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建业务深融合,服务发展显担当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11-03 12:44:00 来源:鲁网

为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扎实推进“强国行”专项行动,聚焦“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四项主要任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担当与主动作为。

一、深化党建联建,筑牢协同发展根基

支部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创新党建联建机制,积极拓展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不断夯实组织基础和发展根基。先后通过与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顺溪村党支部、河池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党支部开展共建,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科技服务”等主题深入交流,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理想信念,积极探索高校党建与地方党建深度融合的新路径。通过系列调研与共建,支部逐步构建起“组织共建、活动共办、发展共谋”的协同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协同发展,持续巩固校地合作基础,为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二、拓展教育服务,赋能基层人才成长

支部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和专业优势,面向基层持续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服务,助力基层干部、技术人才及青少年群体能力素质全面提升。支部党员利用暑假,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先后走进防城港市那漏村、灌阳县东阳村、灵川县九屋镇等地的乡村小学,开设“地质灾害防范小课堂”“岩石矿物探秘”等互动课程,结合实物展示、模拟实验与VR体验等多种形式,有效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累计惠及学生数千人次。此外,支部党员还利用业余时间组建团队,深入当地社区与乡村,开展防灾减灾与国家安全主题教育宣讲,发放科普手册2000余份,切实增强居民科学素养与法治意识,相关工作获得地方政府及群众的广泛认可与积极评价。

三、强化科技赋能,践行地质报国使命

支部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与资源安全需求,积极组织党员科技骨干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全力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支部书记刘希军教授带领团队,围绕深地探测重大科技项目,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系统开展关键金属矿产勘查与研究,深入分析成矿地质背景与控矿要素,为揭示区域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奠定了坚实数据基础。支部党员吕斌副教授团队赴新疆和静县奎先达坂一带,开展系统性矿产地质调查,初步识别并划定多处具找矿潜力的矿化蚀变带与优选靶区,为西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支部积极参与学校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与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地方分中心建设,与地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等单位协同探索科技项目联合申报与成果转化机制。依托科技特派员机制,支部组织党员教师深入矿业企业,围绕智能找矿、坑道深部探测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产学研合作调研,有效推动科技成果在矿山一线的落地应用,持续拓展与行业企业的联建实践路径。

四、拓展实践育人,锻造地学先锋力量

支部坚持以实践育人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专业学习—科研训练—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专业能力,在服务奉献中提升综合素质。暑假期间,支部联合学院相关教研室,赴灌阳实习基地开展野外填图实习集体备课,有效提升带队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与课程实施质量,为高质量开展实习教学奠定坚实基础。支部教师带领学生团队深入防城港市边境村镇,对潜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开展高精度识别与建模,精准定位多处风险点,提出“生态修复+智能监测”综合治理方案,并协助地方建立“地灾科普课堂”长效机制,为学生搭建起学以致用的实践平台。团队还组织师生深入灌阳县乡村一线,围绕灌阳油茶等特色农产品开展产业帮扶,通过电商推广、包装优化与生产工艺升级,为地方提供品牌提升与销售拓展的系统解决方案,以专业行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与文化传承,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党建引领风帆劲,强国力行显担当。下一步,支部将继续深化专项行动成果,拓展党建联建网络、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加强科技攻关与转化、完善实践育人机制,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持续贡献地学力量。

(王昱琛 刘希军 马强分)

责任编辑:赵家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桂工力量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桂林理工大学: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桂工力量桂林理工大学与广西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龙飞教授深入桂林金山化工集团帮助企业碳酸钙生产转型升级。校企双方共
2024-01-22 07:20:00
百色学院与桂林理工大学交流深化结对支援工作
...党委副书记、校长吕嵩崧等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赴桂林理工大学,与桂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邓军,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敦球等就深化桂林理工大学结对支援百色学院进行座谈交流。座谈会现场。邓
2024-01-18 17:51:00
...新生在政治上成长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今年10月,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组建一支由23人组成的党员宣讲队,深入2023级新生中开展“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入党
2023-12-18 19:15:00
桂林理工大学对口支援贺州学院签约仪式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桂林理工大学校长王敦球、贺州学院院长吴郭泉代表双方签订对口支援协议。黎君摄3月13日,桂林理工大学对口支援贺州学院签约仪式举行。桂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邓军
2023-03-16 15:39:00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学院举办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开放日活动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11月11日,在桂林理工大学建校68周年校庆日到来之际,由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桂林理工大学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实训中心、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2024-11-13 08:26: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近日,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360名学生从桂林理工大学屏风校区出发,奔赴广西、广东、山东、江苏、湖南等地的企业开展实习。这是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
2024-09-20 08:51:00
对接产业共发展·稳岗拓岗促就业——桂林理工大学顺利召开2024年产业绿色发展论坛
...量党建推动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5月12日,由桂林理工大学主办,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桂林理工大学环
2024-05-17 11:27:00
桂林理工大学在第六届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科普创意大赛中喜获佳绩
...大赛决赛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由桂林理工大学校长王敦球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海翔教授、董堃等老师指导的桂林理工大学参赛作品《长路“㵘㵘”》荣获图文设计
2024-11-07 17:07:00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以“三风”建设为抓手 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2023年9月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以“转作风、优教风、强学风、提效能、开新局”为总目标,全面深入实施“作风过硬、教风优良、学风一流”三大工程,引导
2023-11-30 17:1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陆续刊发援疆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其中包括山西对口支援新疆典型经验做法。科技创新求发展,推进产业援疆提质增效
2025-11-07 08:01:00
我市的国际合作又有新进展!乘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11月6日,太原市招商引资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各方嘉宾齐聚一堂
2025-11-07 08:02:00
10月29日,由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举办的“绿动钱塘·聚力前行”公益健步行活动在杭州滨江艺术望江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2025-11-07 08:03:00
近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际佳丽齐聚贵阳
2025-11-07 05:59: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丰城市河洲街道办事处、井冈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5-11-07 06:50:00
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燃气泄漏、电梯故障……这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破解安全治理痛点堵点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近日,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5-11-07 06:50:00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知识经济崛起与员工需求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意义上,企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独立
2025-11-07 06:50:00
宜春守护群众出行“安心路”
近日,宜春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直属执法一大队联合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局十支队一大队、高速交警四支队五大队、宜春收费站及畅行宜春服务区等多部门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以前骑电动车20分钟就能到镇上,现在得花40多分钟步行,稍不注意就会摔跤!”近日,贵溪市塘湾镇金源村村民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
2025-11-07 06:50:00
南京深入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 让孩子的一餐一饭都晒在阳光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 通讯员赵姜苏日前,记者来到中华中学兴隆校区食堂
2025-11-07 07:49:00
南报网讯(记者许玉洁高洁)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25全国协作帮扶交流对接活动上,南京商洛对口协作推动打造的“丹凤厨工”“镇安月嫂”两大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2025-11-07 07:50:00
从“管企业”向“管空间”延伸全国首个“以房管安”系统在南京上线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杨欣通讯员李鸿雁)11月6日,全国首个“以房管安”信息化系统(一期)在南京正式上线试运行
2025-11-07 07:50:00
墨竹工卡文旅推介会在宁举行 宁墨两地携手“资源共享 客源互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刘安琪)11月6日,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墨竹工卡县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南京举行
2025-11-07 07:50:00
□裴桐金秋时节,在浦口区永宁街道,风吹稻浪,大地金黄,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迎来开镰时刻。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收割全程由5名南京公证处公证员现场见证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