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谷城县:立足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05 10:55:00 来源:阿宅社会

谷城县是湖北省委组织部首批确定的13个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之一。谷城县委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把党支部作为乡村治理的“主心骨”,把党员作为乡村治理的“主力军”,让乡村治理扎根于群众、服务于群众,从群众智慧中汲取营养,打造富有乡土特色、更接地气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谷城样板”。

凝聚群众力量强治理。乡村治理,人民群众是主体。谷城县委推动基层党组织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治理靠村民、治理为村民、治理成果村民共享的新格局。

在紫金镇花园村,“百户网格长”分头收集群众意见,由村民自主设计门前小花园,由村党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然后交由村民自行打理。一个个绿意盎然、朝气蓬勃的小花园,成为村里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百户网格长”是谷城县探索的划小治理单元、引导村民自治的创新举措,每百户推选一名热心村民义务担任,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民情信息、治理协调、民生服务等方面带头作为。目前,谷城县委通过基层党组织引导,推选3551名“百户网格长”充实基层自治骨干队伍,同时,开展“百分奖”积分参加评选、兑换生活用品等正向激励活动,调动全体村民参与积极性;组建乡贤说事评理团,发挥老党员、老干部余热,参与乡村治理;发展青年农民党员,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七个一百”培养工程,壮大乡村治理专业人才;举办“神农英雄会”5届,选树先进典型45人,凝聚调动多方力量参与乡村社会治理。

围绕民生需求办实事。乡村治理,民生改善是根本。谷城县委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各级党组织践行“一线工作法”,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提升为民服务。

民营社区是石花镇最大的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1000多人,子女多在外地务工创业。为解决留守老人吃饭难问题,石花镇在社区内开办了“爱心食堂”,采取“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社区贴一点、居民出一点”的方式,老人每天只需要10余元便可在爱心食堂解决一日三餐。茶余饭后,“爱心食堂”就成了孩子们的读书室,教师志愿者定时前来辅导。“爱心教室”里传出琅琅书声,“爱心食堂”也飘出了阵阵“幸福味道”。目前,全县已建成爱心食堂16家、爱心教室18家,惠及群众3万余人。

谷城县还建设爱心作坊40家,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建设红色驿站28个,推动服务阵地向基层群众延伸;健全为老服务体系,以“党旗红”托起“夕阳红”,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立足产业发展促振兴。乡村治理,产业振兴是保障。谷城县委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自觉抵制好逸恶劳、远离游手好闲,既富了群众“腰包”、美了乡村,也正了乡村风气。

2022年,谷城县委在各乡镇轮流举办了“五谷情深·味在谷城”农旅博览会10场,结合“一镇一品”发展定位,开展五山镇年货节、紫金镇开茶节、冷集镇黄桃节、盛康镇稻虾节等农民的节日盛会,场场火爆,成果丰硕,直接带动千余种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达3.2亿元,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谷城县委统筹制定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打造茶叶、食用菌、油茶、畜牧水产等6条农业产业链,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推动党建赋能促发展;组建村企联建、村村联建共同体,推动抱团发展,五山镇堰河村与周边7个村成立联合党委,共同打造“茶旅文化”品牌,年均游客接待量5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2亿元;坚持因地制宜,开展茶旅小镇、蜜旅小镇、电商小镇、鲟游小镇等12个特色乡镇建设,探索红色美丽村、绿色发展村、乡风文明村、和谐善治村、生态宜居村等各具特色的乡村发展路径,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的良好局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11: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谷城以“农业特县”建设 赋能县域经济争先进位树标杆
... 花园村凭借茶叶产业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谷城县组织开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观摩交流活动。特约记者 阮班明 通讯员 沈伟 全媒体记者 童光辉 程备 文/图 谷城是全国
2023-12-26 07:18:00
...讯员敖洁)1月9日,记者从东方卫视获悉,去年12月4日在谷城县开机录制的《极限挑战宝藏行》和美乡村季谷城站,将于1月13日晚在东方卫视播出。届时,7位明星将向全国观众推介谷城
2024-01-12 07:37:00
...名度。乡村治理,产业振兴是保障。谷城县统筹制定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作用,打造茶叶、食用菌等6条农业产业链,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组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村村联建共
2023-02-01 10:44:00
...镇青鞍山村、胡家泉村调研考察袋料香菇、山桐子等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2023-10-26 07:54:00
...演吴鹤说,谁家有什么特色,谁家有什么困难,哪一家的产业发展得好,财神庙村党支部书记黄荣洲了如指掌。节目需要拍摄一条船,黄荣洲立刻行动,找到了一条船。可将船从附近的水库运到中华
2024-01-19 06:38:00
以“堰河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加强茶叶及林特产品交易市场建设,辐射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沈垭村银杏主题公园、桃花沟村幽美世外桃源、洪峪村野生蜡梅峰等8个核心景点人来人往。谷城近日开展富民强村标兵竞赛观摩
2024-01-19 06:40:00
...、村组要用心用情抓好活动开展和项目落实。要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整合资源,助推产业链补链强链,带动各县(市、区)整体实力提升。要调动群众力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协调联动,切实
2023-03-18 05:29:00
打响公共品牌 欢庆农民丰收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打响公共品牌 欢庆农民丰收--谷城县石花镇举办农旅博览会9月28日,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襄阳主会场活动暨谷城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推介会、谷城县农旅博览会在石
2023-10-08 07:13:00
...范区集中连片建设、茶旅融合等情况,到保康县了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小龙虾产业、民宿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襄阳乡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给摄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
2023-12-05 06: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张家口市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陈越、李安)近期,“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张家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蔚县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河北群众朗诵活动”为核心主题
2025-11-03 18:02:00
廊坊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陶冶、孙泽恒)10月28日,走进廊坊市金淘鑫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作业
2025-11-03 18:06:00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
2025-11-03 18:06:00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
2025-11-03 18:07:00
为官一任,留给后人的会是什么?是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众口碑?近日,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
2025-11-03 18:07:00
近日,温州陈女士家一口使用近30年的不锈钢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口锅柄刻着专利号的老锅,历经岁月仍不生锈、不粘锅,引得网友纷纷喊话求购
2025-11-03 18:15:00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实习生 王芷青 江宇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福利,跟我们自己缴纳社保获得的保障有什么冲突
2025-11-03 18:20:00
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
2025-11-03 18:22:00
11月3日,那个断指扶贫的老书记走了。他是中国好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奖者,是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女儿整理遗物时
2025-11-03 18:38:00
清晨的牛庄乡笼罩在薄雾中,88岁的罗官章永远合上了双眼。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工资卡上只剩下38.83元。这个数字,像一粒种子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宜昌小西藏”五峰县的群山间,88岁的罗官章去世。这位退休后扎根深山数十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了“党员要像种子
2025-11-03 18:38:00
湖北五峰牛庄,海拔1800米的“宜昌小西藏”,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银行卡余额定格在38.83元,7枚奖章被旧布层层包裹
2025-11-03 18:38:00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
2025-11-03 18:38:00
10月的五峰牛庄,山风凛冽。88岁的罗官章走完了49年扎根深山的人生旅程,乡亲们攥着礼金争执着要送他最后一程,土家汉子用“撒叶儿嗬”为他送行
2025-11-03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