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清城区举办红薯品鉴会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26 06: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清城区举办红薯品鉴会

专家点评指导“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

清城区举办红薯品鉴会

专家品鉴不同品种红薯的口味。

南方日报记者 黄玉熹 摄

清城区举办红薯品鉴会

安丰红薯喜获丰收。南方日报记者 曾亮超 摄

“专家组按红薯食味鉴定,软硬度、香味、甜度、粉度、粘度、滑度、颗粒感、纤维感8项指标,对本次10个供试样进行品鉴,其中湛薯22品种得分最高,得到85.2分。”湛江农科院高级农艺师陈胜勇品尝不同品类红薯后宣布品鉴结果并表示,本次品鉴仅为红薯感观品质鉴评,是否适宜在安丰村小气候条件下推广,要结合市场消费人群需求,品种的产量、抗性等综合性状,全面考虑、合理安排。

1月22日下午,在集美云曼内的龙塘镇党建研学基地,清城区龙塘镇举行安丰“一村一品”红薯品鉴会,邀请省内红薯主产区专家代表对红薯品种鉴评并点评。

龙塘镇党委统筹各方资源,结合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积极引导安丰村党总支部与科贸学院等高校合作,推动“校地共建”,充分发挥农技村官作用,开展安丰红薯高产优质种苗培育、品牌打造、推广销售,实现滩涂地的高效利用和村集体与农户双增收。

●南方日报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邵雅莉 龚雅静

校村携手

红薯品质专家都说好

2022年开始,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农技专家团队在清城区龙塘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邀请下,一起深入龙塘田间地头调研。调研之后,在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专项资金的支持下,龙塘镇和广东科贸确定农作物新品种种植试验及技术推广项目:通过实验室提纯、优化等操作,培育出更优良的红薯脱毒苗,经农村经济合作社发放给村民种植,收成后由经济合作社统一销售,实现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管理,打造安丰村的农作物品牌,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在签署合作协议后,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采取技术指导、规模化种植技术推广、品牌化营销等措施,开展了红薯新品种引进和筛选、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和推广、符合本镇特色的绿色红薯生产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等工作。

“安丰村的红薯种植经过多年的发展,品质得到市场高度认可,售价也一直较为理想。”安丰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傅大武表示,安丰村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自然肥力高、质地疏松,与红薯种植条件相契合。安丰村红薯也具有种植历史悠久、硒含量高、甜度适中、入口绵柔等优势。但红薯种植规模不大、品质单一、育苗技术落后、病虫害绿色防治水平不高等问题使得红薯产业在安丰村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

此前试验种植的红薯苗包括紫罗兰、湛紫薯3号、湛薯22号、湛薯23号、KM、MSL、烟薯、西瓜红和一点红9个品种,加上一个地方自产品种一起进行品鉴。“品质都很好,从8个指标综合来看,湛薯22品种得分最高。”陈胜勇说。清城区龙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安丰村紧密合作,用好校地共建品牌,抓好安丰红薯品牌打造、销售推广等工作,探索规模化发展路径,探索“一村一品”示范经验,为龙塘镇“百千万工程”激发更多科技动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先进经验。

五步走

加速红薯产业规模化发展

经过现场品鉴及专家点评后,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园林学院副教授、安丰村委会主任助理(农技村官)王江锐表示,通过品质鉴定,结合产量、抗性等综合性状分析,安丰村拟主推西瓜红、湛紫薯3号、湛薯23号脱毒苗,适度种植KM、MSL等晚熟品种。

