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派重要副手来北京,布林肯重返对华一线?中方态度才起决定性作用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6-05 17:26:00 来源:立马看世界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能看到中美关系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双方正在重启经贸、外交等部分领域的高层对话,但是在军事等领域却没有出现转机。两国整体关系也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反而由于近日不止一次出现的军事摩擦,让局势变得更为紧张。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有了新动作,他派出自己的一名重要副手前往北京,与中方举行面对面会谈。

派重要副手来北京,布林肯重返对华一线?中方态度才起决定性作用

布林肯派出了自己的副手访华

据多方消息确认,美国国务院在近日发表公告称,美国助理国务卿康达会在4日开启访问中国的行程。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负责中国事务的莎拉·贝兰会与康达随行。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还表示,两人与中方的正式会议将在本周一开始。从时间上来看,如果不出现意外情况,康达和莎拉·贝兰应该已经开始与中方的正式会谈了。

中方同意康达和莎拉·贝兰访华,无论能不能谈出什么东西,这件事本身就是中美重启对话的表现。而且从两人的职位来看,中美这次进行的应该是政治领域的对话。事实上美国国务院在公告中也声称,双方将就一些“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交流。与此同时,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康达是布林肯的重要副手,因此他这次来中国的一个任务,就是推动布林肯的访华。

派重要副手来北京,布林肯重返对华一线?中方态度才起决定性作用

美国助理国务卿康达

我们都知道,布林肯原本在今年早些时候是有访华计划的,而且也得到了中国官方的确认。但是由于随后中美关系走低,以及布林肯发表了不少错误的涉华言论,布林肯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受中方欢迎的人。近期中美开始重启对话后,不少美国官员都与中方举行了面对面会谈,但是布林肯那边却杳无音讯。

总的来说,虽然布林肯在美方的外交事务架构中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但他的确曾一度在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上退居“二线”,美商务部长雷蒙多、贸易代表戴琪、防长奥斯汀等高官则冲到了“一线”。因此,在一众美国高官中,布林肯与中方进行交流的可能性相对来说是很低的,更别说访华了。但是,现在的局势和之前又有一些不同,而这或许是促成美国国务院开展行动的原因。

派重要副手来北京,布林肯重返对华一线?中方态度才起决定性作用

《南华早报》关于康达访华的报道

因为虽然中美近期重启了部分领域的交流,雷蒙多、戴琪都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举行了会谈,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会谈都并没有达到美方的预期效果;奥斯汀提出的会晤要求更是被中国国防部直接拒绝了。虽然奥斯汀在香格里拉对话上主动过来与中国防长握手,算是与中方进行了直接接触,但终究也就仅此而已了。

既然同僚们的行动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布林肯似乎正在重整旗鼓,返回对华外交工作的“一线”。在这一点上,美国国务院的态度很一致,那就是美中关系主要应该由国务院这个负责外交政策的部门来引导。之前就有美媒报道称,美国国务院就坚持,如果中方给了美国部长级官员访华机会,那么这个名额就应该优先落在布林肯头上。

派重要副手来北京,布林肯重返对华一线?中方态度才起决定性作用

王文涛部长和雷蒙多举行会谈

而这反映的是正是美国政府内部各大部门之间的利益争夺,其中对华政策的主导权,成为这些部门都想拿到的最重要事务之一。主管经济事务的官员清楚的知道中国的重要性;军方则想给两军关系加装所谓“护栏”,以避免潜在冲突;国务院则想体现自己在对外事务上的中心地位。

但是,无论美国内部如何划分利益,如何争夺对华政策的主导权,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就是只有中国才能决定以什么原则恢复中美正常对话交流,以及中国在外交、经济、军事等方面,分别会对美方的对话要求给予什么回应。目前来看,中方对美国在经贸领域提出的对话要求回应相对来说比较积极;对军事领域则严守我们自己的底线,坚决反制美军挑衅;在外交领域则体现出“斗而不破”,稳步推进恢复对话的态势。

