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3000年商韵,在泉城绽放新光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20 09:28:00 来源:大众网

我们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那遥远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回头展望时又渺如云烟。如果说,有什么可以记录岁月、历史与文化,那么一定是博物馆。

5月18日,2025国际博物馆日暨大辛庄遗址公园主题活动在大辛庄遗址博物馆举办。

3000年商韵,在泉城绽放新光

3000年商韵,在泉城绽放新光

这座承载着商代文明密码的考古圣地,终于以全新的姿态揭开面纱,如同一部立体的史书,在时光的褶皱里徐徐展开,为泉城济南的文化史诗写下新的注脚。

大地褶皱中的文明密码

大辛庄遗址博物馆的诞生,是一场跨越三千年的对话。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1935 年,位于王舍人街道大辛庄村东南的大辛庄遗址被当地农民发现,并由当时在齐鲁大学任教的英国人林仰山教授最早将这一发现公诸于外。

3000年商韵,在泉城绽放新光

图为2003年山东济南大辛庄考古现场

2003年春,山东大学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继1984年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陶器、玉石器、骨角蚌器、青铜器等生活、生产、军事遗物。

在这一次的发现中,有一版带刻辞的龟腹甲尤为重要。当时的专家们经过释读,得出了初步结论:这是一片完整的商代甲骨文,其卜辞内容主要是用豕牲(猪牲)祭祀四位母辈亲属以求御除疾患与灾祸。

3000年商韵,在泉城绽放新光

图为卜甲正面

再深一步的研究,专家发现大辛庄甲骨文无论是甲骨修正、钻凿形态,还是字形、文法,都与安阳殷墟卜辞属于同一系统,推测大辛庄遗址应是一座有高级贵族居住的城邑,或者是一处负有特殊使命的中心聚落遗址。

“在全国,除了殷墟之外,只有大辛庄出土了甲骨文,因此这里的地位在商代是很高的,是商代人向东扩张过程当中重要的桥头堡。”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相宏表示。

在如此重要的背景下,历城区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大辛遗址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重现商代时期的灿烂历史文明,于2024年委托历城城发集团启动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的建设工作,旨在打造成一处商代遗址主题公园。

3000年商韵,在泉城绽放新光

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总占地约677亩,总投资约16亿元,是济南主城区首个以商代遗址为主题的公园。整体布局为“一馆五区”,包括遗址博物馆、历史模拟展示区、遗址现场展示区、遗址环境展示区、考古科普体验区及功能服务区。

先行开工区域总占地172亩,其中大辛庄遗址博物馆是整个公园的核心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目前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后续正式开放后,将成为展示、保护、传播殷商文明的重要载体。

泉脉深处的文化基因

对济南而言,这座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容器,更是城市文化基因的解码器。

当3000多年前的商人沿着济水来到大辛庄,与当时的东夷先民文化碰撞交融,商代先民对水源的崇拜,与这座拥有“天下泉城”美誉的济南正形成跨越时空的共鸣。

“历城城发集团高度重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施工、高效率推进,细化节点任务,组织700余人日夜奋战,70余台设备持续轰鸣,逐一梳理1200余类材料。”历城城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曲晓平表示,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及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诸多技术建造难题和复杂多变挑战,让大辛庄遗址博物馆真正伫立在大家的面前。

3000年商韵,在泉城绽放新光

走进博物馆,东土大邑、率民事神(上、下)和百工惟时四个展厅环形分布在中庭区域,分别讲述了商代时期大辛庄遗址的政治与社会、占卜祭祀之仪、环境与经济三方面的历史文明,向人们展示还原了三千多年前商朝人文社会发达程度。

展厅中心还设计了一处以“族徽密码,文明穹顶”为主题的族徽大厅,四面墙上的“辛”字则为族徽的核心符号,顶部悬挂圆形吊顶,呼应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置身其中,既能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解读古老符号,又能在光影流转中感受商文明的厚重与神秘。

3000年商韵,在泉城绽放新光

可以说,大辛庄遗址博物馆对于研究山东地区商代历史文化、建立山东地区商代考古文化编年序列及商代夷商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成为保护大辛庄遗址的重要载体,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商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辛庄遗址博物馆也设置了多功能研学互动区,将来这里将通过多媒体交互和研学课程的形式,对当下青少年进行甲骨文相关知识科普和考古知识的科普,让文明的火种在这里薪火相传。

在遗址上生长的城市精神

了解一个城市,先从博物馆开始。

大辛庄遗址博物馆的崛起,恰似一枚楔入城市肌理的文化楔子,将济南的文明轴线从龙山文化时代延伸至商周时期。

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其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聚焦当下社会在科技、环境、文化等多层面的深刻变迁,鼓励人们重新审视博物馆在其中的角色。

如今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博物馆的新时代才刚刚开始,这个曾经给人庄严、肃穆、厚重印象的文化大集者,已经跳出展览、收藏的传统定义,在新风潮的引导下,各类小众宝藏博物馆也如春笋般冒头,为大众带去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比如,在热闹繁华的经一路车站街,悄然伫立着一座古朴的德式建筑,门前的蒸汽汽车仿佛可以载着人们穿越到百年前,它是胶济铁路博物馆;在经三路上,胶片电影摄像机、胶片电影放映机、经典电影拷贝、老旧的留声机、斑驳的唱片,它是济南市小广寒博物馆。

