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勇挑大梁,美好如“苏”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03 07: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4月2日,长安街边玉兰绽放,首都处处春意盎然。当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江苏专场,一帧帧“江南春景”奔赴千里跃入北京——

不误农时不负春,绿油油的麦田间一派繁忙的春耕备耕景象,在高基数上持续推进增产,江苏农人以新设备新技术新品种,守牢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

烟波浩渺,鹭飞鱼跃,碧波万顷的太湖迎来一年中“最美时分”。随着治理深入推进,太湖已连续16年安全度夏,水质藻情创16年来最好水平,歌声里的“太湖美”照进现实,水清景美鱼正欢。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水韵江苏成了游客们心中的“诗和远方”,春节期间,文旅部门统计文旅市场消费额占全国的11.2%,位居全国第一。

这是时代记忆中的鱼米之乡,温润美好的模样依然清晰;这也是不负众望的新江苏,“强富美高”的奋进步伐从未停歇……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期望江苏“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在这场发布会上,既能看到江苏大地上的“奋进春景”,也能寻到高质量发展背后的“蓬勃动能”。

挑大梁、作贡献

水滴石穿,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江苏始终笃实奋斗,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做最大的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发布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表示,去年江苏经济增长是5.8%,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对全国发展贡献进一步提升,今年要努力继续保持这样的态势。

鼓足干劲。透过一组组数据构成的“账面”,能观察到江苏扭住“稳”的关键点——

十年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6个万亿级台阶,从2014年的6.51万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12.82万亿元,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5个城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72万元增加到5.2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30∶1降至2.07∶1,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在经济总量接近翻了一番的同时,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26.4%、30.9%左右。

勇挑大梁。透过企业车间、街巷商铺、港口码头看“人面、市面、基本面”,能感受到江苏找准“进”的切入口——

努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今年前两个月,江苏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其中民间投资增长5.6%,全社会对发展的信心、投资的信心不断增强。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今年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在700亿元左右,汽车、家电、家居换新支持政策和清单即将出炉,努力让消费场景多起来、人气聚起来、市场旺起来。

做强有活力的外贸。今年力争培育110个以上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15个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苏豪集团等5家省属贸易企业合并重组,正在扩大全球贸易布局,争取更多外贸增量。

从江苏这一经济“切面”看全国,恢复并非坦途,但向好的趋势笃定。未来,险滩、难关,依然摆在眼前;眼下,定力、机遇,是攻坚克难的“密钥”。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这一目标定位,对江苏来说,既是重大责任,也是光荣使命。”许昆林回应记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介绍工作思路——将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以一域精彩,为大局添色。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大省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江苏将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产业特色优势,以“点”促“链”,以“链”带“面”,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动,塑造更多创新驱动引领型发展新优势,重点抓好“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江河湖海齐全,全国独一无二。水,塑造江苏“汇通江淮”的气概,也给予江苏“架桥开路”的先机。“水运的成本比较低,相当于铁路的1/3,公路的1/7,而且更加绿色。”许昆林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实施“水运江苏”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到2025年全省二级及以上航道接近1100公里,形成长江干线横穿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的二级航道“十字形”主轴,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京杭运河江苏段。

走在前、做示范

对江苏而言,GDP增速是重要指标,但早已不是唯一指标。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从发布会上的“江苏答题”中不难看到,除了规模、速度外,质量、结构更成为发展“关键词”。

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江苏正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剂养料”,在“量”的基础上提“质”。副省长胡广杰表示,让传统产业“发新芽”,今年将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启动实施全覆盖;让新兴产业“长成林”,将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让未来产业“快生根”,将建立“前沿技术—场景应用—先导区”的未来产业创新体系,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塑造新优势。

在对江苏寄予的厚望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今年的“新春第一会”,江苏专门聚焦产业科技创新。胡广杰分享了一个案例:南京一家生产机器人的企业多年来保持10%以上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伺服系统、控制器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连续4年成为国内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企业,“我们培育的147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4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主导产品在产业链关键领域实现补短板、填空白。”

