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远嫁的贵州姑娘“半路扔年货”事件,暴露了中国式亲情的尴尬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2-23 20:35:00 来源:缘之心

春节已过,无数游子再一次背上行囊,和亲人告别,踏上去异乡的路。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每当这个时候,父母总是以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不舍、牵挂。

可是最近在贵州高速服务区的一幕,却令人目瞪口呆。

服务区的清洁工在垃圾箱里看到了一袋袋包装完好的腊肉、排骨,以及炸得金黄的小酥肉,还有一些新鲜的蔬菜。粗略估计有近百斤,价值千元。

这些都是地道的本地美食,一看就知道是某家父母为远行的子女精心准备的年货。

清洁工把视频分享到网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最终一名女士出面回应,东西都是她丢下的。

她解释说,她是贵州人,远嫁黑龙江。今年是她出嫁以后第一次回老家过年。

返程时,父母偷偷将这些年货塞满了她的后备箱。这几乎是中国父母的常规操作。

这位女士称,在返回黑龙江时遇到了大堵车,路程本来就遥远,加上堵车,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到家了。

她中途发现了这些年货,怕路上耽搁太久,东西坏了。无奈之下,把东西留在了垃圾桶。她说她希望的就是让环卫工看到,让他们拿回去吃。

她还说,看到环卫工发的视频,知道事情果然如她所料,东西没有糟蹋,她很高兴。

此言一出,争论更加激烈。

有很多人纷纷指责,她“扔掉的是父母的心”,是不孝,辜负了父母沉甸甸的爱。

面对指责,这位女士回应说,自己一直都理解父母的心意,也一直感激父母的爱,每个月都给父母打钱。丢掉年货,只是无奈之举。

细想这件事,这是一个父母爱不爱孩子,孩子孝不孝顺父母的事情吗?

我觉得不是。

凭我们的常识判断,这位女士的父母肯定是爱她的,这么多的年货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也肯定是孝顺父母的。如果她不孝顺,父母也不至于将好吃的塞满她的后备箱。

但这掩饰不了背后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处理亲情关系的一些尴尬。

父母的“填鸭式付出型的爱”

很多人在表达爱的时候,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自己觉得好的都给对方,甚至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

大部分人都觉得这就是爱。

这种事情,更容易发生在父母身上。因为我们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真的可以做到毫不自私。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容易造成两个结果:一是过满;二是不顾对方所需,一股脑儿填鸭式付出。

父母对子女毫无保留,就容易爱得过满,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塞给子女。这时候,父母往往就会陷入一种“填鸭式付出型”的爱,忽略了子女的真正需求。

贵州这位女士在讲述的时候有一个细节,那就是这些年货是父母偷偷放进她车里的。

这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为何要偷偷?

当然是怕孩子拒绝。

可是孩子为何要拒绝?

可能是因为客气。但一家人有什么好客气的呢?更大的可能是,那并不是孩子自己真正想要的。

但因为父母觉得那是好东西,觉得要爱孩子,甚至是从自己的嘴里、锅里省出来的,不管是不是孩子真心需要的,都给了。明着给不掉,就偷偷塞。

父母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因为爱。但也不可忽视一点,那就是事实上孩子的真实意愿没有得到尊重。

所以,父母毫无保留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固然是可敬的。

但最好的方式,还是要多和孩子沟通,孩子真的需要什么,再给予什么。尊重孩子的意愿,按需而爱。

否则,会给孩子带来困扰和负担。

就在贵州姑娘半路丢年货这件事的评论区里,有个在上海的网友说,他冰箱里还放着父母前年给的腊肉,自己不想吃,但也一直放在那不敢扔,即便搬家也得带着,就怕有一天父母问起来。

无独有偶,另一个网友说,父母给的腊肉太肥,他根本吃不了,第一次退回去了,可是父母又塞了回来。担心伤了父母的心,他也不好再次拒绝。而那块腊肉,也只能长年累月待在冰箱里了。

