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佛坪的文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1 00: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阳光报

佛坪的文脉

姻王惠知道佛坪的人,大多都觉得佛坪是没什么历史的,甚至许多土生土长的佛坪人也如此认为。这样的认知大抵是因为佛坪的地方志《佛坪厅志》在时间上只能追溯到晚清,稍微了解佛坪历史的人甚至还会补上一句,佛坪老县城现在已经是周至的辖地,县长带着官印到了袁家庄才有了现在的佛坪,这样一来佛坪的历史就更短了。

其实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从老县城换到袁家庄,只是搬了一次衙门,怎么能武断地终结一个县域的历史呢?即便这个县域后来在行政区域上又发生了许多改变,但只要这个县还在,她的历史就在延续着。就如同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主动或者被迫迁都,疆域版图也几经改动,但那个国家依然是那个国家。

根据位于佛坪境内地庄沟的唐宜人墓碑文,佛坪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唐以前,甚至更早,只是在这里没有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没有机会被人们记在史书上罢了。

关于佛坪名字的由来,大抵是两条恶龙斗法,导致这一带连月暴雨,生灵涂炭,佛爷心生悲悯,降服了两条恶龙,让此地恢复生机,人们感恩于佛爷的悲悯,便将这个地方命名为佛爷坪,字音演变,后来成了佛坪。

这是我小时候深信不疑的故事,后来我读了许多书走了许多路。也许是对根的眷恋,我一直记着这个故事。现在看来,这其实是一个类似英雄拯救苍生的故事,表达了山民对风调雨顺的渴望。

后来无意间看了不少和佛教相关的书,了解到佛教最初从陆地来,佛教在东土兴盛后兴建的第一大寺——宝鸡法门寺距离佛坪不过一百多公里。佛寺不只是佛寺的庙宇,还有许多产业,有供养人供养的佛寺,产业多为供养人馈赠,比如武则天曾经拿出一年的脂粉钱捐建龙门石窟的佛像;而那些没有供养人供养的佛寺,则要靠僧侣身体力行开山塑佛建庙供养,比如达摩祖师在南北朝时期从海上来到中国谒见梁武帝,不欢而散后到达嵩山面壁九年创建了少林。建在山里的佛寺,僧人们开荒种地的收成归佛寺所有,土地也归佛寺所有,于是名山出宝刹,也因有宝刹而有了名山。

记录佛坪名字由来的文字仅仅有一句:“佛爷庙碑碣无存,莫考所自。居民相传,佛坪之名实自此始云。”(《佛坪厅志》)掩卷而思,若以一个庙为一县或一厅命名,那么这座庙该具有很大的规模,又怎么会语焉不详到如此程度。所以只有一个可能,佛爷庙只是众多供奉佛爷庙宇中的一个,人们是将这个佛庙遍布于各个山坪的地方统称为佛爷庙。

在书上寻不到的历史,在地图里是可以寻到的,在地图里寻不到的历史,在土地里依然可以寻到。打开佛坪地图,佛坪以佛、佛寺命名的地方比比皆是,比想象得还要多,大到好几座山脉,比如观音山,小到一个断崖,比如观音崖,都留着佛的印记。佛坪县境内大古坪以北有三官庙、回龙庙、川主庙,大古坪以西和以南有庙坝、尼姑坪;龙草坪东河以北有北庙子、二郎庙;县城周边有老庵寺、老庙坡、文昌庙、东岳庙、观音庙等;距离县城稍微远的有复兴寺、仙果寺、回龙寺等。大古坪靠近秦岭山脊,现在已经成为自然保护区,极少有人居住,而秦岭的山脊里,镶嵌着佛爷坪。

我认识的好几个采药人告诉过我,在云深不知处的秦岭更深处,有时候会有破碎的青瓦与残存的瓦当,这些总让他们怀疑会不会幸运地寻到宝贝。四方本没有名字,因为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才有了名字,于是留下了鲜活的文化印记。那些山不会莫名其妙地叫观音山,更不会莫名其妙地就叫观音崖。位于龙草坪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观音山山形奇秀,以观音名之。县城附近的观音崖上原有一座观音庙,那座庙曾被拆毁,这些年又重建并渐成规模。

秦岭南麓雨水充沛,遇到战乱,人走寺空,植被很快就会掩盖人的足迹。人们总是以为秦岭深处山高水深人口很少,怎么会有文化?秦岭更深处更是人迹罕至,只有采药人才会到达,更没有文化可言,然而文化早已渗透在这些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的地名里,这些地名无声地告诉我们,这些后来退化为森林的地方曾蕴含着怎样丰厚的佛寺文化。

