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
大熊猫始终给人可爱、永恒的形象,然而它们也会经历生老病死,时间终究会带走它们。在大熊猫弥留之际,饲养员和兽医日夜守护,给大熊猫最好的照顾,陪伴它们走过生命最后一程
兽医团队全力医治每一只大熊猫
大熊猫“晔晔”口腔内患低度恶性纤维肉瘤
接受治疗的大熊猫
王永跃 王淳
新旧事物的交替,带来四季轮回、岁月更迭。生老病死,已是寻常。我们总是可以平静述说与己无关的故事,但当有些沉重降临在心里时,我们的情绪也会如洪水般轰然倾泻。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康养区,是大熊猫的养老院,也是患病大熊猫的疗养所。“戴立”“蜀兰”“希梦”“林阳”“高高”等老年大熊猫在这里安度晚年,大熊猫“青青”“美生”在这里康复疗养。清洗圈舍、投喂竹子、剪竹叶、兑米糊……饲养员们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一切看上去稀松平常。但当饲养员王燕芳端着食物经过一个空圈舍时,视线突然有些模糊。这是大熊猫“英英”生前的圈舍。
饲养员的羁绊和感慨
2023年8月,31岁的大熊猫“英英”因病抢救无效死亡。饲养员王燕芳陪伴它走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程。
在她的印象里,“英英”是一只母性很强、爱干净、总是“微笑”的大熊猫。相处多年,她与“英英”已经建立了很深的信任与感情。
“英英”走的那天,看到它的遗容,王燕芳无法形容心里的悲伤。那些与“英英”相互陪伴的情景只能在回忆或者梦境里出现了。让她欣慰的是,“英英”已是少有的长寿大熊猫,它育有多个子女。作为一只野外抢救回来、在圈养条件下安然生存的大熊猫,“英英”的生命也曾那么幸运与精彩。
根据大熊猫的生态习性,目前专家将21岁及以上划定为大熊猫的老年阶段。但也还有颇多争议。特别是在圈养条件下,有均衡的营养,有几乎不受天敌和自然灾害威胁的生存环境,已经进入老年阶段的部分大熊猫还会发情,甚至成功生育。作为一种从远古穿越而来的物种,大熊猫还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但无论如何,回溯圈养大熊猫的历史,已有不少大熊猫步入当前意义上的老年。
在熊猫中心,有超过11%的老年大熊猫在时间流逝中愈发衰老。这是熊猫中心每一个人,特别是都江堰基地饲养员们必须面对的心理挑战和情感考验。
“我们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个圈舍挨个儿把它们看一遍,确认每一只大熊猫都能动,在呼吸,我们才能安心工作。”王燕芳说。
尽管如此,人们依然无法回避大熊猫的死亡。就在2023年的7月和8月,25岁的大熊猫“公主”和29岁的大熊猫“月月”先后离世,永远离开了它们的饲养员和关心关爱它们的人们。当年的元月,大熊猫“紫金”也因病抢救无效死亡。
“紫金”的命运让王燕芳十分感慨。
2006年,人们把“紫金”从野外救助回来。当时奄奄一息的它,左嘴唇和左鼻部缺失,除严重营养不良外还有很多疾病。救治后,无法再重返野外的“紫金”成为圈养种群中的一员。
它没有其他大熊猫漂亮,甚至有些“丑”。它的吃相也没有其他大熊猫那样优雅,只能吃剪碎的竹叶、精饲料混合成的流食。但这并不影响饲养员对它的关爱,甚至倾尽更多的关心。同时,它的坚强也感动着所有认识它的人。
前几年,“紫金”的健康每况愈下,到后来,后半身瘫痪不能动。为了尽可能地延续它的生命,饲养员总是把食物切碎递到它嘴边,天气好的时候,还把它抬到院子里晒太阳。
“看到‘紫金’弥留之际的状态,其实内心很复杂很无助。我们能做的是陪着它、鼓励它。离开,对它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吧。”王燕芳说。
兽医团队的压力和心愿
无力回天,是我们对生命终将逝去的无奈表达。
野外大熊猫的平均寿命一般在15岁左右。圈养条件下,随着饲养管理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提升,步入老年段的圈养大熊猫越来越多,大熊猫平均寿命可到25岁左右。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所有大熊猫都能无病无痛、长命百岁。
在人类的世界里,因伤病面临死亡时的最后一线希望是医生。在熊猫中心,兽医团队是伤病大熊猫生命延续的希望。他们定时为大熊猫体检,做好大熊猫疾病防控,及时治疗大熊猫的疾病。虽然为很多大熊猫解除了病痛折磨,但面临不同种类的疾病,特别是面对生命体征慢慢消失的病患大熊猫时,兽医团队成员的心情复杂沉重,压力巨大。这种时候,他们对科学技术进步的渴望总会达到巅峰。
