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全年可加工利用20万吨!湖北阳新让秸秆变“绿色财富”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29 10:4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范昊天

“这几天天气好,小麦播种刻不容缓,水稻秸秆回收迫在眉睫。”11月27日,在湖北阳新县浮屠镇北煞湖片刚收割的太湖糯水稻田里,浮屠镇国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指针边指挥秸秆回收,边介绍说,“今天计划加班到晚上12点,完成300吨的任务。”

全年可加工利用20万吨!湖北阳新让秸秆变“绿色财富”

稻田里3台大型秸秆打捆机,穿梭于田间作业,所到之处,秸秆被“吃”进机器,经过压实、固定,将压缩成圆柱形的草捆整齐地“吐”了出来,排放在稻田里, 紧接着三台装载机尾随其后,将整捆的秸秆装上卡车,然后销售到荆门市养殖场。

“由于今年晴好天气时间长,回收的稻草新鲜,每吨价格在450元左右,还供不应求。”阳新县明瑞良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明瑞良兴致勃勃地说。合作社建起了大型的秸秆收储中心,计划今年完成秸秆回收任务2万吨。

“现在全部都是机械化作业收集打包,省时又省力。”阳新农业科技园区荆头山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平说,“合作社今年不但添置了两台打捆机,而且给机器都安装了北斗导航终端设备。”

秸秆不用焚烧还能卖钱。2023年,阳新县水稻、油菜、玉米、小麦等主要粮油作物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达到40万吨,该县成功争取到了中央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资金600万元。县农业农村局在项目实施之初,分区域遴选收储运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完成年度收储基础上,积极实施购机补贴,新增打捆机等设备,提升合作社的收储能力,完成全县收储运的配套社会化服务。

阳新县遴选秸秆收储运中心11家,鼓励收储中心积极配备秸秆收储运专业化装备,同时到各镇区扩展收储网点,逐步建立政府推动、企业和合作组织牵头、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实现全年可加工利用秸秆20万吨,完成秸秆回收任务12万吨以上。随着秸秆“淘金者”的批量出现,农作物秸秆逐渐变成了“香饽饽”。(张丕兴 柯蓉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9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湖北阳新“新农人”伍仪建的追梦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范昊天3 月 15 日,在湖北阳新县城东管理区十里湖小麦种植示范片,麦苗青青,碧水绕田。麦田里的植保无人机往返忙碌着。“这几天天气晴好,气温回暖,我们抢时
2024-03-21 16:37:00
湖北阳新泉口村:万亩油茶增产又增收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范昊天走进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洋港镇泉口村万亩油茶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层层浓翠随着山势蜿蜒铺展,村民们站在树间除草、剪枝,骄阳下的油茶基
2023-03-15 08:22:00
湖北阳新为60名桑蚕产业农民“充电蓄能”
...作社桑蚕种养殖能手。为了有效提升桑蚕产业发展,湖北阳新县农业农村局携手蔡贤村桑蚕产业专业合作社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桑蚕养殖技术培训班,对合作社60名骨干社员进行为期7天的脱产培
2023-02-12 15:29:00
湖北荆门掇刀区:循环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湖北荆门掇刀区:循环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升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结合实地情况,大力发展可循环绿色农牧业,打造现代人文
2023-12-15 10:05:00
...加工年产值达680万元,养蚕直接收入近420万元。在木港镇阳新茧丝绸有限公司,省农业专家实地查看桑树种植生长情况,并面对面与桑蚕种养群众进行沟通交流。“要做好桑园地膜覆盖,并
2023-02-14 04:15:00
“田间包袱”变“绿色财富”
...0月22日,在枣林镇洪建村田地里,几名专业农机手操作着秸秆打捆机来回穿梭。不一会儿,金黄色的秸秆被打捆成一个个方方正正的草垛,田地里被收拾得干净利索。“今年我们村积极响应禁烧
2023-10-24 02:13:00
北洲子镇 秸秆回收利用 “包袱”变“财富”
...娈)10月12日,走进大通湖区北洲子镇北胜村,麦田里的秸秆打捆机正在“卖力”工作,秸秆包裹井然有序地分散在田野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只见打捆机将打碎的秸秆拢在一起,经过压实
2023-10-16 07:51:00
台青许凯翔:承父业深耕实业 大陆开创新天地
...中新社记者近日见到许凯翔时,他正在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的厂房内巡查。车间稍显闷热,他穿梭其中,或抽查产品,或与工人交谈。厂房一角,一套用于扩大生产线的设备正待安装。“投产3
2023-07-10 20:21:00
六百多万吨“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内蒙古兴安盟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六百多万吨“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本报记者 张景阳通 讯 员 高敏娜 李烨琳往年的春季,内蒙古兴安盟广袤的农田上总
2024-03-18 04: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