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蒙古额驸毒害大清郡主,乾隆是怎么处理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7 17:44:00 来源:戏说三国

满蒙联姻,就是指明清时期满族和蒙古族之间,建立了世代姻亲关系。他们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一直持续了三个世纪,这对清廷统辖与治理边疆蒙古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努尔哈赤逐步统一女真诸部的同时,他就做好了要与明朝对抗的准备,所以不得不考虑借助蒙古的势力。而要确保双方友好关系持续维护的最佳办法,便是联姻。所以努尔哈赤的儿子接连迎娶蒙古女子,就连他自己,也纳了蒙古女子为妃。

清朝入关后,随着王朝统治的稳固,在满蒙联姻方面也有了些许变化。比如清朝统治者娶的蒙古公主数量减少,都是娶八旗异姓贵族之女为后妃。不过满洲皇室之女,却仍然肩负着满蒙联姻的重任。

蒙古额驸毒害大清郡主,乾隆是怎么处理的?

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她虽然不是皇帝的女儿,但身为宗室之女,她也注定要为满蒙联姻奉献一生。她的父亲是康熙幼子諴亲王胤袐,胤袐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他的四哥雍正即位时,他年仅6岁。由于避讳的关系,胤袐改名为允袐。

雍正对待这位幼弟如同亲子,在雍正十一年颁布谕旨:

“朕幼弟允袐,秉心忠厚,赋性和平,素为皇考所锺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嘉悦,封为諴亲王。”

允袐的嫡福晋是内大臣海望之女乌雅氏,也是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的族侄孙女,夫妻二人感情很好,乌雅氏为其生了一子六女。而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他们的幼女七郡主。

蒙古额驸毒害大清郡主,乾隆是怎么处理的?

七郡主生于乾隆十年,于乾隆二十四年嫁给蒙古土默特部的纳逊特古斯。夫妻二人的感情并不好,一个是因为郡主从小娇生惯养,嫁过去之后不能在公婆面前尽孝道,一个是额驸纳逊特古斯为人放荡,即使娶了皇族宗室之女,也不知收敛。

夫妻二人关系不好,满蒙双方早已人尽皆知,但碍于维护满蒙关系,双方都不能因此撕破脸,郡主和额驸即使早已分居,但也必须给对方留一份尊重。直到乾隆三十五年,这段婚姻关系到达一个冰点,甚至影响到满蒙联姻。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諴亲王允袐收到女儿七郡主的来信,信中告发了额驸下毒谋害她。允袐一看这还得了,赶紧将事情禀告给侄儿乾隆。

这件事对于乾隆来说很是难办,因为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乾隆到底应该怎么办?要是依法处置额驸,可能会激起蒙古王公贵族的不满,可要是不处置,又对不起自己的堂妹,在自家人这边也交不了差,大清颜面何存。那么蒙古额驸毒害郡主,乾隆为堂妹做主的同时,他是如何维护满蒙联姻的呢?

蒙古额驸毒害大清郡主,乾隆是怎么处理的?

首先乾隆知道后很是震怒,有人胆敢毒害郡主,自然要查得清清楚楚。于是他随即命三位大臣,前往土默特部调查此事。可谁知派去的大臣,误揣测乾隆的心思,以为要以维护满蒙联姻为主,所以就以普通的家庭纠纷办理,甚至还让嫌疑人额驸纳逊特古斯参与到查案中来。

案件起因是这样的,有一天一个叫塞哈赖的人,给七郡主送了食物,但七郡主并没有吃,而是分给了下人们。谁知下人们吃了之后却纷纷中毒,由于这个塞哈赖是额驸儿子的乳母,所以七郡主怀疑是额驸指使的,于是写信告诉了父亲允袐。

乾隆派去的大臣,只将塞哈赖捉拿,然后交给额驸处置,就回京交差了。对于这样的结果,乾隆肯定是不满的,毕竟幕后主使都没有找出来。他训斥了这几位大臣,然后下令让大学士刘统勋和尹继善,重新审理此案。

蒙古额驸毒害大清郡主,乾隆是怎么处理的?

就在乾隆下令重审不久,额驸纳逊特古斯的父亲就因惊惧病亡。其父这一死,更加令额驸的嫌疑加重,如若不是做贼心虚,又为何会被活活吓死呢?但这也更令乾隆担心,倘若此事当真,他又该如何判决?

思来想去,乾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尽量找出此案的疑点,摆脱额驸的嫌疑。比如额驸与郡主早已分居,二人互不干涉对方的生活,既然额驸已获自由,为何还要去毒害郡主?再比如额驸深知满蒙联姻重要性,他怎么会如此大胆,敢去毒害满洲郡主?

总之乾隆提出诸多疑点,就是希望为额驸减轻甚至是摆脱嫌疑。当然他心中也明白,这样无法向叔叔允袐等宗室成员交代,所以案件还是要继续查。就在乾隆努力寻找疑点,拖延时间想解决办法的时候,上天送来一个绝佳机会。

蒙古额驸毒害大清郡主,乾隆是怎么处理的?

原来,在七郡主遭人毒害案件曝出之前,额驸纳逊特古斯早就有了前科,他曾毒害自己的亲兄长垂扎布。据说此事在蒙古人尽皆知,而乾隆直到此刻才知道,不过一下让他如释重负,为什么呢?