还景于民,算的是大账;保护生态,谋的是长远。细看江苏的发展成色,绿色是最大的底色,副省长方伟带来一幅太湖“只此青绿”的美好图景。久久为功,重现“太湖美”,江苏在该流域20282家涉磷企业建立“磷账本”,累计实施生态清淤4900万方,相当于再挖了70个扬州瘦西湖,在新一轮治理中还要再继续清淤3000多万方……“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江苏责无旁贷。通过我们的接续努力,太湖治理一定能够为‘浅湖深治、大湖永治’积累经验,树立起全国湖泊治理的标杆。”方伟说。

苏湖熟,天下足。自古太湖流域就是“天下粮仓”,如今鱼米之乡依旧唱响丰收之歌。粮食面积连续14年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总产连续10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去年达759.5亿斤、创历史新高,水稻单产突破600公斤、居主产省第一;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实现人口密度最大省份口粮自给、还有调出余地。“大家都知道江苏工业强,同时我们也是农业强省。”马欣给出的数据里,饱含着对“江苏田”的深情、对“兴农人”的敬意,“未来,我们将实施粮食单产提升三年行动,对良种良法良机良田全要素一体优化,精准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品类提产措施,力争实现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收。”

聚合力、促发展

春光催促着树枝长出新的枝芽,势头、潜力、动能正在江苏大地不断积累、发生、澎湃。

一年之计在于春,盘点收获的同时,很多先行者已经“出发”。守信、重情的江苏向来会以最真诚的态度,最广阔的胸怀礼遇所有“奋斗者”。“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努力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许昆林说,一方面打造更有“获得感”的政策环境,以对企业的“心中有数”,做到对企业承诺的“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另一方面打造更具“国际范”的投资环境,制定了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外籍员工停居留便利度等18条含金量高的举措,也将继续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入实施江苏省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条例,让江苏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早春江苏的港口码头,汽笛声此起彼伏,“经济之船”于碧涛扬帆。“开放是江苏的鲜明标志,我们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方伟介绍,江苏国内、国际贸易总额近10万亿元,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超35亿吨、其中外贸进出口货物量达到6亿吨,分别占全国的1/5和1/8,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支撑点、融通点。

“世界500强中有超过400家在江苏投资,外资企业不断提升投资能级,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江苏的坚定看好。”方伟说,面向未来将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在江苏更多汇聚全球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更有能力成就人才。

