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故宫是如何做到,开放面积从30%扩大到80%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3-14 20:4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2010年,故宫开放面积不足33%,也就是三分之一还不到,只有中轴线的一长条;等到2021年时,故宫开放的面积已经达到80%。剩余未开放的部分在未来也将逐步开放。

那么,故宫是如何做到短短的十年,将开放面积从30%扩展到80%?

故宫是如何做到,开放面积从30%扩大到80%的?

第一,多家文物局下属单位搬迁

开放面积不断扩大这事,最主要的功劳在于几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不懈努力,尤其是网红院长单霁翔。

单院长尚未上任时,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就与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一起合作,将租用故宫的文物局下属单位,逐步搬迁出故宫。

故宫是如何做到,开放面积从30%扩大到80%的?

当时的单霁翔并不知道以后要当故宫的“掌门人”,来自下属单位的压力可想而知,但硬是在他执掌故宫的前一年,全部搬迁完毕,节约了故宫大量的空间。

所以单院长在演讲中经常提到“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故宫是如何做到,开放面积从30%扩大到80%的?

第二,清理散落在各个房间的文物

故宫有大量的文物并没有登记在册,而是堆放在各个房间内。单霁翔在上任后,和秘书走遍了故宫每一个房间,穿坏了多双布鞋。据说他们是紫禁城自1420年建立以来,唯二走过故宫所有房间的人。

故宫将堆放在每个房间的文物重新登记、修复清理并转移到地下库房,予以保存,腾出了大量的房间。

故宫是如何做到,开放面积从30%扩大到80%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曾建立了两期地下库房,97万件文物随之放入地下库房,但装文物的箱子也就空置在各个房间,一共占了200多个房间。

箱子各式各样,材质不同。单霁翔认为箱子也是文物,也带着历史信息,应该好好保存,还建立了专门的箱子库房,又把这200多个房间腾了出来。

故宫是如何做到,开放面积从30%扩大到80%的?

在故宫很多房间的炕上、地上堆着明清时期各种珍贵的被褥、毛毯等,这些是古人使用过的东西,也是文物,具有极高的价值,但是不能带菌收藏。

所以单霁翔又专门建造了地下织绣库房,对上述物件进行熏蒸,又腾出多个房间。

故宫是如何做到,开放面积从30%扩大到80%的?

第三,英华殿北办起跳蚤市场

故宫的房间里不仅堆放着文物,还有很多员工使用过的凳子、椅子、桌子、沙发、运动器材等。有些已经破坏严重,失去了利用价值。

于是,单霁翔把这些物品集中在了英华殿北侧的庭院里,公开展示,办起了免费的“跳蚤市场”。内部哪个部门需要,直接登记就可以领走。最后没有处理掉的,就办理手续统一处理。

这样,原来堆放办公用品的房间也被腾了出来。

故宫是如何做到,开放面积从30%扩大到80%的?

第四,最难的部分,是拆掉员工吃穿用度的彩钢房

清理文物是体力活,搬迁单位也能改变工作环境,这些事情尽管难做,但毕竟还是有很多支持者的。

但接下来的事情就难办了,故宫里面有很多“违建”彩钢房,用于故宫各单位的办公、吃饭、洗澡等等。

故宫是如何做到,开放面积从30%扩大到80%的?

但单霁翔为了能恢复紫禁城的辉煌,也力排众议,开始对彩钢房下手。

先是清掉了资料信息部的彩钢房办公室,接着是行政处600人吃饭的彩钢房大食堂,一并处理的还有古建部、宫廷部的彩钢房库房区。最后是故宫西部区域的审计室、基建办、预算处的彩钢房办公区。

直到2016年院庆当天,终于把南三所内最后一幢彩钢房也拆掉了。皇子们学习的地方,也恢复了当年的宁静致远。

故宫是如何做到,开放面积从30%扩大到80%的?

第五,开放城墙,建立花房。

故宫围墙内的面积是有限的,要想把面积加大,还需要在城墙之外下功夫。

单霁翔受到西安城墙的启示,先是开放了城墙,让游客们可以俯瞰整个故宫的层层琉璃。

故宫是如何做到,开放面积从30%扩大到80%的?

然后还在京郊建立了规模庞大的花房。之前每到冬天,很多盆栽都堆在故宫室内,没有人打理不说,还非常占地方。

造了专门的花房之后,用现代化的方式去养花,既专业又节约故宫的空间。每到春暖花开之时,把花房里的盆栽布置在故宫的角角落落;等到了秋风萧瑟时,再把盆栽送到京郊花房进行养护。

以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村干部又要忙了,多地要求“拆除”彩钢瓦屋顶,村民要积极配合
...文件。比如,今年5月份贵州省赤水市就发布了《赤水市彩钢房违法建筑物专顶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在赤水市不得再建造彩钢瓦屋顶,并且对存量的彩钢瓦屋顶限期拆除。面对一些地方启动了
2023-07-07 10:01:00
...布力惊哲房车公司在紧急自救之后,全力以赴生产移动式彩钢房以满足灾区群众的住房需求,助力灾后重建。惊哲房车有限公司副经理刘洪林告诉记者,该公司一方面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对设备进行
2023-08-22 05:46:00
...东区29号楼和幼儿园中间通道,物业出租给小吃摊贩后搭彩钢房,导致一楼业主见不到阳光,没办法开窗。3月13日,华商报向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政府发函咨询。3月27日收到回复称,关于反
2025-03-30 16:24:00
新生将进“彩钢房”上课,教学楼却有空教室?三河市:已解决
主教学楼有空教室,新生却要进入临时搭建的“彩钢房”即移动教室上课?近日,河北省三河市蓝天实验小学今秋新生的家长们,因为教室问题向多方反映。7月25日,三河市12345热线向学生家
2023-07-29 16:38:00
...众举报:“海东市平安区金达家园小区内,有人违章搭建彩钢房用于养殖鸽子,夏天异味严重。”12月19日上午11时,举报件交办至平安街道办。街道办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核实:
2023-12-31 22:58:00
...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现场核实,该户正在租赁的厂区内搭建彩钢房,面积约400平方米,无任何审批手续,预警属实,属于新增违建。随即,执法队员现场下发违建整改提示书,该户同意自行拆除。
2024-03-18 02:46:00
...距离该村最近的一个越冬放牧点。新的“冬窝子”由两间彩钢房组合而成。打开门,暖流扑面而来,18平方米的空间内,两扇大窗户、干净整洁的榻榻米、餐边柜、太阳能光伏板、对讲机、火炉、
2025-01-17 15:09:00
单霁翔:文物需要有尊严 进入人们现实生活才会神采奕奕
...闻网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徐雪莹)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11月27日在北京一场活动上表示,文物需要有尊严。让文物进入人们现实
2023-11-27 21:04:00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建成后,将扩大文物修复空间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预计今年10月份竣工。目前,项目正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总台央视记者田云华:位于北京西
2025-01-02 00: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