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这么受百姓爱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7 11: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众所周知,孔夫子一直都倡导仁孝治国的这个理念。但是古代的帝王们,他们大多数都把孝道当做了一个幌子,嘴上说的都很好,但是却没有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孝。但是汉文帝刘恒是一个例外,他做的比说的多,同时他也完完全全的做到了孝。刘恒的母亲最早是吴国人,她在年轻的时候曾经看过相,那个看相的人说她这辈子有大贵大贵的命。那么刘恒的母亲。到底贵在哪里呢?其实就贵在?他和刘邦相识相爱,后来又生下了儿子刘恒。虽然刘恒的母亲并不被刘邦所宠爱,但是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儿,因为她躲过了非常容易嫉妒的吕后的迫害。后来刘恒的母亲带着刘恒离开了皇宫,去了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这么受百姓爱戴

他们母子二人在那里过上了非常安稳的日子,虽然日子过得非常贫寒,但是很幸福。刘恒的母亲非常有教养,并且是一个很贤德的人。她从小教育刘恒教育的非常好,并且刘恒的学识和知识大部分都是受母亲的影响。后来刘恒登基成为了皇帝之后,他的母亲却身体不好了一直卧病,足足在床上躺了三年。当时身为皇帝的刘恒,每天都亲自去伺候自己的母亲,有的时候还没日没夜的陪伴在母亲的身旁。母亲所吃的每一口药,刘恒都要先亲自品尝一下,只有冷热适度的情况下才会放心的让母亲吃。刘恒身为皇帝,整个皇宫里的人都要听从他,他只要一句话,就会有一堆的宫女来伺候他的母亲,但他没有这样做。对于自己母亲的所有事情,他都亲力亲为。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这么受百姓爱戴

小编我觉得刘恒不仅对自己的母亲非常的孝顺,他身为掌管着整个国家的皇帝,他对天下的所有老人都心存着孝道。刘恒在刚成为皇帝后就下了几个圣旨,这些圣旨都是关于爱护百姓的。刘恒规定所有的官员们都要爱护百姓,并且关心百姓中的每一位老人。每个月的时候,刘恒都会送给80岁以上的老人一些肉和酒,送给90岁以上的老人更多的生活必须品。从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刘恒不仅非常有孝心,并且还具有仁德,这也是他被人民所拥护的一个原因。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这么受百姓爱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二十四孝”这一说儿,汉文帝刘恒则当之无愧地入选了。想要入选这个里面是非常不容易的,由此可见,刘恒的孝心是所有人都认可的。刘恒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也本着孝这个字,平日里他特别的关心百姓,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普通百姓老人们,他都会给予特别的关爱和照顾。不得不说,刘恒完全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孝顺的皇帝。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这么受百姓爱戴

小编我认为刘恒把秦国的灭亡为鉴,他知道百姓生活是否安康富足,是否快乐,这些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身为皇帝的他平时非常的节俭,从来不在皇宫内随意的花钱搞建设。与此同时,他还下令不收百姓的田租费用,以此来给百姓减轻生活上的负担。这一个个的治国政策,使刘恒在执政的时候,汉朝的经济一步一步的提升,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国家也越来越兴旺,百姓的日子过得也非常幸福。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这么受百姓爱戴

刘恒总共在位了23年,在这期间,无论是俯视还是别的物品,他都没有增添新的。并且他还经常下令,禁止大臣或者官员们给他送那些奇珍异宝。平时刘恒无论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都一一从简。从以上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出,刘恒身上有非常多的优点,比如有孝心,关爱老人,一切从简等等,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么优秀的一位皇帝,不得不让百姓所尊敬和爱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7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文帝霸陵被发现,解开刘恒与薄太后的秘密
说起皇帝的墓葬,一般人都会说一定有宝藏,汉文帝刘恒的霸陵被确定后,人们也是咱们想的,于是开始了考古型挖掘,想揭开一代帝王的墓葬品到底有什么宝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皇帝的墓葬品
2023-05-22 06:58:00
汉文帝刘恒仁慈,为什么不放过母亲薄姬唯一的弟弟?
汉文帝刘恒一生仁慈,为什么却不愿意放过母亲薄姬唯一的弟弟?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作为汉文帝的亲舅舅,薄昭一直是他最忠实的拥护者,也曾经对汉文帝有过大恩。图为剧照汉文帝本
2023-06-14 13:05:00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通过投票产生的皇帝,反倒开创了一代盛世
...但是在历史上,还真有一个通过投票产生的皇帝,他就是汉文帝刘恒。刘恒是中国第一个通过投票产生的皇帝,他创造了一代盛世,最终成为千古一帝。刘恒能够通过投票被选为皇帝,其实也和当时
2022-12-26 21:13:00
揭秘汉文帝赐死舅舅薄昭背后的真相
在古代帝王家,权力往往意味着生死。汉文帝刘恒与其舅舅薄昭之间的恩怨,正是这一道理的生动诠释。相传,为了迫使薄昭自尽,汉文帝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下令满朝文武登门拜访,人人戴孝哭丧。这
2024-05-05 20:22:00
帝王心术:汉文帝仅带六人登基,当晚发出三道圣旨
...着六位心腹,火速入京。公元前180年,他登基为帝,成为汉文帝。汉文帝接手的朝廷是混乱的,各个大臣心怀鬼胎,各有打算,都想在新皇帝身上要到更多东西。而刘恒由于火速登基,仅有6个
2023-04-25 10:51:00
汉文帝刘恒:宽厚仁慈,开创文景之治
引言:汉文帝刘恒,汉朝的一代明君。他为人宽容和善,不喜奢侈浪费,在古代的帝王中实属罕见。汉文帝在最开始本来没有争夺皇位的机会,但在结果没有最终出现之前,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汉高祖去
2024-02-29 20:24:00
汉文帝的治国智慧:无根基皇帝的成功之路
...,匈奴被彻底打败。汉武帝能够主动征战匈奴,这一点与汉文帝和汉景帝肯定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汉文帝和汉景帝创造的文景之治,让西汉的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因此汉武帝时期,才有了
2023-12-06 21:59:00
生性仁厚的汉文帝为何在母亲面前逼死亲舅舅
汉文帝刘恒原先本是代王,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早年有幸躲过吕雉的屠刀,等到诸吕之乱被平定后,代王刘恒就被周勃和陈平迎立为天子。谋立有功,积极运作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仁德皇帝
2023-07-26 09:28:00
国力如此富强,刘恒为何舍不得给自己建个露台
...刘恒崩逝,他在位23年,活了46岁,谥号孝文皇帝,史称汉文帝。从未如此受到重视,如今成了天下的瞩目焦点,得知自己将要做皇帝的消息,刘恒是又忧又喜,朝廷局势如此复杂,自己能否搞
2024-04-07 18: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