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钟承华院长不时带领医护人员查房,了解病人病情,确定详细诊治方案。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吴亚男 吴德群
察隅县城西南角,一栋现代化大楼、一栋藏式风格建筑比邻而居,引人注目。这里,就是察隅老百姓的生命“医”靠——2020年11月落成启用的察隅县人民医院、藏医院。
“医生,这是我的化验报告,麻烦您看看。”“没有大碍,定期复查即可。”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钟承华,2022年作为援藏专家来到察隅县人民医院担任院长。这天他正在接待来访宾客,中途就有病人直接找他“问诊”,医患关系如亲似友。
自2013年9月起,深圳就与察隅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支援机制。
从2018年起,深圳累计投资1.1亿援藏资金修建了眼前崭新的察隅县人民医院、藏医院(含设备捐赠),更派出“精兵强将”——2016年至今,深圳市共陆续派出90名援藏专家,为察隅县公共卫生系统医疗技术的提升及医疗服务质量的加强作出了贡献。
“手把手”培养本地医疗力量
急诊科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道防线,也被称为“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在这里,几乎天天都有“惊心动魄”。
“针对急危重症,深圳每年都会派出医生到察隅县人民医院急诊科。”钟承华说,“如今,普通急救、手术在察隅县人民医院就可以完成。”
就在5年前,察隅县人民医院还被称作“转院医院”——病患上门就安排救护车往林芝市送,但从察隅县到林芝市需要十几个小时的车程,中途必须翻越两座海拔4700米以上雪山,许多病人在路途中就“没了”。
深圳医疗援藏成效显著,不仅有了全新、现代化的医院大楼、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更有了“深圳医疗”这支智囊队伍的支持。在察隅县人民医院、藏医院的日常工作中,一次次的危机处理、救死扶伤,深圳专家队伍与本地医生齐心协力、通力合作。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让本地医生的业务能力、医疗水平得到了提升。
对本地医护的培养,并不仅仅局限于深圳专家在察隅县人民医院、藏医院的“传、帮、带”,深圳还多次组织活动,邀请察隅医护人员赴深圳交流、学习。
送医送药上门赢得百姓好口碑
藏汉一家亲,共筑山海情。
察隅县城不大,深圳医疗团队用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赢得了察隅老百姓的口碑。
察隅县地广人稀,3乡3镇人口分散,除了在察隅县人民医院“坐诊”,深圳医疗团队还定期下乡“健康巡诊”。“医生下沉下去送医送药。”钟承华说,“这跟深圳的社康不同,社康服务人多但面积不大。察隅地广人稀,这里巡诊一次要一两个星期,中途不回来,去的时候把设备、药品都带上,去到就住在村子里,有的村太远就住在老百姓家里。”
察隅县总面积31659平方公里,是深圳市的15倍,常住人口却仅有3.1万。行路难让乡村百姓养成了“小病不出门”的习惯。“健康巡诊”送医送药上门,实实在在解决了当地老百姓的难题。钟承华说:“在古拉乡巡诊时,我们就碰到一位名叫姆拉的病患,她髋关节脱位都十几年了,一直没处理。我们给她做了康复治疗。这些老百姓,如果我们不通过援藏资源、援藏力量把他们接来县人民医院做手术,他们是不会主动问诊的。”目前,姆拉仍在察隅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她对深圳医疗团队的感谢溢于言表,“察隅来了好门巴(好医生)。”
察隅老百姓打心眼里感激深圳医疗援藏,这些白衣天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本版图片:深圳特区报记者 齐洁爽 任宪平 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0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