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2024 CES 盘点:雷达技术如何改写未来出行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24 09:16:00 来源:硅星闻

一年一度的电子消费展刚刚在拉斯维加斯谢幕,这是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最大的活动之一,已经延续了四十多年。

许多改变了人们生活的电子用品都是首次在CES上展出,比如说摄影机、高清电视、平板电脑等等。这些技术不仅仅推动了电子行业的创新,也带动了诸多领域的发展。

今年的CES上,雷达领域创新技术频现,从超高清雷达、4D毫米波雷达到新一代与挡风玻璃集成的激光雷达,全世界雷达厂商展示的突破性技术为人们描绘了更智能、更安全、更有效率的未来出行图景。

首先,雷达技术领域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

目前量产的激光雷达以ToF测距为主,占据了乘用车ADAS领域出货量前三名、来自中国的主要激光雷达厂商纷纷发布了他们的新一代产品,在探测距离、点云密度等方面带来突破。

而具有更强抗干扰能力的FMCW技术由海外企业如Aeva领衔,推出Aeva Atlas ™,首款专为大规模生产汽车应用而设计的 4D LiDAR 传感器。Atlas在添加速度信息后从3D升级至4D,为帮助 OEM 厂商通过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用例,为车辆配备先进的安全性和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功能。

2024 CES 盘点:雷达技术如何改写未来出行

Aeva 在 2024 CES上推出了Atlas FMCW 激光雷达传感器,并宣布首位客户戴姆勒卡车

Cepton则采用独家的MMT微动技术,同样发布了旗舰汽车激光雷达Ultra,实现10%反射率下最远300m的探测范围。

另一方面,毫米波雷达在过去往往作为辅助传感器,而在迎来4D成像毫米波雷达升级后,填补了辅助毫米波雷达和高成本激光雷达之间的空白,预示着它可能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关键感知技术。随着Elon Musk强力推崇、Tesla正式引入传感器方案,这一创新也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本次在CES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其中,此前硅星闻报道过的傲图科技就是CES上最受关注的4D成像毫米波雷达厂商之一。傲图科技由中国团队创立,在展会中心区域展出了他们的第二代4D成像毫米波雷达Altos V2,其性能媲美激光雷达,但价格仅为其十分之一。

2024 CES 盘点:雷达技术如何改写未来出行

傲图科技展位,位于LVCC主会馆中心位置

“目前自动驾驶正在往更高性能、更可靠、更普及的方向发展,4D成像毫米波雷达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傲图科技创始人及CEO牛力表示。

他介绍道,当前,在L2及L2+辅助驾驶领域,高性能的解决方案造价高昂,车厂、智驾供应链企业利润稀薄;前视一体机成本低,但功能可靠性差强人意。未来的L4级别无人驾驶还有大量corner case(极端情况)有待发现和解决……高性能且廉价、可靠的硬件可以解决这些痛点。

而本次傲图科技在CES上展示的这款前向雷达是全球首个非 FPGA 可量产4D毫米波雷达,基于 TI(德州仪器) TDA4 完成4片级联设计,能够大幅提升感知效果及探测范围,探测距离最高可达600米,单帧准确测速,拥有极高的角分辨率与点云密度、极低的噪点水平。同时,具有优秀的成本效益和可靠性,价格仅为激光雷达的1/10。这也意味着,其高质量点云,将以极低的成本,大大增强自动驾驶汽车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能力,提升其在corner case中的表现。

“4D成像毫米波雷达能够在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方面都发挥作用,具备优秀的商业可行性,有巨大的机会。”牛力说道。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提高,4D 毫米波在各级别自动驾驶方案中均得到更多应用。据Yole 预测,4D 毫米波雷达 2021 年-2027 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48%,4D 成像雷达 CAGR 将达到 109%。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针对雷达的各项升级也在不断推动这一重要感知产品的进化。

例如,TI推出了全新的单芯片设计方案,AWR2544 77GHz 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芯片,有助于提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性能,这也是行业首款针对卫星雷达架构的产品,通过改善ADAS中的传感器融合和决策能力,实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此外,TI还新推出的DRV3946-Q1和DRV3901-Q1驱动芯片,支持电池管理和动力系统的功能安全性。

今年CES,韩国唯一的激光雷达芯片企业SolidVue也亮相会场,展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150m长距固态激光雷达芯片,同样采用单芯片设计。

其他企业也为4D成像毫米波雷达做了种种软硬件准备。

比如NXP,发布了其28纳米的汽车雷达单芯片系列的新产品SAF86xx,针对分布式雷达架构,专为ADAS设计。SAF86xx单芯片整合了高性能雷达收发器、多核雷达处理器及MACsec硬件引擎,确保通过汽车以太网的数据通信安全先进。NXP表示,结合其S32高性能处理器、车辆网络连接和电源管理,这个全套系统解决方案将为高级软件定义雷达的发展铺平道路。

