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高敬)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29日表示,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年度改善目标顺利完成,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难度明显加大。
他是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这一表示的。生态环境部当天发布了《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和《2022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同时,管辖海域海水水质、土壤环境状况、城市声环境质量、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2022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保持改善趋势,优良(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为81.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劣四类水质面积比例为8.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介绍,局部近岸海域污染依然存在,渤海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近岸海域还存在劣四类水质;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等近岸海域还存在重度富营养状态的情况。
蒋火华说,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难度明显加大。一是部分地区个别时段PM2.5问题依旧突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气污染依然较重,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仍时有发生。二是水生态环境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区域汛期污染问题突出,黑臭水体从根本上消除难度较大,一些重点湖泊蓝藻水华仍处于高发态势,入海河流断面总氮浓度同比上升,局部近岸海域污染依然存在。三是局部地区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蒋火华表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下一步,必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环境质量改善的势头巩固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9 1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