龙塘镇安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剑科表示,安丰村将促进红薯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种植技术不断标准化,红薯发展品牌化、商品化和规模化。他表示,将积极引导村民改变现有农户种植技术粗放、病虫害和肥水管理缺乏科学指导的现状,通过试验,进一步找出安丰红薯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并推广普及;同时,对村域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地力普查,将地力情况佳的田块用来种植当前市场售价高的品种,以提升农地的经济产出率。此外,安丰村将积极探索“一年两造”红薯生产,进行红薯越冬种植试验,通过抗寒品种种植筛选、越冬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试验,将红薯种植一年一造提高到一年两造,提高农地的经济价值,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王江锐表示,在品种选定的基础上,按照项目实施计划,下一步将进行脱毒、快繁,把种苗按照脱毒苗的形式生产出来,通过村委会组织农户生产,以免费发苗的形式,从品种的源头进行把控,通过种苗标准化,保障产品的标准化。

■声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秀平:

联农带农 促产业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安丰村作为传统的农业村,地处大燕河畔,土质疏松、肥沃,适宜种植红薯等地下根茎类农作物。”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秀平表示,安丰村立足资源禀赋,打造“一村一品”,从品种试种开始,选择适宜当地小气候环境的综合性状佳的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推广,结合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脱毒苗,迈开了红薯产业链式发展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品种繁育就是去杂提纯、扬长补短、优中选优的过程。不同的市场消费人群、不同的用途、不同的食用方法,对品种的要求是有差异的。个头大的有大的用途,个头相对小的有小的市场,甜度高的有其优势,含糖低的也有其特定的消费人群。她建议,适度规模发展“一村一品”红薯产业,要根据市场和用途不同,多方引育品种,丰富品类结构。

安丰村传统的红薯种植零散,品种单一、品质退化,缺乏科学的肥水和病虫害管理,呈“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模式,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差。李秀平称,要改变这一现象,让广大的农户主动参与推广、种植红薯,实现适度规模发展,必须结合当下农户的种植习惯,循序渐进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如适应原有劳动力投入少的种植方式,逐步推广小型农机、推广可移动式的肥水一体化喷淋设施,提升机械化水平,让农户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少投入多产出。