佛坪靠近关中平原,遥望法门寺,完全在佛寺文化辐射的范围内,这里的山高大却并不处处险峻,巍峨的山岭中常常处处平和,这为修建佛寺提供了自然条件;从关中到汉中,除了官道上走辎重,日夜兼程的背夫走卒们又怎么会避开地势相对缓和的佛坪?背夫走卒虔诚求平安交流物资,商贾虔诚求稳妥,这为佛寺发展创造了群众基础;官府对佛教宽松的政策为佛寺提供了政策支持。

为菩萨塑金身是每个僧人的宏愿,而为佛建一所庙宇就是向这个愿望迈进的第一步。当无人供养,平原更无地可垦的时候,苦行僧们纷纷将眼光投向这一片平和茂密的群山。苦行僧们一路苦行,黄昏的时候到达佛坪某个山巅,他们遥望西方,大片的火烧云映照得整个天空一片通红,星空下僧人入定,第二天决定停下来,于是在山间坪上修建了第一间供奉佛爷的房子,年复一年渐渐成了规模。更多的僧人到了这里,渐渐就有了更多的庙宇。贩夫走卒们渐渐以那些歇脚的庙宇命名所在地,而这个有众多寺庙的地方就统称为佛坪,或者佛爷坪。

“儒”和“道”深埋在中国人的血脉里,人类的足迹打通了秦岭的经脉,僧侣以坚韧的毅力为这里留下了名字。直到现在,佛坪依然随处可见佛寺、佛庙,深山无人处的崖边常常可见简易供奉的佛爷或者菩萨牌位,很多人在家里也会供养佛爷、菩萨的神位。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焉。”随着时代的推移,高处的佛寺渐渐荒芜了,低处的佛寺渐渐多起来,佛也从高处流入每一个人的心里,融入每一个佛坪人的生活。爬爬山绕着佛走一走,拜一拜,是每个佛坪人都会修的功课,这便是几百年来甚至一千多年来佛坪的文脉走向。

现在,高铁贯通了佛坪与外面的世界。佛坪终将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发展与繁荣,让早已深埋于血脉的种子开花、结果。古道明珠,佛坪名副其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佛坪保护区发现秦岭缺翅螳
近日,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新物种——秦岭缺翅螳。9月底,佛坪保护区三官庙站执行秋季常规巡护任务的巡护员,在完成巡护相关任务返回途中,在海拔1850m的小路上发现一块巨石,
2024-10-16 01:26:00
“绿动秦岭 奔跑不息”,2025佛坪“半马”圆满举办!
3月23日,2025年佛坪半程马拉松赛在佛坪县体育运动场发令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2500名跑者,穿梭在椒溪河畔,迎着茱萸花海,用脚步丈量“静美佛坪”的美丽与热情。汉中市体育局党组
2025-03-23 19:08:00
【发现最美铁路】一座“熊猫高铁站”:带动佛坪全域旅游发展
...开通以后,我们去哪都很方便,外地朋友来玩也方便,来佛坪异地上班都不是问题!”5月16日,“发现最美铁路·春涌秦巴走西成”网络宣传活动“发现团”走进汉中佛坪站,在站内等车的乘客
2024-05-19 19:49:00
秦岭大熊猫的故乡佛坪
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巡护路上偶遇一只大熊猫过河这只秦岭大熊猫一路走一路歇享受着温暖的河水最终走向秦岭大山深处秦岭腹地佛坪县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而秦岭(陕西段)大
2023-03-13 22:11:00
陕西佛坪:秦岭冷水鱼“走出”国门 现代农业助县域经济发展
...民正在劳作。受访者供图中新网西安2月16日电 题:陕西佛坪:秦岭冷水鱼“走出”国门 现代农业助县域经济发展作者 李一璠“这两年订单形势不错,总有外地的客商说,我们养的冷水鱼品
2023-02-16 19:33:00
陕西大熊猫淘宝直播首秀卖萌 阿里公益云喂养行动创新文旅融合新道路
...淘宝直播间首秀。十多万网友涌入直播间,参与“云喂养佛坪大熊猫”公益行动,直播1小时买下1500斤巴山木竹,在线为大熊“猫贴秋膘”。据悉,正值第七届阿里95公益周,本次公益行动
2023-09-15 19:47:00
...四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名单。地处秦岭中段南坡的佛坪县境内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观音山保护区自然教育基地上榜。观音山保护区自然教育基地位于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
2023-08-03 09:05:00
...西段环境优良面积达99.3%,而放眼地处秦岭南麓的陕西省佛坪县,聚焦“生态立县、林药兴县、旅游强县”战略布局,走出了一条极具佛坪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在佛坪县“生态经济”向“绿
2024-04-18 11:27:00
佛坪获得3项全国荣誉
...本文转自:汉中日报本报讯 (记者 衡俊昌 任芳)近期,佛坪县频频传来喜讯,先后获得3项全国荣誉。该县登上“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县水利局荣获“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
2023-02-18 10: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