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周俊友
“村里的变化我们大家瞧在眼里,记在心底,咱们的驻村工作队好样的!”这是南昌县广福镇北头村村民们对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发自内心的评价。
在北头村,驻村第一书记郭惠平与省组选调生驻村工作队员刘建波、毛晨组成了这样一支强有力的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以来,他们不断地从村中“小琐事”中切入解决村民“大难题”,如今的北头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文明乡风根植乡间,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乡村颜值“靓起来”
盛夏时节的北头村,荷花竞相绽放,芳香四溢,环绕池塘的是一条条洁净宽敞的柏油路,一座座农家屋舍错落有致,点缀其间,每到傍晚村民们在乡间漫步,孩童嬉闹玩耍,场景好不热闹。
北头村颜值的靓丽转变,得益于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三有”(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阵地资源,邀请党员代表、新乡贤、村组干部、群众代表、项目施工方等召开“三有”协商议事会,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村情的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黑化、村庄绿化、污水净化、路灯亮化等系列基础设施改造计划。
“在项目建设期间,一些村民对拆迁整治等工作不理解,为确保项目有效推进,我带领队员们与村‘两委’干部多次上门入户,通过讲政策,摆案例等方式,引导村民为北头村未来发展做出贡献,得到了他们的理解。”第一书记郭惠平由衷地说道。在驻村工作队的协助推进下,2022年北头罗家共同富裕样板村建设、1100米机耕道硬化等项目成功完成并验收,今年正在有序推进2000米机耕道硬化项目。如今的北头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生态环境清新优美,公共服务完善配套,人们的好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特色产业“富起来”
和美乡村建设,产业兴旺是关键。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对村情民意、交通优势、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通过上门走访,发动在外党员、乡贤能人回乡投资和培育致富带头人等方式,成功引进和培育了以无花果、菌菇、花卉三个产业项目为主体的特色产业基地,为村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30多万元。
“马教授,我们这边菌菇基地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想请教您,您看这些零散的杂菌如何处理。”“这个草菇杂菌较多时湿度可以调低一些......”驻村队员刘建波在向省农科院专家进行咨询,通过与省农科院、高校、县农业局建立长期挂点关系,驻村工作队不定期邀请专家现场或者以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指导,为农户生产问题答疑解惑。
在产品销售方面,驻村工作队聚焦返乡大学生、乡贤能人、青年企业家等实现产销对接,鼓励他们以拍摄抖音、网络直播等方式,让北头村特色农产品“漫步云端”,打响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特色品牌。“我们借助北头回乡创业培训中心阵地资源,打造助农直播间,为直播达人们提供场地资源,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驻村队员毛晨介绍道。
驻村工作队着力围绕产业做文章,推进强村富民,做好产业发展的“引进、培育、销售”,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老百姓的“钱袋子”也不断鼓起来,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乡风文明“浓起来”
如果说乡村美,农民富是“面子”,那么乡风文明便是“里子”,打造和美乡村宜居宜业的“里子”工程,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
“现在村里风气好了,邻里互生嫌隙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典型多了,新农村就该是这样!”提起村里的文明新风尚,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在北头村,驻村工作队利用家风园、民风园、社风广场等系列“三风”文化宣传阵地资源,广泛开展“家风家训”系列评选活动,上门入户征集优秀家风故事,不断深挖“三风”榜样人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村规民约的作用,积极引导群众红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和铺张浪费。在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让“面子”更优,“里子”更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4 1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