再比如在CES上获创新奖的Ambarella——他们宣布推出全球首款集中式4D成像雷达架构,首次对原始雷达数据进行中心处理,并与其他传感器输入(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和超声波)进行深度融合。它结合了Ambarella高效的5nm CV3-AD685 AI中央领域控制器系统级芯片(SoC)及其Oculii™自适应AI雷达软件。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架构优化,提升AI处理性能,实现尽可能低的能耗。

此次CES上,上文提到的傲图科技不仅展示了优异的点云效果,同样也提供了基于强大点云的功能示例,如道路目标的聚类和跟踪,基于雷达点云的三维建图和占位格栅图等。

在这次CES上,雷达技术在整车合作和应用创新方面也呈现多样化态势。

各个激光雷达企业正在加速上车。激光雷达厂商Innoviz也在本次CES上宣布,其激光雷达已搭载在宝马i7车型上,目前德国消费者已经可以订购。另一知名激光雷达企业Luminar也在CES上宣布了与整车厂合作的新进展。

2024 CES 盘点:雷达技术如何改写未来出行

除了整车合作以外,围绕雷达应用的创新也层出不穷。多家雷达厂商展示了激光雷达与挡风玻璃集成的设计,如Opsys和Canatu,探索激光雷达应用在不同车辆部件的可能性。

Opsys与日本汽车玻璃供应商Wideye合作,将真实固态扫描激光雷达传感器集成到挡风玻璃上,并在今年CES上展出了这款挡风玻璃原型,其传感器在完全符合汽车挡风玻璃标准下做到了无缝集成。

传统零部件厂商如Continental则发布了雷达视觉停车系统,通过结合高清的全景雷达和摄像头,让车辆在停车时能对周围环境做出精准和近距离的感知,这可能是软件定义车辆未来的样子。

比如说,它能提前发现停车位,让司机能一次性就准确停好车,不用再多次尝试或者错过停车位。这些雷达体积小巧,可以装在任何有油漆的保险杠里。配合摄像头,它们能给司机提供一个清晰的360度全景视图。这个雷达视觉停车系统不仅能替代传统的超声波传感器,还能提供更好的设计和性能,同时还满足了新车评估计划(NCAP)的安全标准。

Ladder tech也发布了类似的产品解决方案。

此外,这次展会还展示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如专为老年人、幼童和听力障碍人士设计的雷达技术,反映出技术厂商对社会责任的重视。

比如AKM推出的新款60 GHz毫米波雷达收发器集成电路(IC)AK581x,提供精准、高分辨率的检测,并达到车规级的可靠性。与Pontosense的创新软件配合使用时,它能在几秒内无线检测到车内遗留的儿童,旨在超越当前全球针对儿童存在检测(CPD)的车辆法规和标准。

