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本报专访市中区委副书记、区长鞠正江——
稳中求进,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
1月5日上午,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通讯员供图
市中区委副书记、区长鞠正江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通讯员供图
5日上午,市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市中区委副书记、区长鞠正江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台下的代表们振奋不已。进入“深化落实年”和“提速增效年”,市中区发展思路如何落地?城市治理如何突破?民生承诺能否兑现?会后,鞠正江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市中区将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全力推动“三大战略”的深化实施,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五大主导产业
一个区域要想变强,离不开产业发展实力变强。在鞠正江看来,市中区推动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三条工作路径: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点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强力突破数字经济、能源互联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引入和集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重点打造未来网络、未来能源、未来生命健康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具体而言,市中区将聚力推动现代金融“多元发展”、都市工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协同创新”、能源互联“产业集聚”、高端商贸“提档升级”,继续稳固支持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产业,进一步加快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围绕都市工业发展作好建链补链强链、盘活利用“两篇文章”,全面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大力培育双碳金融、能源工程建设、能源装备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随着五大主导产业的不断壮大,全区经济一定会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鞠正江对未来充满信心。深化“三大战略”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一个区域发展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培养出竞争优势。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市中区高标准实施“三区战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落实‘三大战略’,以中央活力区战略的实施来拓展发展空间,以中央商埠区战略的实施来引领城市有机更新,以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战略的实施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鞠正江表示,把中央活力区战略作为优化城市布局、拓展发展空间的主要抓手,抓好征收拆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导入、生态优化四个方面工作,举全区之力实施片区开发建设;中央商埠区将立足“文、旅、商”多产业融合发展,重现百年商埠的繁华景象;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抓好产业导入、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三大重点,推动国家管网集团山东总部等项目尽快落地,加快能源类区域总部等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合发展,今年力争实现集聚能源互联企业突破200家,集聚区年产值达到3600亿元。
深挖文化底蕴持续扩大高端文化供给
市中文化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以百年老商埠为代表的商埠文化和以英雄山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恢弘大气。鞠正江在提到市中辖区内的文化优势时说到,今年全区将加快建设更具创新力、影响力的文化强区,奋力续写市中文化繁荣发展新篇章。
市中区将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擦亮叫响商埠文化、红色文化两大品牌。加快商埠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启动百年商埠数字孪生工程,探索文保、历史建筑产权置换及归拢,推进文、旅、产、居有机融合,着力提升历史街区文化品质。同时,还将拓展研学体验线路,启动实施“胶济1899时光列车”文旅项目,不断扩大商埠文化品牌影响力。深入挖掘济南战役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辐射作用,开发一批红色驿站,提升一批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创作一批红色作品,倡树一批红色典型,努力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充分挖掘商埠区、英雄山、玉符河等特色文旅资源,创新开展文化园区、文化景区、文化街区、文化乡村建设,设计打造一批优质文旅产品,持续扩大高端文化供给。加快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山东书城、省体育中心、英雄山文化市场、魏家庄非遗传承基地、石崮寨“手造集市”带动作用,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再增民生福祉城乡一体发展展现市中特色
产业“脱胎换骨”,项目“强筋壮骨”,拉开全域发展框架的同时,市中区今年将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努力为市中未来发展释放更大空间。鞠正江表示,城市更新方面,全力推进中央活力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稳妥推进老商埠更新,全面完成上新街片区更新项目,实现其开街营业。对有条件的城中村、老旧小区、棚户区以及危旧房屋进行更新,推进低效园区、厂区更新。乡村建设聚焦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大力推进具有市中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今年民生工作方面,在全力做好常规工作基础上,承诺办好20件民生实事,内容涵盖教育、养老、就业、健康等民生红利。”鞠正江表示,市中区将把更多资金投入到民生事业,今年将建设4700套保障性租赁用房和2700套居民安置房,对107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着力抓好“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和有基础疾病群体的医疗救治,建成中小学幼儿园8处,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处,建设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古树公园8个,打造一批便民停车场、社区市民康体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杨雯雯 通讯员孔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6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