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真心感谢你们,要是没有‘跨省通办’服务,我儿媳的残疾人证都不晓得咋办。”近日,家住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凤凰湖村的易启文老人心里可算踏实了,拿着新办的残疾人证向大渡口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为何申领残疾人证,会让老人如此感动?原来,易启文老人是脱贫户,自2023年3月15日,儿子易佑华因患肝恶性肿瘤去世,儿媳张华琼受刺激精神异常后,便由他来照顾儿媳及两个孙女的日常生活,但因年事已高难以外出获取劳务报酬,老人家中稳定收入仅有每年2000余元的土地流转费。由于张华琼户籍不在纳溪区,一直未能办理残疾人证,导致两个女儿不能享受事实孤儿待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大渡口镇残联工作人员主动找到了易启文老人,发挥“跨省通办”优势,积极与张华琼户籍所在地残联沟通联系所需资料,帮助张华琼到大渡派出所办理常住人口居住证明,送她到泸州市精神病医院进行残疾鉴定,复印身份证、户口簿等,为张华琼申领残疾证提供了“线上”“线下”全程帮助。
“张华琼按评定时间到指定评定医院进行残疾评定后,大渡口镇残联利用联网通办和贵州残联共同为她办理了精神二级残疾证,使她的两个女儿顺利享受了低保和事实孤儿待遇。”大渡口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吴安全说。
为保障残疾人权益,大渡口镇坚持不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针对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求,通过网上系统操作,让数据“多跑路”、残疾人“少跑路”。同时推行代办、帮办、上门办等志愿服务,实现“马上办、就近办、异地办、一次办”,为有需求的残疾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温暖的民生服务。今年以来,大渡口镇共办理残疾人证75本,开展“上门评残”服务2次,涉及行动不便的残疾人20人,办理“跨省通办”事项1次,为本地户籍外地居住的残疾人办理3次,让距离、户籍不再成为办理残疾人证的障碍。(供稿:纳溪区大渡口镇张静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9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