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社会各界“助阵”我市地方文献征集工作
截至目前,市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2321种近4000册
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文献室整理归纳地方文献书籍。 廖思宇 摄 本报讯(记者 廖思宇)2月17日,北海赴上思知青代表一行9人来到市图书馆,向该馆捐献《上思知青岁月》10册。据悉,该书由防城港市上思县政协主编,书中收录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海市一批知识青年赴上思县助力农村建设的回忆故事。
“在市图书馆的宣传推动下,我们决定把手上这批书籍捐献出来,希望让更多的北海市民了解北海历史。”北海赴上思知青代表李玉华告诉记者,这些地方文献资料放在家中,只能作为个人收藏,捐献给图书馆便能发挥出它更大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地方文献资料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信息的真实纪录,是宝贵的地方文化财产,对于研究、开发各地区自然、文化资源,发挥地方优势,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以及编纂地方史志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系统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早在1995年6月,市政府发布《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文化局关于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意见的通知》,指定北海市图书馆为北海市地方文献收藏单位,要求全市各单位主动向北海市图书馆呈缴地方文献资料,从而规范我市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
自建馆以来,市图书馆一直坚持多渠道开展地方文献资源与古籍资源征集工作。近年来,随着“文化北海”建设迈上新阶段,“书香北海”品牌效应发挥作用,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引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特别是吸引了许多热爱文化公益事业的文化名家为市图书馆捐赠了一批又一批珍贵的地方文献。其中包括北海市原市长帅立国,国务院原参事、北海市原副市长任玉岭,北海市政协原主席李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国家高级美术师张国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邓敦伟,资深北海文史专家周德叶等。
据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市图书馆拥有地方文献2321种近4000册。该馆通过不断加大地方文献的征集力度,每年平均征集约400册;同时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多渠道的查阅方式,收集、整理特定主题的地方文献信息近600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1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