父母的心意成了冷冻肉,父母的爱成了孩子情感上的负担。

反过来,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也是一样的。

父母老了,在一个家庭里,从主导地位变成了从属地位。按照我们的传统伦理,这时候就该子女反哺、孝顺爹妈了。

同样的情况也在发生。只不过孩子塞给父母的,大多数时候是新衣服、营养品,以及年轻人觉得很好,但父母完全用不了的一些富有科技含量的新奇玩意儿。

我就认识一家人,老两口养育了三个子女。两人老了以后,子女们年年买新衣服。

可是两个老人节约习惯了,新衣服放那不穿。

一年一年地往柜子里堆,虫啃鼠咬,发霉朽烂。老人看着心疼不已。

老人年年都让孩子们别买新衣服了,穿不了,浪费了可惜。子女反过来教育老人要跟上时代,不要过分节俭。

老人想让子女帮忙买几样新农具,下地干活轻松些。子女又教育老人,又不是没吃的,谁还要你下地!

结果,老人穿着旧衣服,使着旧农具,在地里干活。

无数的新衣服在柜子里闲置。

给亲情松绑,按需而爱

血浓于水,家人之间相亲相爱,是我们中国人深深扎入了血脉的本能,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我们同时也要明白,爱,不意味着不分青红皂白把自以为好的东西一股脑儿塞给对方,也不意味着牺牲自我。

爱,需要尊重,特别是尊重对方的“不需要”。

别人不需要的爱,我们硬塞给对方,其实也是一种侵犯,会给对方造成困扰。这是典型的好心办了坏事。

我们习惯简单地以是非好坏作为标准,无微不至地关心对方多吃点、多穿点,吃好的、穿好的,却很少问对方:你内心真正喜欢什么?真正需要什么?

有个网友分享他的经历。

他从农村出来,走过一段非常艰辛的路。在他的心里,给钱,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

他每个月都给父母打一笔数额很可观的钱。

但他发现,父母在农村,日常生活自给自足,没那么多用钱的地方。每个月给钱,父母好像也没显得有多高兴。

后来发现,父母好像对他的状态更在乎。所以,无论怎么忙,他都要找时间和父母视频,未必有什么大事,就是聊天,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鸡毛蒜皮,都说给父母听。这样,父母比拿到钱开心多了。

图/摄图网

不是说给钱不好,但也要思量:这是他们内心真正需要的吗?

爱,就是应该首先考虑对方的真正需求。像水一样,温柔和包容,顺应对方的节奏,自然而然地流淌,滋润彼此于无形之中。

只有这样,才能算彼此尊重,也才可能彼此成全。

亲情最好的状态是亲密但有间,彼此独立,相互照亮。

这才是健康的亲情关系。

无论我们对彼此的爱有多深厚,都大可不必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对方身上。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爱好、独立的追求和独立的生活。

