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承泽园青年人与老人的和谐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15 14: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全国示范老年友好社区里是这样的——

承泽园青年人与老人的和谐

陈旧的设施、人车混行的通道、坎坷不平的方砖地……这是海淀区燕园街道承泽园社区的老问题。可如今,这里的居住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还入选了“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承泽园青年人与老人的和谐

道路改造后的人车分流沥青道路

承泽园青年人与老人的和谐

承泽园社区全新安装的小路扶手

承泽园青年人与老人的和谐

老人教小朋友认字

承泽园青年人与老人的和谐

道路改造前的方砖地

承泽园青年人与老人的和谐

社区老人自发组织书法活动

原来是由大学生提出的改造建议

路上破旧碎裂的方砖,曾是承泽园社区老人们的一大“心病”。张玉芳翻出一张照片——小区道路拥挤狭窄,方砖地坑坑洼洼,有些已经破碎翘角儿。如今,老照片里的场景已经成为过去。

这些变化还得归功于几位大学生。

原来,承泽园社区紧邻北京大学,是北大七个家属区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来社会实践。吴怡杰是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毕业生,他也参与到承泽园社区的适老化改造规划。“当年,我摔伤了腿,坐着轮椅去社区实践。布满老旧地砖的路面,一不注意,车轱辘就陷进缝隙里,进退两难。”

于是,承泽园社区适老化改造的设想就源自这种切身感受——这么多爷爷奶奶,他们坐轮椅方便吗?如果不能顺畅地通行,会不会给他们造成二次伤害?电动轮椅甚至还有侧翻的危险。经过多次的调研,吴怡杰团队意识到:社区道路改造刻不容缓。

改哪里?怎么改?这可让几位大学生费了不少心思。为了模拟社区老人最真实的出行感受,学生们借来了轮椅和拐杖,反复在社区的每条道路上走来走去,仔细将“不好走”和“易摔倒”的点位标注在地图上。不仅如此,他们还上门走访了数十位老人,询问出行感受和改造意见。多轮讨论和修改后,一套相对成熟的道路改造建议提交给了街道。

如今,再来承泽园社区,吴怡杰发现,当时他们的不少建议已经变为现实。在进出街心花园的必经之路上,几处醒目的扶手前后相错竖立在小路两侧。“这可有大用处,下雨下雪天路滑,只要是稍微带点坡儿的路旁都有扶手。平时还能扶着它抻抻腰、压压腿。”张玉芳边说边做起了示范,只见她一手扶着左侧的圆形扶手,在迈步的同时,右手顺势够住右侧的扶手,手脚配合,麻利儿地通过了一处小坡道。

小路加装防护扶手,大路更是焕然一新:从前坑坑洼洼的方砖路变成了平整的沥青路,还用红白两色将道路分成行人和行车两部分,实现人车分流,保障居民安全出行。“最大的变化就是路面平整了,我们遛弯儿心里都特别踏实。”居民们笑着说。

关注老年群体心理需求

承泽园社区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为老人。在承泽园社区实习一整年,北大人口研究所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孙珮嘉对适老化服务有了崭新的认识:“不仅要建好环境设施,还要走进老人心里。”孙珮嘉说,自己的研究方向是老龄产业与服务,没事儿就会在街心花园和老人唠唠家常,还会跟街道合作定期组织丰富的活动,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宣传疫苗接种等。

在和社区老人长时间的相处和沟通中,学生们意识到,年轻人充满奇思妙想的思维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往往有差异。

“比如,在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时,我的备课内容原本是购物软件指南,告诉老人如何在常用的购物软件里下单购买所需。但实际上,爷爷奶奶们更关注如何通过社区团购买到便宜的瓜果蔬菜。”孙珮嘉笑着说,想要走进老人心里,且得琢磨呢。

经过与老人的反复沟通交流,一本全新的“手机软件使用指南”出现在了智能手机的教学课堂上。翻开指南,字体被用心地加粗放大,图片和文字交替出现,生动有趣不枯燥。此外,学生还特意开辟出了一个章节,专教老人“如何网购便宜货”。

拿到这本精心制作的小册子,金秀英阿姨就像获得了某种秘籍一样,戴着老花镜反复翻阅,笑开了花。“平时子女工作忙,手机上有什么不会的也不好意思多问。现在有了这帮小老师,他们特别用心而且有耐心,本子上的小妙招也实用接地气儿,真是讲到我心坎里了!”她说。