所以,要想恢复与中方的对话,美方不管是哪个部门,都应该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三条原则为前提来谈,不然到最后恐怕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5 1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布林肯访华前强调中美需更好沟通:确保竞争不升级为冲突
...“自由世界秩序”所构成的威胁。乔纳森·沃德的新书《决定性的十年》解释了为什么这场生存之战不会消失。无视中方警告,在亚太建立北约力量的计划正在酝酿中。美国的反华话语或许从“脱钩
2023-06-17 15:34:00
提及王毅,布林肯竟然这样谈美中关系…
...外事领域奔忙。文 | 海上客当地时间7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太平洋岛国汤加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认识王毅已经有10多年了。我期待能像过去一样,与他良好合作。”布林肯当地时
2023-07-27 10:21:00
拜登三号智囊来华,美方的要求加码了,不再满足于只是布林肯访华
...驻美大使谢锋会面,但布林肯这个理应在外交事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美国最高级别外交官员却迟迟没能与中方交流。在之前中美奥地利会谈的时候,率领美方团队的也是沙利文。从这个角度来看,
2023-06-06 17:47:00
打脸?!台媒:美众议长麦卡锡明确表示“没有任何安排去台湾的行程”
... 这是妥妥的正告!01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传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访华的消息。当时,海叔曾撰文。文中提到外媒提及的布林肯访华之期,大约是2月5日,亦即中国的正月十五,“是个和和
2023-02-03 15:31:00
布林肯来了,能带些什么回去?
布林肯6月18日早抵达北京。图片来源:路透社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已经来了两天。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此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
2023-06-20 10:27:00
布林肯将访华,中美关系能否出现小幅改善窗口期?专家:不能过于乐观
...。但对此也不能过于乐观。经中美双方商定,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于6月18日至19日访华。随着中方14日“官宣”这一消息,布林肯备受关注的访华之行终于“敲定”。此访将是美国拜登政府
2023-06-16 08:43:00
布林肯应该很清楚,中方要真的帮了俄罗斯,俄军还会打成这样?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在访华期间表示,他已经得到了中方的保证,中国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向俄罗斯提供用于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报道截图】不过,在说完这句话后,布林肯也强调,虽然美国没有
2023-06-30 15:29:00
媒体:中美防长会大概率破局 暴露美方权力场积弊
...话沟通的原则底线一样,美军侦察机南海上空吃尾流这一决定性场景的关键背景,被刻意回避了。有必要追问的是,在发生空中相遇这一幕前,南海海面又曾经历了什么?根据解放军南部战区发言人
2023-06-02 08:24:00
专访|吴心伯:布林肯访华试图确认中美高层交往“时间表”,意在11月APEC峰会
...到6月下旬,在“气球事件”发生4个多月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访华行程终落定。6月18日至19日,布林肯将首次以国务卿的身份访华,这也是自2018年10月以来访问中国的最高级别
2023-06-18 08:07: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朝鲜武器装备展览会“国防发展-2025”于10月4日在首都平壤开幕,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2025-10-05 13:36:00
国庆中秋假期好去处!鼓岭中美青少年交流营地柱岗顶营区开营啦!
2025-10-04 19:19: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就墨西哥近日连续对我国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
2025-10-04 02:11:00
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保释申请,继续拘押。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02 17:56:00
央视《中国新闻》10月2日关注福州:福州港新增“一带一路”中东直航新航线。
2025-10-02 22:36:00
中华美国侨社庆国庆贺中秋暨新职员就职联欢晚会在纽约举办
中华美国侨社职员合影9月26日,中华美国侨社在纽约隆重举办晚会,同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秋佳节,并举行新职员就职仪式
2025-10-02 20:04: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前夕,阿里高德全球化打车服务再增14国,且首次进驻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2025-10-01 10:55:00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
9月29日,滨海快线开始载客运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迈入6线运营时代。
2025-09-29 20:16:00
印度南部集会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当地时间9月29日报道,印度泰米尔纳德邦27日发生的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踩踏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27日19时45分左右
2025-09-29 20:07:00
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推出“K字签证”相关问题提问。郭嘉昆: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2025-09-29 2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