本次电子消费展带来了各个方向的雷达技术创新,随着技术上种种突破、软硬件生态发展及应用多样化创新,人们将迎来更安全、更智能的未来出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12: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CNMO特推出了“焕新·2024年度盘点”
...信息,实现对于整体路况的判别和分析,结合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系统实现深度预判,同时通过PDP决策神经网络实现预决策和规划一张网,大幅提升了智驾的能力上限,真正做到全国
2025-01-03 03:18:00
新一代高频高性能超距毫米波雷达在京发布
...日,助力智慧交通——“中国芯”新一代高频高性能超距毫米波雷达新技术新成果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河北交通投资集团、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联合发布了新一代94
2023-02-13 23:27:00
从“上车”到“入室”,打开毫米波雷达技术应用新空间
...W3智能科技馆。产品硬件展示了采用CMOS工艺的60 GHz全集成毫米波雷达系统单芯片系列,包含4T4R标准封装和4T4R封装集成片上天线(AiP)的Rhine系列芯片和采用
2024-03-14 21:57:00
低空经济,毫米波雷达厂商的“第二曲线场景”?
...真正飞起来,离不开各项飞行控制系统的支撑。 其中,毫米波雷达正在发挥至关重要的“眼睛”作用,为eVTOL提供避障、定高、轨迹识别等关键信息,确保每一次飞行的安全与准确。随着
2024-06-24 15:46:00
雷达技术守护百姓幸福生活
...航空管部门合作,已经在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构建了以毫米波云雾雷达、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等装备为主的云雾综合观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对于机场本场形成的辐射雾以及雾的平流现象
2023-07-13 02:56:00
上市4天大定5万辆,问界M8为何能获得众多中产家庭青睐?
...了1个192线激光雷达、1个后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5个4D毫米波雷达(包含前向3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矩阵)、3个高精度摄像头
2025-04-22 12:33:00
小鹏新车「F57」将至:放弃激光雷达,加入纯电轿车大战
...新车,其智驾系统会去掉激光雷达,搭载视觉方案以及3D毫米波雷达。新车比P7更高一档,属于轿车产品序列,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小鹏的车型产品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最早推出的G3、
2024-02-08 09:56:00
毫米波雷达概念大涨,多家上市公司已布局
毫米波雷达概念近期在A股市场异军突起并持续狂飙!2月23日,这一概念延续强势走势,多只概念股大涨,晋拓股份、万安科技等个股涨停。而在互动易平台上,众多投资者提问关注到毫米波雷达,
2023-02-24 23:30:00
雷达大战,4D还是激光?
...路线暴露越来越多的缺陷,神话破灭之时,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的崛起,成为映照风口浪尖的两个亮点。一方面,此前据Yole统计,2022年,4D毫米波雷达的市场规模仅为2亿美元
2024-06-18 12:2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10月27日,第三届山西省智能制造推进大会在太原举行。在山西省卓越级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优秀供应商授牌仪式上,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2025-10-28 07:23:00
从“复活”一只龙鸟到定义一个产业,越疆用具身智能撬动文化科技新生态
当电影《博物馆奇妙夜》中展品“活”过来的奇幻场景照进现实,一场由科技驱动的文旅产业变革正悄然拉开序幕。近日,越疆初息工厂宣布成功打造全球首个超仿生具身智能体——以多模态具身智能技术“复活”的中华龙鸟
2025-10-28 07:48:00
近400名人才角逐南京市“双创项目”人才“赛马”金陵城,创新与产业双向奔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10月26日
2025-10-28 07:50:00
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合作,于近日在“全国消协智慧315”小程序上线“消协帮您找,扫码辨商品”新功能。该功能依托编码中心国家商品数据库的权威信息
2025-10-28 07:58:00
近日,大金科工(天津)车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金科工”)开业仪式在武清开发区举行。大金科工由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与金轮集团共同注资成立
2025-10-27 14:11:00
电竞赛事下沉 重构经济文化新生态
第十二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举办颁奖礼第十二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总决赛落地天津五大道民园广场无畏契约嘉年华 前王者荣耀职业联赛选手刺痛(右)与粉丝合影无畏契约瓦友社迎新季线下活动和平精英村镇赛广东清远站
2025-10-27 14:11:00
据IDC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GEO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7%,超过78%的企业已将GEO纳入品牌增长与智能营销的核心战略
2025-10-27 14:20:00
中国品牌出海:从产品制造向品牌价值跃升
“不出海,就出局。”这句话听起来很极端,但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时代的现实处境。今天,中国企业出海,已不再是讨生活般的生存选择
2025-10-27 14:23:00
喜讯!毕节这家电厂获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田永梅 张仁玉)近日,纳雍电厂自主研发的“一种可移动手持电压波形示波器判断N600中性线断线装置”与“一种新型二次回路防误碰接线端子隔板”两项创新成果
2025-10-27 15:05:00
顺丰超脑2.0获2025 CCF科技成果奖,本年度物流领域唯一!
10月24日,在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 2025)的颁奖典礼上,顺丰科技携手深圳大学申报的“面向物流网络的专家智能体+垂域 AI 模型协同决策技术研究与规模化应用”项目脱颖而出
2025-10-27 15:40:00
近日,2025年《财富》中国最佳设计榜单正式揭晓,东软集团全资子公司东软云科技推出的“重塑用药指导体验”创新数字服务实践成功登榜
2025-10-27 15:46:00
“运动健身”交易同比增长超111%!贵州年轻人健康消费升温
记者日前从美团获悉,今年以来,贵州地区各种潮流运动消费需求明显,“运动”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1%,其中,“保龄球”搜索量同比增长超181%
2025-10-28 00:32:00
重塑智慧农业新未来 | 潍柴雷沃发布中国首个智慧农业AI大模型
鲁网10月27日讯10月26日,在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潍柴雷沃智慧农业AI大模型全场景重磅发布,全面赋能农业生产从播种
2025-10-27 16:21:00
内功修炼+市场开拓 河钢张宣科技镀锌产线强势创效
河北新闻网讯(董佳倩)近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传来捷报,其镀锌产线凭借“内功修炼+市场开拓”实现经营创效。9月份,该公司镀锌丝产品销量环比增长77%
2025-10-27 18:01:00
全球合同管理系统市场正以15.5%的年复合增长率狂奔,443.9亿元的庞大市场背后,是AI技术对传统合同管理方式的彻底颠覆
2025-10-27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