“帮助老人改善无障碍设施,为社区引入完善的医疗资源,曾是我认为的适老化服务重点。”孙珮嘉直言。在承泽园社区实习一年后,她再次思考这个问题时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适老化服务绝不仅是从硬件方面进行改造,还要尽可能地关注老年群体精神和心灵世界,站在老人的角度为他们‘定制’更多实在的帮助。”

社工随叫随到风雨无阻

“张老师,我帮您取了快递,放门口了”“今天降温,披上件外套吧”“口罩戴好了,您换个新的”……说话办事的是一群年轻社工,他们与居民朝夕相处,日夜相伴,成了大爷大妈们贴心的“拐棍儿”和“小棉袄”。

走进承泽园社区大门,右手边儿摆放着一排快递货架,上面几组黑色大字清晰地标注着楼号,方便居民寻找快递。“6号楼302家的蔬菜外卖到了没?隔壁金老师家的快递也麻烦帮我找找。”承泽园社工小张边说边将一箱水抬上身后的小推车,待货物码好,她便推着车挨家挨户为社区高龄老人送快递。

一身红色马甲,背后印有“承泽园社区志愿者”的黄色大字,是这群年轻社工的标志。工作之余,他们为社区居民,尤其是高龄老人排忧解难,送货上门、修理电器、陪同就医、分发报纸……一年365天,随叫随到,风雨无阻。

“他们就像儿女一样尽心尽力,可帮了我们不少大忙。”说起这群年轻人,居民闫淑华提起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那天晚上,隔壁独居老人在家洗漱时,不慎将自己反锁在了卫生间,身体不适瘫坐在地上没法动弹。情急之下,老人想起上门送快递的志愿者小徐留下过联系方式,便试着拨打了电话。接到求助电话,不到十分钟,小徐就带着开锁工人上门了。

老人口中的小徐是承泽园社区工作人员徐海兰。自从来到社区任职后,她就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利用工作之余,为社区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们服务。“在老人看来不方便的事儿,年轻人搭把手的工夫就能完成。把他们当作父母一样,尽我所能提供帮助。”徐海兰说,大爷大妈们见到自己会亲切地叫声“小徐”,听了心里感到暖乎乎的。

