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始皇为什么非杀吕不韦不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30 22:4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始皇为什么非杀吕不韦不可

一直以来,秦始皇嬴政给我们的形象都是气吞山河、睥睨众生、言出法随、莫敢不从。那是一个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狠人。

可你真的读懂了历史上的秦始皇之后,就会发现他是哪门子的狠人啊!相反一直都很憋屈。我们都了解秦始皇一统天下是千秋伟业,可谁又了解一统天下那是迫不得已之下的产物啊!今天我们从一件事看一下始皇帝的无可奈何,那就是秦始皇为什么非要杀吕不韦。

商鞅变法: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秦帝国自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以来国富兵强,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就是举国一法,不辨亲疏,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宗室非有功不得封侯。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什么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古代凤子龙孙,天家血脉,生下来就是王侯将相,诸侯权贵犯法有八议制度,最高可以罪减八等,那真是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

现在商鞅把这种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东西给废了,一句话,以后要按本事分配利益,就连老嬴家的凤子龙孙都这样,你们其他人还有资格说三道四吗?

正是因为如此,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根本就不是对着大秦帝国政府喊的,人家商鞅变法的精神本来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还需要你出来喊吗?

除此之外商鞅变法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严刑峻法。稍微有点差错就会犯法,以前得到的功绩全都清零,所以秦国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安于现状的选项。那个时候的秦国人就像今天的北上广深一样生活节奏异常的紧张。

商鞅百算,终有一失

可是人的心中都是有惰性的,谁愿意天天这样996啊,谁又不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谁都希望把自己的功劳永久性地传下去,自己的子孙可以安安心心躺在功劳簿上吃饭。古往今来对于人性的理解没有比商鞅更透彻的,早就防着他们这一手,商鞅的法律需要一个大护法,谁呢?谁是秦法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就是谁,秦王。

因为一旦出现这种阶级固化最倒霉的就是秦王。很多细心的朋友们可能都会发现,商鞅变法以来,秦并没有出现过昏君。这并不是什么侥幸的事情,而是法家社会氛围容不下昏君,什么是昏君,昏君就是看不清楚问题本质,老是容易被别人忽悠,法家思想本来就是直指人心里最黑暗的一面,韩非子更是将父母兄弟,君臣将相温情脉脉面纱下的利害本质直接曝光出来。

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君王是不可能是昏君,相反真正能够培养昏君的,反而是儒家,因为他们总是喜欢用什么仁义道德遮蔽事情利害本质。

所以战国时期的儒家大师荀子曾经说过: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按理来说商鞅的这个设计完美无缺啊!可是有两个情况的是防不了的,君主年少,或者君主受教育期间根本不在秦国长大。秦始皇占第一点,秦始皇他爹占了第二点。这就给了人心的惰性以可乘之机。

吕不韦:大秦毁灭者

秦昭襄王死后到秦始皇亲政,中间足足隔了十三年,在此之前的秦昭襄王时期,要么就是伊阙之战白起斩首20万,要么就是攻破楚国首都白起又斩了几十万,还有就是长平之战白起又坑杀了20万,至于其他中小规模的战役几乎没有一年消停过的,至于秦始皇那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开始灭国。

唯独在这十三年的时间里,秦国的战争频率非常的低,没有战争就没有新人了。老人家们的饭碗不就保住了吗?

什么宗室非有功不得封侯,没那回事了,吕不韦一个政治投机家,只是带兵去灭了一只小蚂蚁东周国,就是洛阳三千户的文信侯,要了解战神白起一辈子杀人百万,那也不过就是个武安君。至于嫪毐。一个后宫男宠,只是去平叛成蛟镀了一下金,就是长信侯了。

难道满朝文武都没有人出来反对吗?没有。原因也很简单,吕不韦把他们全都收买了,作为一个政治投机家身居高位,居然一点反对的声音都没有,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德行有多高,人品有多好,能力有多强。而是他顺应了人们心中的惰性,扛起了阶级固化的大旗,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吕氏春秋》的出版。

这本书号称是包罗万象,诸子百家不分彼此,但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我们也来包罗万象不分彼此,出一本包含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君主封建主义的书。这本书到底是什么意思可以品味得出来吧!

秦国独尊法家,吕不韦这是用包罗万象来遮盖他搞颜色,革命和平演变的本质啊。吕氏春秋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这就好像是在今天的中国说一句人身自由神圣不可侵犯,政府不应该干预任何人身自由,我戴不戴口罩搞不搞聚会都是我的自由。

乍一看没毛病,可是这个问题作为政治纲领,纲举则目张。只要你往下引申一下,你就会发现猫腻实在太多了,资本家随意操控市场股价是不是不应该干预他们的市场自由呢,黑心老板随意压榨工人的工资,那么是不是不应该出台最低工资保障法来干预市场劳动力买卖自由啊?