以一产为基础,“接二连三”发展,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保障一产稳定增效的基础。她建议,安丰“一村一品”红薯,要立足清城区的区位比较优势,整合食品加工、旅游等地区资源,发展薯品加工和特色农旅,逐步形成内容丰富、品类多样、模式创新的富民兴村产业,助力将安丰村打造成“有面子有里子”的典型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08: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数智赋能 打响“清远麻鸡”品牌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数智赋能 打响“清远麻鸡”品牌清城区以科技创新驱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在品种不断纯化的基础上,清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养殖企业,加速迈步进入数智化生产时代。本版
2024-05-17 07:10:00
非法捕捞水产品损失3260余万元,清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为组合纽带,在广东省内的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至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禁渔河段,长期采用电拖网船电鱼的方式,大肆非法捕捞草鱼、鲢鱼、鲫鱼等河鱼,还以冲撞执法船只等方式暴力抗法,销售所
2023-06-10 10:50:00
从“多头跑”到“一站办” 清城税务跨部门联动破解缴税办证难题
...证,还能抽红包,现在群众办事真是越来越方便了!”在清城区卧龙五洲小区活动现场,业主杨女士手持刚刚办好的不动产权证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清远市自然资源局和清城区税务局的辅导下
2025-09-06 15:51:00
清远清城:3000名“泳”士北江中流击水
...广东(清城)横渡北江”大型公开水域群体活动在清远市清城区北江河段举行,来自全国48个城市、109支代表队的3000多名“泳士”,浩浩荡荡从凤城广场出发,横渡约1300米的江面
2023-09-24 21:04:00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素质,推进清城区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日前,由清远市科学技术协会、清远市教育局指导,清城区科学技术协会、清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清远市清
2023-12-29 07:26:00
广东清远清城区中小学幼儿园4月22日停课
...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据清城发布官微消息,清远市清城区教育局4月21日发布通知,区三防指挥部于4月20日20时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据清远市气象部门预测预报,4月21
2024-04-21 15:49:00
广清城际北延线省职教城站主体结构封顶
...线的终点车站,总建筑面积8047平方米,车站位于清远市清城区广东省职教城,车站总长210米,按2台4线规模设计,设210米×5米×1.25米侧式站台2座,本站为地上三层。省职
2023-01-14 18:45:00
...转自:法治日报“检警妇”联手开启“护苗”新格局清远清城区检察院打造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示范样本□本报记者 章宁旦□本报通讯员 刘莉敏 刘景舒今年10月,由广东省清远市清城
2022-12-31 02:31:00
广东清远市清城区发生4.3级地震 广州、深圳等多地有明显震感
...讯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6月23日18时48分在广东清远市清城区(北纬23.62度,东经113.17度)发生4.3级地震
2025-06-23 19: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新”动石家庄·逐浪正青春·海报|解锁活力石家庄N种打开方式
石家庄一座蕴藏无限可能的城市正以多元面貌惊艳亮相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它以深厚历史、红色根脉产业创新和生态焕新持续吸引全国目光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活力之城”的高光场景
2025-09-19 08:00:00
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和个人获奖名单公布我省747人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河北日报讯(记者赵泽众)近日
2025-09-19 08:0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9月17日召开的河北省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至8月
2025-09-19 08:01:00
河北首条红色旅游专列“抗大号”开通!列车从邢台市信都区白马河站始发,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所在的浆水镇,全程55公里。坐上火车,接受抗大精神洗礼,沉浸式欣赏太行山的绝美风景
2025-09-19 08:04:00
“慢下来”的旅程带给游客更舒适旅游体验邯郸“两区三带”推动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变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初秋时节,武安旅游大道的观景平台和风格迥异的文旅驿站
2025-09-19 08:04:00
河北日报讯(苑立立、高一然)石家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河北省对金砖伙伴国实现出口254.8亿元,同比增长10
2025-09-19 08:05:00
我省各地举办多种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传承抗战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河北日报讯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河北省各地举办多种活动缅怀先烈
2025-09-19 08:06:00
邢台立足特色资源打造太行山沿线骑行赛道群骑行太行,解锁红川绿谷新体验河北日报讯(记者闫德见)9月14日9时许,骑行爱好者苑陆明随队沿抗大东线庞会大桥一路爬坡骑行至将军岭驿站时
2025-09-19 08:07:00
第九届省旅发大会看新变(四)|产旅融合互促 燃动活力太行
产旅融合互促 燃动活力太行——第九届省旅发大会看新变(四)9月16日,在邢台市抗大1940街区“县”在出发·河北县域特色产业赋能文旅市集上
2025-09-19 08:08:00
聚焦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到邢台,来一场生态康养度假游
9月9日,无人机拍摄的位于内丘县扁鹊文化康养度假区内的扁鹊湖。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在邢台,生态康养度假游已经成为一张重要名片
2025-09-19 08:08:00
百姓看日报丨这个“账本”,做啥的?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 郭伟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解楚楚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09-19 08:08:00
非法占地!杭州萧山新街新塘头股份经济联合社被行政处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浙江)获悉,杭州萧山新街新塘头股份经济联合社因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
2025-09-19 08:10:00
粤黔协作共建4条乡村振兴特色带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近年来,粤黔两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首批遴选资源禀赋强、产业结构优、基础条件好的遵义市、六盘水市盘州市、铜仁市江口县
2025-09-19 05:17:00
贵州公安打造旅游景区特色警务 为八方游客筑起安全屏障
夏末初秋,正值赫章县阿西里西·韭菜坪景区盛花期。面对日均8000余人次游客潮,该县公安局创新“潮汐式”勤务机制:机关警力下沉与派出所民警组成“流动哨兵”
2025-09-19 05:48:00
【天眼问政·追踪】井盖冒粪水臭气熏天一年多仍未解决?涉事企业:待原因查明定责维修
一下雨就会冒粪水,路边臭气熏天,周边市民苦不堪言,多次向有关部门反馈仍未得到妥善解决,这是困扰了贵阳市南明区卧龙山庄小区居民一年多的难题
2025-09-19 05: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