医者仁心。已有20年工作经验的兽医邓林华,救治过不少患病大熊猫。他的心里,既有深深的遗憾,又有前行的笃定。
“随着大熊猫寿命越来越长,它们表现出来的病症也越来越多。肿瘤多发、肠道衰竭等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和研究方向,这些都是过去我们没有遇到过的。”邓林华说,“我们只有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维护大熊猫的健康,减少大熊猫的病痛。”
从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以来,不过短短几十年。为什么母体和幼崽悬殊如此之大?为什么有的大熊猫会猝死?为什么明明术后恢复良好的大熊猫也会病情突然恶化?……特别是人们还发现,除20岁以上的老年大熊猫以外,10多岁也是圈养大熊猫生命中的一道关卡。如此种种,有关大熊猫的未知难题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解答。
这两三年,看到大熊猫“公主”“月月”“英英”“龙腾”“迪迪”“白杨”“融融”“耀耀”等大熊猫或因年老体衰、或因突发疾病相继离去,兽医团队悲痛万分。它们不仅是一个个病人,更是一路相伴的朋友和家人。
“如果每个人都沉浸在悲痛中无所作为,同样的痛苦还会重演。我们只有在悲伤中不断激励自己,针对如何做好大熊猫疾病防控,如何让老年大熊猫减少病痛折磨,如何成为与死神抢熊猫的人,努力破解更多难题,掌握更多治病方法。”邓林华说,“只有掌握了相应技术,大熊猫的很多疾病才能得到救治和控制。即便我们改变不了大熊猫死亡的结局,但希望它们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不受病痛折磨。”
实际上,这不仅是兽医团队的心声,也是所有大熊猫保护工作者共同的心愿。每一个病例都弥足珍贵,对于大熊猫疾病防控意义重大。
大熊猫保护与研究的奥义
面对死亡,我们束手无策,但只要有任何一丝希望,每一个人都不会放弃。无论是大熊猫“青青”的血管瘤、大熊猫“美生”的面部浅表纤维瘤,还是大熊猫“武岗”的恶性肿瘤骨肉瘤,大熊猫“晔晔”的口腔内低度恶性纤维肉瘤等,面对这些从未出现过的病症,熊猫中心所有人都全力以赴。
2023年,大熊猫“武岗”接受手术治疗后,在都江堰基地由饲养员童建华负责照顾。童建华说:“‘武岗’做了手术回来那天,不愿意动。它吃东西就会比较痛,也不愿意吃东西。我们就会把胡萝卜、竹笋、窝窝头这些食物切碎,给它端到嘴边,它勉强吃了一些。每天我会给它的伤口上药,它耐受力很好,基本不哼叫。我们看到它那个状态,很揪心。虽然手术很成功,但其实我们都明白,它时日不多,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陪它走过最后一程。2023年10月29日凌晨,‘武岗’安详地离开了,希望它去到另一个世界能健康生活。”
很多人问,保护研究大熊猫的意义在哪里,无论它多么可爱、治愈心灵,它也只是动物。我们想说,保护大熊猫不只是保护大熊猫,是希望通过这种人们都喜欢的物种撒播科学的种子、生态保护的种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大熊猫等物种的保护研究中来,特别是开展科学研究。此外,对大熊猫或其他物种的保护与研究,也让我们人类拥有更加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优美的环境,以及不断进步的社会,延绵万世、泽被子孙。或许,这才是保护研究大熊猫背后的价值。
有许多保护物种面临着和大熊猫一样的疾病威胁。从远古洪荒到现代文明,是科技的进步让人类得以走到今天。也只有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勤勉奋进、勇攀高峰,才能让这些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物种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
愿科技的进步,能让无论人类或是万物生灵,都消除病痛,受到更多的眷顾。面对生离死别,我们愿意相信的是,那些印刻在基因里的延续,会在未来再度相逢。
(本版图片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6 2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