所谓的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那么是不是也就意味着以后天下的事情都要大家商量好再来啊,那么我提出要改变秦法,陛下你是不是也应该听听“天下人”的意见啊!

秦始皇后来为什么非要活活逼死吕不韦?要了解秦惠文王当年违背合约杀了商鞅,虽然当初有很多的迫不得已,但毕竟是严重违约。所以自从商鞅死了之后,后来的秦朝君主,基本上都会努力保护前丞相安全落地。商鞅之后,吕不韦之前,有哪一个丞相被杀的?

范雎因为举荐错了人,按照秦朝法律有连带责任,早就应该被杀两次了,秦昭襄王还是让他安全着陆,并不是因为秦王多么的情深意重,要了解宣太后还是他亲妈呢,该搞照样搞。只不过是为了维护秦国信用罢了。

当年商鞅变法满朝文武新兴阶级,哪个不是承受了他的恩泽,如果没有商鞅哪里有他们的出头之日,正是因为他的影响力太大了,直追君王,不得不杀,并不是传说中的他跟秦惠文王有仇或者反对派反攻倒算。

同样的道理用在吕不韦这也是很合适的,丞相王绾为首整个朝廷的阶级固化派全都是他的徒子徒孙。这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朝廷的八成以上啊!这样的人怎么能让他活着?吕不韦虽死,可这些徒子徒孙纠缠了秦始皇一辈子,后来的分封郡县之争不就是丞相王绾挑头的吗?

发展到高潮就是焚书坑儒两败俱伤。甚至我都怀疑吕不韦是秦始皇亲爹这个传说就是他们放出来的。

摊上这么个便宜亲爹,秦始皇是真不容易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鞅吕不韦李斯都是秦国功臣,为何都不得善终?
...,虽然相当于相邦的职务,但没有被称为相邦或者相国。吕不韦是秦庄襄王和秦始皇时期的相邦,是仅次于秦王的最高官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左丞相,与右丞相冯去疾官职
2023-07-07 10:55:00
秦国三位相邦,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秦国历史上有三位相邦或相国,他们分别是樛斿、吕不韦和李斯。樛斿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位相邦,出现在秦惠文王时期。商鞅虽然是秦国著名的变法者,但他并没有担任过相邦或相国的职务,他只是左庶
2023-10-04 05:23:00
秦始皇灭六国,为何允许卫国的存在?
...,其中有两个人对秦国至关重要,一个是商鞅,另一个是吕不韦。秦国的强大靠的是商鞅变法,商鞅本名叫卫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商鞅到秦国变法,让秦国一步步强大起来,商鞅也因为有功,被
2023-07-07 11:44:00
盘点秦国历史上的4大权臣,皆权势滔天
...戚之情,只是罢了魏冉的官,后魏冉忧愤而亡。第三位:吕不韦秦国历史上的第三位权臣是吕不韦,据说吕不韦是姜子牙的23世孙,时代以经商为业,据说在吕不韦时,吕家已是富可敌国,乃是战
2023-02-27 21:25:00
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和李斯,谁对秦国贡献最大
...下了仇,范睢就向秦昭襄王进谗言,把白起给杀了。4、吕不韦:奇货可居,帮助秦庄襄王上位吕不韦本来只是个商人,他到赵国邯郸做生意,正好碰到了在邯郸做质子的秦国公子异人。嬴异人是秦
2024-04-30 22:49:00
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这些秦国功臣的结局如何?
...鞅辅佐秦孝公、张仪辅佐秦惠文王、范雎辅佐秦昭襄王、吕不韦辅佐秦庄襄王和秦王政,最终使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归天下于一统,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这些秦国功臣功不可没,他们最终的结
2023-08-27 06:21:00
秦始皇灭六国,为何单单留一个卫国
...现了几个世界级的人才,比如吴起、子路、商鞅、李悝、吕不韦等人。吴起,中国古代排名第二的名将,文武双全,上马能打天下,下马能治理国家;商鞅,秦国霸业的奠基人,丰功伟业不解释;李
2024-06-16 16:38:00
《商君书》和《吕氏春秋》哪个是大秦救命良方
...商鞅这套体制离不开战争,一旦和平就会暴雷。章邯二、吕不韦修正主义其实历史是给过秦国机会的,在秦始皇之前,就有人发现了商鞅法制存在的弊端。他就是吕不韦。吕相国在位期间,曾对商鞅
2024-04-15 22:24:00
秦始皇的统一之路,从贤明君主到暴君的转变
...做质子的这段时间里,遇上了一个关键人物,即卫国商人吕不韦,吕不韦与他达成了政治联盟,答应帮助他坐上秦国王位,在他们接触中,秦庄襄王还看上了吕不韦的小妾。 这个小妾就是赵姬,
2023-09-11 23: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