势:未来会有很多场景对终端的推理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是端侧非常好的落地方向。
但他强调,端侧并不是“所有”,只是其中一块拼图,「端」和「云」协同在一起,才能够完整地把用户的所有需求满足好。他解释,两者其实是一个配合的关系。
“随着端侧模型能力的提升,用它的推理就不需要再去买专门的GPU显卡了,端侧上的GPU就可以跑,在这个层面上,端侧会有它的成本优势和隐私安全优势。但端侧也有它的能力范围,如果超出这个能力范围,还是需要更大的模型去做更复杂的工作。”
端侧模型虽小,但挑战更高。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刘知远提到,所有的端侧模型背后都有一个更具挑战的问题,即如何在端侧算力、能耗有限的情况下,把知识浓缩到更小的参数规模里面。
“要把一个端侧模型做好,难度是非常高的,它的难度不仅仅是把大模型做小型化,因为把一个巨大的“武器”小型化,首先得能会做这个“武器”,然后才能小型化,这本身就需要一个足够高水平的做基础大模型的团队,对团队要求非常高。”李大海说。
他解释,与云侧模型不同,做端侧模型的公司更关注以下几个指标。一是能耗——做一次推理需要花费多少,需要消耗多少能源,因为能耗会显著影响待机和续航;二是效果;三是内存——它需要的内存占用有多大。这几个指标都会影响到模型落地。
对于通用大模型,压缩参数可以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大幅减少成本。端侧模型是否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路径?但李大海表示,做云侧模型和做端测模型的优化目标不一样。
做云上的通用大模型的优化目标是最大化智能的总体水平,“国内厂商首先要做到的是超越GPT-4。在这个阶段成本不是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最优先优化的目标是智能的总体水平,谁先能超越GPT-4,谁能比OpenAI提前做到GPT-5,那谁就是最厉害的。”
但在端侧模型,因为端侧芯片计算能力的限制,模型参数是相对固定的,优化目标则是要尽可能地提高知识压缩率,“现在最主要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端侧模型能不能把端侧芯片的算力应用好。”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邓凌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6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