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临港新片区在建最高标志性建筑完成5层主体施工,建成后将引入金融企业总部
滴水湖西岛将矗立起双子摩天塔楼
工人在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中建二局临港西岛中银金融中心项目工地上忙碌(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本报驻临港记者 胡幸阳
记者日前从中建二局了解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在建最高标志性建筑——西岛中银金融中心完成5层主体施工任务。项目在元旦完成桩基施工、进入地面建设期后,创新采用“智能集成超高层造楼机”技术,加快施工进度。预计10月实现主楼核心筒全面封顶,届时滴水湖西岛将矗立起高200米的双子摩天塔楼。
梁佳宾是西塔楼的塔吊驾驶员,每天早上6点准时爬上塔顶开工。他告诉记者,在这个工地干活比别处忙,“钢筋、混凝土……一批批物料几乎不停歇地往上运,节奏很快。”
“通过智能技术控制,钢筋作业、模板及混凝土作业、清理整备等工序可以在‘造楼机’中同步进行,完成一层施工后再整体提升。”中建二局项目负责人解释,“它就像一座在垂直工地上按需灵活移动的工厂,承载力高、适应性强,有效控制了建设周期。”
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建二局在项目推进中方方面面都深度运用了数字化的智能技术。中银金融中心选址在一座人工湖畔的人工岛上,地基松软,存在很大的水土流失隐患。夸张地说,好比“在豆腐上搭积木”,难度可想而知。项目方邀请了专家团队,结合无人机遥感及数字化技术,精确计算出表土剥离范围和剥离厚度,做好排水沉沙及临时苫盖等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并避免对滴水湖造成污染。施工期间遭遇汛期,项目方研发了分布式光纤深基坑监测技术,可以做到对基坑全天候实时的数据监测,安全及时完成了底板浇筑。
双子摩天楼结构复杂,主楼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支撑+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总用钢量约3.2万吨,涵盖大量巨型支撑和异形角柱的复杂节点;还践行绿色、低碳、节能的理念,多处采用综合利用风能、太阳能的设计。这对安装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项目方决定采用数字孪生技术,用计算机模型模拟拼装,并将经其验证的拼装工艺反馈至实际设计和加工上,满足了施工的高标准。
西岛中银金融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以新片区金融总部办公为主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总建筑面积28.25万平方米,引入银行、证券或保险类各行业领域中排名前五位的金融企业总部或其直接投资的全资子公司,成为上海临港现代服务业开放区最重要的产业载体和区域新地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