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信息不全面 判断有误差 收费不规范
填报志愿不能过度依赖人工智能
本报讯(记者何蕊)高考志愿填报即将启动。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现了不少号称以AI(人工智能)辅助填报志愿的机构。专家提示,考生和家长应依据高考成绩、兴趣志向以及高校最新招生政策,自主合理填报志愿,而不要被所谓的人工智能蒙蔽。
记者在搜索引擎中以“填报志愿服务”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不少平台和机构打着“人工智能”旗号吆喝。记者随机打开一家网站,将考生信息设置为北京市预估高考分640,同时输入“对计算机感兴趣”的附加条件。几秒后,系统显示推荐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所首选高校,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两所备选高校。
然而,同样的信息输入到另一个平台中,得到的结果却大不相同:首选学校有北邮和北理工,备选学校则是北京工业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另外还推荐了天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上一家机构推荐首选的北航并未出现在名单中,同时它把“北京”误认为是限制条件,仅将范围锁定在了北京高校中。
看似聪明的人工智能,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表现并不稳定。记者以同样的信息在10个“AI填报志愿”平台上咨询,得到的结果均不同,甚至有两个平台将同一所学校分别放置在了“冲刺”和“稳妥”两个不同的栏目中,录取概率相差不少。
然而,当记者想继续咨询具体的专业选择时,平台却跳出了收费页面,费用在几十至上百元不等。一个名为“金榜题名”的平台,仅能免费生成一所推荐高校,想要获取更多信息,需要支付68元的会员费。另外一个名为“蝶变”的平台则直接要求充值368元,才能显示人工智能推荐的志愿填报列表。
教育部日前发布提示称,一些机构宣称能“精准定位”确保考生考上心仪学校,从而诱导考生和家长购买高价服务。然而,他们对招生批次、招生政策没有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在使用这些数据时存在盲区和误区。考生和家长应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合理填报志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0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