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下阶段稳增长政策如何加力?央行、财政部等最新发声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7:00 来源:央广网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等困难挑战,近段时间以来,各有关方面系统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切实稳增长、提信心、防风险,持续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经济数据迎来全面改善,好于市场预期,8月工业和消费增速有所恢复,进出口降幅收窄,居民消费价格由降转涨,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回落,制造业PMI持续回升,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积累、亮点在增多,社会预期有所好转。

这种看似的经济企稳是否可持续?下阶段稳增长政策加力的空间在哪?财政货币政策如何协同配合?9月2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对当前市场高度关注的通缩、汇率、地方债、房地产市场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表示,在经历三年疫情后,中国经济运行仍会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经济恢复必然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随着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政策效应不断累积,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经济将回升向好、长期向好。

下阶段稳增长政策如何加力?央行、财政部等最新发声

货币政策仍有充足空间

继3月降准后,在经济回升接力的关键时刻,9月14日央行再次宣布降准0.25个百分点,同时维持中期借贷便利超额续作,引导金融机构稳固信贷投放,9月中旬公开市场操作及时提供跨季资金,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货币信贷政策成效初步显现,8月贷款在高基数上实现同比多增,M2、社会融资规模保持10%左右的较快增长,金融资源供给持续显效。8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4.4%和39.5%,显著快于全部贷款增速,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货币政策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仍然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发挥国有大行的支柱作用,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抓好“金融16条”落实,加大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

邹澜介绍,将继续实施好存续的结构性工具,进一步落实好到期工具的延续和展期。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推动银行积极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指导金融机构积极稳妥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建立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

针对汇率问题,邹澜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非常重要,但并不是人民币汇率的全部,还应该综合全面看待,更加关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化。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外汇局将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目标,立足长远、发轫当前、综合施策、校正背离、稳定预期,坚决对单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为更好适应房地产市场新形势,8月31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明确允许商业银行自9月25日起降低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住房房贷利率,可以选择由商业银行新发放住房贷款置换,也可以协商变更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

邹澜介绍,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已在积极有效推进。中小银行也在陆续参照国有银行制定并发布实施细则。预计超过九成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可在第一时间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其他借款人的存量房贷利率也将在10月底前完成调整。

持续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从过去几年疫情影响中逐步恢复,总体上呈回升向好态势。但是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财政运行呈现紧平衡状态。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表示,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10.06万亿元。截至8月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55万亿元,具备条件的都已经下达完毕,为保障地方财政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财力保障。

财政部建立了全国财政运行监测中心,对各地区财政运行状况实行“T+1”穿透式监测,涵盖预算调整、财政收支、转移支付、库款余额等40余项监测指标,实现财政资金从预算安排的源头到使用末端全流程动态监测,对苗头性问题和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专项债方面,李忠表示,今年以来,财政部积极指导地方严格专项债券项目的审核把关,做好项目储备等基础工作,同时优化专项债券额度分配,重点向经济大省特别是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倾斜,优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

数据显示,1-8月,已下达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是3.7万亿元,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1-8月,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等专项债券2.95万亿元,完成全年新增专项债券限额的77.5%,比序时进度快10.8个百分点。债券资金累计支持专项债券项目约2万个,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建设领域,推动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实施,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加紧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工业是宏观经济的“压舱石”,是稳增长的主战场。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较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1-8月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工业平稳增长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收窄,8月份的降幅比上月进一步收窄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4%,已经连续两个月恢复至97%以上的水平。企业利润降幅也进一步收窄。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企业营收在出现好转,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下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加强政策协同落实,加紧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二是加快促进需求恢复扩大。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进供给端创新,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需求。引导企业因地制宜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挖掘出口潜力;三是加紧增强发展动能。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系统推进5G、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一批增长新引擎,打造竞争新优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财政加码靠增加财政赤字?地方发债置换隐性债务可行吗?
...增长重任的财政政策动向备受关注。中国财政学会会长、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建言增加财政赤字和不能再做大规模债务置换,引起业内关注。不过这一建言能否实施,仍有待观察。财政加码靠增加财
2023-07-11 16:25:00
财政部: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
...8.8%。在近期谈到下一步推动经济回升相关财政举措时,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强调,要加快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适当提高资金使用集中度,优先支持成熟度高
2023-04-28 23:16:00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回稳向上 支出保持较高强度
本文转自:人民网4月18日上午,财政部召开2023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
2023-04-18 17:24:00
上半年财政对经济增长给予怎样的支持?下半年财政政策关注什么?
...来的第三、四年购置税减半,以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据财政部测算,未来四年年均减车购税1300亿元。下半年财政政策:关注什么?下半年,财政政策的两大主题是稳增长和防风险。从稳增长
2023-08-09 01:20:00
2024年,中国经济这么干!——多部门负责人详解经济政策走向
...列报告会在京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负责同志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回应热点话题,详解2024年经济政策走向。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
2024-02-01 23:26:00
2024年“国家账本”出炉 哪些数字值得关注?
...水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等方面。记者从财政部农业农村司了解到,全国两会期间,农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副司长 魏高明:因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且跟我
2024-03-09 09:09:00
北京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安排情况
...件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714.3亿元,按财政部要求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实现同口径增长2.6%
2023-01-15 18:20:00
粤开宏观中美财政政策比较:实施方式、效果与未来空间
...财政预算可能面临较大阻碍。2020年面对疫情危机,美国财政部直接动用的资金十分有限,必须依赖国会追加拨款,国会两党经过激烈博弈,直到3月底才对增量政策达成一致,推出了2.2万
2023-11-23 09:14:00
央行重磅发布!释放10大政策信号
...货币政策操作中广泛使用国债、地方债作为质押品,配合财政部积极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提升政府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不断增强投资吸引力。前述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除了为国债发行提供平
2023-11-28 10:30: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