江苏历来崇文重教,对人才无比珍惜,在吸引高校毕业生上向来不遗余力。发布会上,对高校毕业生传来好消息、送出“大礼包”——江苏将加密举办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精心组织各级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把江苏的就业机会送到广大高校毕业生身边。与此同时,深入对接产业和企业的需求,持续优化支持政策,为毕业生搭建全周期的成长阶梯,进一步加大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资源供给,让毕业生在江苏能够留得下、融得进。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关键之年,须要关键担当、关键作为。沐浴着巨大温暖的江苏,必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以钉钉子精神坚韧不拔推进各项工作,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王梦然 王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8: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勇挑大梁,无锡把美好蓝图绘成生动实景
...文转自:新华日报稳住经济下半场 巩固回升好势头勇挑大梁,无锡把美好蓝图绘成生动实景□ 本报记者 马 薇9月8日晚,“2023太湖美音乐会”在千年古镇无锡荡口上演。民乐交响,非
2023-09-17 05:15:00
...工商名城5月27日,江苏召开“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二场——“聚力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精绘‘强富美高’新无锡
2024-05-29 14:57:00
许昆林: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工笔画’”。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国新网经济大省挑大梁去年江苏经济增长5.8%,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量都占全国的1/10。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和经济大省,江苏继续勇挑
2024-04-02 17:54:00
无锡布局“5+X”未来产业发展体系  未来三年整体规模突破2000亿元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活动举行。此次发布会主题为“聚力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精绘‘
2024-05-28 15:39:00
江苏三大类国有资产总额突破三十七万亿元
...点,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在稳定增长等方面主动“挑大梁”。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一批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省属企业全年投资额达1360亿元。省国信集团在建和拟
2023-11-03 10:49:00
芯联世界 锡创未来 2023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开幕
...深的“太湖印记”。面向新的发展机遇,走在前列,勇挑大梁,无锡再次唱响产业“最强音”。开幕式上,一批国家级平台、专项基金、集群试点和重点实验室揭牌,一批产业项目进行集中签约,签
2023-08-09 22:17:00
新起点上书写高质量发展新传奇
...特色产业,依靠“3+3”现代化产业体系挑起区域经济发展大梁,构筑现代化产业集聚新高地。 走进科沃斯工厂,各条产线开足马力生产,物流仓库有条不紊发货,一派繁忙。临近“双11”
2023-10-18 05:35:00
...明城市。许昆林表示,江苏将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努力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重中之重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投资、外贸,推动
2024-04-03 00:42:00
从根上治从源头控,由水到岸筑牢生态屏障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太湖安全度夏将至关键期,江苏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开展治理 ——从根上治从源头控,由水到岸筑牢生态屏障近日,无锡太湖鼋头渚景区3万余株樱花竞相绽放。高月鹏 摄 (视
2024-04-10 03:3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滨州市人民医院2025年职工运动会在西院区体育馆举行
鲁网10月27日讯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团结的良好氛围,10月26日,滨州市人民医院2025年职工运动会在西院区体育馆举行
2025-10-28 08:16:00
阳信县党外干部内生动力提升班到流坡坞阻击战遗址开展现场教学
鲁网10月27日讯近日,阳信县党外干部内生动力提升班走进阳信县流坡坞阻击战遗址,以“沉浸式”现场教学激活红色记忆,在革命历史洗礼中凝聚奋进力量
2025-10-28 08:17:00
阳信县流坡坞镇:巾帼暖重阳 情系夕阳红
鲁网10月27日讯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10月24日,阳信县流坡坞镇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巾帼暖重阳 情系夕阳红”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
2025-10-28 08:17:00
阳信县流坡坞镇开展“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走访慰问活动
鲁网10月27日讯为深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来临之际,10月24日,阳信县流坡坞镇党委委员
2025-10-28 08:19:00
鲁网10月27日讯10月24日上午,无棣县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李智武带领部分县政协委员到棣丰街道馨国社区调研“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相关情况
2025-10-28 08:19:00
竞技能展风采 强服务铸匠心 2025年山东移动滨州分公司“心级服务杯”服务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鲁网10月27日讯为持续提升一线人员服务技能,增强全方位服务能力,锻造高素质服务队伍,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感知。滨州移动客户服务部与工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心级服务杯”服务技能大赛
2025-10-28 08:22:00
鲁网10月27日讯为深入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全面提升住宅小区品质,10月23日下午,无棣县棣丰街道召开城市小区第一书记十月份工作例会暨精致小区创建工作会议
2025-10-28 08:23: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大数据里“读”河北(四):河北向海图强新潮涌动
唐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河北向海图强新潮涌动——大数据里“读”河北(四)10月23日,唐山港京唐港区,一艘货轮正在靠泊
2025-10-28 08:2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10月24日18时,2026年国考报名入口正式关闭。据统计,根据国家公务员局最新消息,国考报名过审总人数达371
2025-10-28 08:28:00
记者走基层|便民市场添服务 回迁生活有温度
10月13日,在雄安大河便民市场,顾客(左)正在购买水果。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畅摄一家有烟火气、服务周到的便民市场,能给回迁生活增添多少暖色
2025-10-28 08:29:00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邯郸的全新打开方式融合文体旅商,古城玩转赛事经济绿茵场上奋力角逐,看台席间山呼海啸,激情燃动三千年古城
2025-10-28 08:29:00
影像记录|我在渤海“种太阳”
10月14日,河北华电昌黎50万千瓦海上光伏试点项目已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10月14日,晨光穿透薄雾,秦皇岛市昌黎县滦河口附近海域一片忙碌景象
2025-10-28 08:30:00
吃饭不用太操心,看病就在家门口,兴趣相投的朋友在身边……江苏常州很多退休人员能够享受这种居家养老生活,得益于常州因地制宜建设“15分钟生活颐养圈”的实践
2025-10-28 08:32:00
现场评|让低空经济更加可感可及
10月24日,文安县京南机场内,飞行学员正在进行训练。 河北日报记者 刘英摄推油门、拉杆,一架直升机缓缓升空,带来一种全新体验
2025-10-28 08:3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近日,河北省冰雪企业联盟签约仪式在邯郸举行,省内多家大型室内滑雪场企业代表现场签约。联盟的成立,旨在整合冰雪资源
2025-10-28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