因为乾隆虽然深知七郡主被毒害一案,很可能就是额驸所为,但他为了满蒙联姻,不得不找疑点为额驸开脱。但如今额驸毒害其兄长一事曝光,他就有理由名正言顺处置额驸了。

接下来,乾隆让大臣重点查额驸毒害其兄长一案,也就是说,要将七郡主被毒害之事避开,事情由满蒙之间的案情,一下变成蒙古内部案件。此案原本就在蒙古尽人皆知,所以很快也就得到证实。

蒙古额驸毒害大清郡主,乾隆是怎么处理的?

于是乾隆颁发谕旨称,额驸既然敢毒害兄长,就说明他本身就是个恶人,这样一个恶人,敢毒害郡主也就说得过去了。根据大清律例,谋杀兄长罪该凌迟,谋杀妻子罪为绞监候,两罪并罚自然取较重的行刑。

这就是乾隆的高明之处,他不断重点强调额驸毒害兄长一事,一来此罪刑罚更重,也算是为堂妹出了气。二来以此罪判处,蒙古王公贵族也无话可说,毕竟这是你们蒙古内部谋杀案件,不再是满蒙之间的事,也就维护了满蒙联姻。

最终,额驸纳逊特古斯以“谋害亲兄”的罪名,被判凌迟处死。这下,乾隆顺理成章颁发谕旨,不断斥责纳逊特古斯丧心病狂,其行为天理不容。又说蒙古王公向来人品端正,不知为何出了这样一个败类,实在败坏了蒙古王公的好名声。

蒙古额驸毒害大清郡主,乾隆是怎么处理的?

整件事从头到尾,耗时三个月的时间,不得不说,乾隆的处理十分到位。他既为堂妹做了主,让众人知道胆敢谋害郡主的下场,又维护了满蒙联姻,蒙古王公甚至要为乾隆帮他们清理败类而感恩戴德。

其实说起来,七郡主被毒害一事,的确还存在许多疑点。但乾隆最终的处理,已是此案件最好的结果了。至于这件事更多的细节真相,就只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1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永琪唯一的女儿,为何被乾隆赐了个可笑的封号
永琪是清宫剧中多次出现的一个人物,历史上他是乾隆第五子,史料记载,“永琪少习骑射,娴国语,上钟爱之”,可见永琪确实如影视剧中演绎得那般优秀。然而,这位优秀的大清皇子结局却不太好,
2023-08-01 22:01:00
五阿哥永琪是乾隆最喜爱的皇子,为何永琪的女儿却不受待见
...儿子和一位女儿,但是作为自己最宠爱的唯一一个女儿,乾隆却并不喜欢这个孙女儿。永琪的这位女儿因为母亲的地位低,且母亲身份是一个汉人,而父亲不幸早逝,所以成为了五阿哥府邸里面唯一
2022-12-16 19:09:00
清朝皇室宗亲女子出嫁都有多少嫁妆
...翁主》:“今制: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清朝乾隆年间进士阮葵生所著《茶馀客话·卷一》也对县主格格的专指做出过说明:“郡王女为多罗格格,汉文称县主。”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
2023-08-05 22:06:00
宣妃:外曾祖父是清太祖,姑祖母是孝庄,活到乾隆二年高寿而终
...奉左右,每日可以用肉半斤。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病逝,乾隆皇帝继位。乾隆登基的次年,也就是乾隆元年八月初八,博尔济吉特氏在宁寿宫病逝。九月,得以入葬景陵妃园园寝。结语了解孝庄的应
2024-12-01 09:16:00
...蓟门以及李成梁可以发迹的原因。但清朝入主中原尤其是乾隆平定准噶尔部后,就再无蒙古袭扰中原的记录了,那是什么让蒙古人安分下来了呢?清朝的前身建州女真(后金)其实和蒙古人的关系非
2023-02-22 14:20:00
她是富察皇后唯一的后代,陪伴乾隆61年,成清朝最幸福的公主
清朝最幸福的公主是谁?当然是陪伴了乾隆皇帝61年的公主,《如懿传》中的璟瑟,也就是历史上的固伦和敬公主,就连她被送去和亲,乾隆都破例让她和驸马居住京城。为何乾隆如此宠爱她?固伦和
2023-01-03 17:21:00
...需要倚仗蒙古的地方比较多,联姻自然也就频繁了,但在乾隆驾崩后,清代后宫几乎再也没了蒙古妃子的身影,这又是为什么呢?从清军入关前至清末,满蒙联姻次数共有595人次,平均下来每年
2024-02-18 21:39:00
五阿哥永琪因年早逝,唯一的女儿成孤儿,还被乾隆赐一寒酸的封号
自从《还珠格格》开播以来,大家都知道了乾隆最喜欢的儿子是五阿哥永琪,一直想把皇位传给他。但是历史上的永琪早死,只留下一个女儿,按理应该被好好照顾,乾隆皇帝却很薄情,这个女儿几乎沦
2024-02-24 08:09:00
颖妃为什么可以哪么拽
...禅“蒙古四十九部。”颖妃是后宫妃子们为数不多,敢跟乾隆正面刚的妃子。颖妃冲撞皇帝的次数,不在少数,乾隆就算再生气,有只是雷声大,雨点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可见蒙古诸部的地位
2024-05-17 17: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