承泽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文慧介绍,社区始终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组织年轻社工成立了公益志愿者团队,着力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心事,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满意的服务。实习记者 何蕊 柴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5 22:09: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京城养老大调研”帮老人呼吁,“青春伴夕阳”的大学生们又回来了
...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社区正在做出尝试:北大燕园街道承泽园社区安装了智能图书借阅柜,为居民打通图书借阅“最后一公里”,满足退休老教师们继续学习的需求。花园路街道北航社区利用新时
2023-07-06 09:23:00
...究院(简称北大国发院)汽车行业协会成立大会在国发院承泽园校区举行。北大国发院院长黄益平教授表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期待协会在产学研领域和老师们密切合作,共同创建汽车领域的
2024-09-03 10:35:00
难堪委屈的一幕
...和老边,她找到工作了,老板说,下午就可以开工了。在承泽园外一家叫“天外天”的饭店。下午她收拾一下就去了。半下午时分,一明从外面回来,问沙袖到哪儿去了。我说工作去了。“在哪儿?
2023-01-06 01:49:00
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静待会期
...的街角公共空间。再向前,主会场东北侧正对着燕园街道承泽园小区,一片曾经年久失修的红砖红瓦平房区,如今经过修缮,房屋古香古色,还增加了300平方米的绿地,已是绿草茵茵,成为社区
2024-04-12 04:39:00
...机制,积极探索“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让青年人走出家门就能参与社区活动,用青年人的方式更好地汇聚社区青年力量,让青年成为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截至目前,全市注册青年
2023-05-04 14:14:00
改善居住、代际支持成老年人购房动因
...老年人购房动因图一:购房(左)与售房(右)老人与中青年人户型偏好比较(%)图二:老人与中青年群体对所购住房周边偏好比较(%)■本报记者 孙蔚随着全龄友好社区理念的普及,老年人
2022-12-14 10:24:00
江西乐安南村乡:打造“南事青办”服务品牌 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岗小伙’推就业、‘童伴姐姐’育儿童、‘敲门后生’护老人、‘公益青年’助特困”五个专项精准服务,让“南事”不“难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代办小哥”上门服务办民事。南
2023-08-20 23:25:00
青年人还是要学点技术,千万不能做出一些违背道德良俗的事情
...你现在也生下了孩子,年龄大了,没有抚养能力,而对于青年人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年轻时就真真切切的去谈恋爱,那满大街都是未
2023-06-16 13:51:00
...步越来越近。嘉定镇街道乐龄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因一群青年人的到来洋溢着别样的生机和活力。几名大学生已经布置好现场,等待“老伙伴们”的到来。一堂不一样的泥塑体验课,不仅让前来的老
2024-02-09 06:4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即墨古城的游客们通过AR技术“穿越”到田横五百士的悲壮场景,与历史人物“面对面”感受忠勇精神;当滨州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内
2025-09-10 17:13:00
平度市人民医院精准放疗 重获新“声”——一位七旬下咽癌患者的求医之路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肿瘤治疗领域正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精准放疗技术的应用
2025-09-10 17:17:00
当九月的桂香漫过校园围墙,当粉笔灰染白又一批青丝,我们迎来又一个教师节。三尺讲台前,那双托起无数梦想的手,仍在黑板与课本间书写永恒
2025-09-10 17:17:00
东南网龙岩9月5日讯(通讯员 张思颖 梁丽珍)近日,一位陈姓客户来到工行龙岩东方支行,表示自己父亲有一张卡这个月到期。大堂经理拿过一看原来是代发工资单位工资卡
2025-09-10 17:17:00
贵州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即将启幕
9月10日,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新闻发布会在贵阳召开。会上介绍,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将于9月12日在六盘水市凉都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
2025-09-10 17:21:00
东南网龙岩9月10日讯(通讯员黄俊榕)“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冒着大热天上门来帮忙,不然这存折密码的事儿真不知道要耽误到什么时候
2025-09-10 17:21:00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何毅豪)8月30日,45岁的段先生(化名)躺在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回想几天前的工业意外仍心有余悸
2025-09-10 17:22:00
萍乡武功山:山水为媒连两岸情谊 青春作伴赴山海之约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9月8日,第三届海峡两岸(萍乡·武功山)青年户外文化交流活动启动暨武功山“人生首野”授牌仪式在萍乡武功山成功举办
2025-09-10 17:22:00
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江苏昆山盛大开幕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汪宏胜)汇中国百戏,展戏曲新颜。9月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2025-09-10 17:23:00
西安一商场将仿唐俑造型用作厕所标识 商场:有30多款,每间厕所都不一样
大皖新闻讯 身着襦裙,发髻高梳,神态悠闲,荡着秋千......近日,西安一商场将仿唐俑造型用作男女洗手间标识,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2025-09-10 17:30:00
中国微短剧市场或将迎来千亿规模,安徽“梦工厂”咋样
大皖新闻讯 “三四天拍完一部,节奏很快,对剧本、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传统影视转型微短剧的演员王庆喜,真切感受到了行业的升级与蜕变
2025-09-10 17:31:00
芜湖多起出租车“绕路”投诉真相:系导航地址标注错误所致
大皖新闻讯 近日,芜湖市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频繁接到乘客投诉,反映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前往“某酒店(芜湖高铁站店)”时
2025-09-10 17:32:00
绘制书香出行指南,温馨巴士带您便捷抵达图书馆与书店
大众网记者 刘姿岑 通讯员 胡振 青岛报道新学期伊始,岛城中小学及高校陆续开学,图书馆与书店成为学生课后学习、选购教辅的热门场所
2025-09-10 17:36:00
“从蔚蓝走向未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达成各类合作意向200余项,实现交易额8000余万元!
海报新闻记者 王秀洁 毕筱涵 青岛报道9月9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展览中心圆满落幕
2025-09-10 17:45:00
临沂市肿瘤医院支医专家“一刀除患”36年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
近日,来自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专家任忠峰成功切除一例高难度肿物,患者受这处巨大甲状腺肿物困扰36年,切除后犹如“移”走了压在其颈间和心头的“一座大山”
2025-09-10 1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