我们要做的无非有两点,一是尊重,二是信任。

把眼光多放在自己的身上,把自己照顾好,这对我们的亲人来说,本身也是一种莫大的支持、鼓励和安慰。

当对方真正需要的时候,我们再出手,不需要的时候,就不妨彼此安好,认真过自己的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亲情中华·月是故乡明 全球华侨华人庆中秋联欢会播出
...传递“纵使身在异乡、依然心手相连”的深厚情谊,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激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新时代豪情。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梅派第三代男旦传承人
2024-09-17 22:46:00
《欢聚》正式开机 李兰迪此沙蒋欣齐聚“好屋”演绎中国式亲情
...情感表达和扎根生活的议题选择,《欢聚》重新演绎了“中国式亲情”的新面向。不同代际、不同性格的人物在剧中彼此碰撞又相互支撑,呈现出冲突不断但最终回归温暖团聚的家庭故事。“一家人
2025-01-15 11:46:00
事实上,真正的亲情,是给予彼此成长的机会
01界限感,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课看过一句话:“中国式的婚姻,是一张床上睡了十几个人,上至夫家的父母,下至夫家兄弟姐妹,延伸至娘家的父母亲、兄弟姐妹。一个原本就只能融两个人的空间,硬
2023-07-03 11:29:00
...创新活力。透过乙巳蛇年春节这个饱满的切片,人们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经济、凝聚共识、辐射全球的“超级IP”效能,感受到新时代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多元
2025-02-13 16:47:00
年味蒸腾乡土间
...旅游“新美味”不断,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力量。
2024-02-05 09:32:00
父母年货被子女扔垃圾箱?“留给环卫工”未尝不是种选择
文丨宗和前几天,有网友在贵州一个高速服务区拍视频称,有人在垃圾桶里发现很多被丢弃的年货,有排骨、腊肉,以及炸好的小酥肉等。相关视频经网络传播后,很快引发热议。对于这种行为,很多人
2025-02-12 10:23:00
贵州省法院离退休第一党支部多措并举抓实党建工作成效明显
...退休不褪色的品质,发挥各自潜能,为新时代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与贡献。一年来,组织各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学习8次,撰写学习心得多篇。抓实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性观
2023-12-05 16:10:00
“新贵阳贵安人”的幸福年
...年春节来到了眼前,作为已在贵阳贵安定居的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人,他们在贵州过春节是一种什么样体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新贵阳贵安人”的别样幸福年。从“看上”更“爱上”春节前夕,
2024-02-07 22:45:00
...过,事出反常必有因。从网友发布的视频看,这事发生在贵州龙里一高速服务区,视频中环卫工人正在整理一堆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袋中有排骨、腊肉、小酥肉、新鲜蔬菜等,估计有三四十斤。不过
2025-02-11 19:42: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17023.jpg
2025-10-17 14:29:00
g170801.jpg
2025-10-17 14:29:00
g17011.jpg
2025-10-17 14:29:00
珍爱网观察:快节奏的生活,让爱情正在被“等一等”消磨
“等我忙完这一阵”“等我们条件再好一点”——在社交平台上,这样的情感表态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感情似乎在“等一等”中渐行渐远
2025-10-17 15:27:00
古稀开启直播路
前段时间,年逾古稀的我,在挚友再三鼓励下,开启人生首场幼升小招生直播。这一次尝试,竟为我推开了一扇新窗,踏上有趣的新旅程
2025-10-17 18:45:00
小保答粉丝问丨男方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16 14:09:00
【天眼快评】江西有“鸡排哥”,贵州有“汉堡姐” 小善举汇成大温暖
近日,贵阳一位经营汉堡摊的老板娘,因一个暖心的举动悄然走红网络。清晨,她刚支起摊子,便看见一个书包歪斜的小男孩站在路边掉眼泪
2025-10-16 15:18:00
恋爱时转的3.8万元,分手后到底该不该还?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亲爱的,我信用卡快逾期了,先帮我周转一下?” “最近学费交不上,你救救我吧……” 恋爱中,一句句看似甜蜜的求助
2025-10-15 15:39:00
珍爱网用户自述:珍爱APP是我们爱情故事里最温柔的注脚
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爱情却常常因为忙碌而被搁浅。越来越多年轻人感叹:身边的圈子太小,遇见合适的人太难。张晨和林可(均为化名)也曾有同样的困扰
2025-10-14 11:58:00
铅山县永平镇中心小学读书活动纪实
暖阳漫进窗棂,将铅山县永平小学阅览室的书架镀上一层温柔的光晕。趁阳光正好,趁阅读意浓,本周,三、四年级的同学们怀揣着期待走进这里
2025-10-14 16:02:00
家风在诗句中延续
我从小在太原市柴市巷的一个大杂院里长大。大人们总爱边忙活营生边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小孩子们则在前院后院疯跑打闹,满院都是热闹劲儿
2025-10-14 18:26:00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关注心理健康 拥抱幸福人生
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核心使命旨在打破偏见,让“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站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025-10-13 14:00:00
张纪中妻子杜星霖称全家遭网暴向黑粉宣战 本人最新发声
大皖新闻讯 10月12日,导演张纪中妻子杜星霖接连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她和家人多年来一直遭遇网暴,尤其是近期有人竟对她年仅1岁的孩子进行人身攻击
2025-10-13 18:36:00
舅舅的婚期
从我记事起,舅舅的婚礼就被提上了日程。那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舅舅找了个女朋友,准备结婚了。女朋友是什么?年幼的我完全没有概念
2025-10-13 20:17:00
东湖评论:尊重性格差异,关爱内向孩子
近日,河南洛阳一位老师为内向孩子设计的抽签活动在网络上收获一片赞誉。为鼓励班里最内向的孩子,这位老师精心设计了这场抽签活动
2025-10-12 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