3000年商韵,在泉城绽放新光

就在前些天,济南开埠博物馆以全新面貌正式亮相。这座坐落于经三路老商埠文化街区的博物馆,以“百年开埠”为主题,通过沉浸式展陈、数字化技术及千余件珍贵展品,带领观众重温济南自开商埠的峥嵘岁月。

为增强互动体验,博物馆引入数字沙盘、AR实景复原等技术,游客可通过触摸屏“点亮”1904年老商埠地图,观看三维动画重现商埠区规划建设历程;佩戴AR眼镜后,百年老建筑的原貌与今日街景叠加,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跃然眼前。

从龙山黑陶的沉静,到商代青铜的热烈;从小众书信的温情,到数字科技的奇幻,济南的博物馆文化正如一场交响乐,历史与现代、厚重与轻盈、传承与创新,正以最和谐的方式共鸣。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记忆载体,更是一个时代对文化最深情的告白。而这份告白,终将化作济南文化软实力的璀璨光芒,照亮泉城的每一个明天。

图片来源:“济南考古”“山东博物馆”“泉城更新”微信公众号、历城融媒、大众网·海报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0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城区:城市更新“三驾马车”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古支撑”协同机制,推动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大辛庄遗址公园全力冲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将商代文明以现代展陈方式活化呈现;“579百工集”则让原电动机械厂旧址重获新生,
2025-06-14 13:00:00
...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提升城子崖、大辛庄等考古遗址保护利用水平,加快“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推进非遗名城建设,办好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承弘扬
2024-01-10 10:49:00
历城新象:三项目勾勒城市发展新坐标
...展的重要区域,此次展示了579百工集设计师产业园项目、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项目、高铁河滨国际项目3个极具代表性的重点项目。今年,济南明确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推动经济发展各
2025-06-16 19:43:00
一把手访谈|马利:挖掘黄河沿岸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保护传承高地
...物普查,构建全链条的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实施城子崖、大辛庄等考古遗址公园提升建设工程。创新非遗活态传承,高标准办好中国非遗博览会。”马利介绍,济南市文旅局积极推动文旅融合,激活
2024-01-11 14:42:00
今年,历城区计划开展泉城夜跑、历城“村超”等特色赛事
...外营地,大力发展演艺经济、会展经济、假日经济;加快大辛庄遗址博物馆开馆迎客,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4000场以上。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
2025-01-09 12:21:00
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先行区预计7月投入使用
...现场观摩形式,检验全市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一期)位于济南历城区王舍人街道,总投资9.7亿元,于2024年9月启动,先行区预计2025年6月建成
2025-06-14 14:30:00
...北城壕东段、城子崖遗址南城垣4号探沟保护修缮方案和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设计方案、大辛庄遗址保护规划初稿均已编制完成。济南市文旅局还起草了济南市2023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要点
2023-12-08 13:57:00
填补空白!济南大辛庄遗址商代铜器内发现蒸馏酒,距今约三千年
...春娜 通讯员 刘秀玲近日,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在组织开展大辛庄遗址出土青铜器修复研究时,在一件商代青铜器——鸮卣上获得了两个意外新发现:一是在器内发现的存留液体证明是蒸馏酒,将我
2025-01-18 16:46:00
2025年历城区将做大赛事经济,举办电竞、无人机等高水平专业赛事
...外营地,大力发展演艺经济、会展经济、假日经济。加快大辛庄遗址博物馆开馆迎客,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4000场以上。(本网记者)责任编辑:徐英淦
2025-01-09 13:0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救护车清查、严厉打击“黑救护”等违法违规行为、疏堵结合引导医疗照护转运服务良性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等6个部门11月3日发布通知
2025-11-04 08:04:00
记者11月3日从教育部获悉,《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于日前印发,要求有关高校要认真落实特殊类型招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的主体责任
2025-11-04 08:04:00
11月3日,贵州赴上海举办“爽居贵州”旅居产业(长三角地区)招商推介会,邀请长三角地区游客、友商来黔定居。贵州自然风光一眼入心
2025-11-04 05:31:00
近年来,贵州文旅持续破圈,不少游客从“走马观花”到“停留居住”,2024年省外客群在贵州购房3.06万套,销售金额超百亿元
2025-11-04 05:32:00
11月3日《经济日报》以《主动靠前服务保障供暖入户》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出实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报道介绍,随着冷空气频繁造访
2025-11-04 06:42: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连日来,我市十县(市、区)委常委会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小店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
2025-11-04 06:43: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0月30日至11月1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南昌市西湖区南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2025-11-04 07:09:00
本报讯(万礼妍 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入住10年,吉水县山水豪城的住户帅先生还在为用水犯愁。近日,帅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记者反映
2025-11-04 07:09:00
11月1日,由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负责实施的北排洪汾西南路下穿通道(北岸)渗水治理工程完工,成功阻断了渗漏水对道路路基
2025-11-04 07:13:00
“晋闽携手,构建文旅新发展格局”交流座谈会,11月3日在晋祠博物馆举办。此次座谈是我市对接南方市场、深化区域协作的重要实践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阳曲县商贸新街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一次性解决了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充电远的双重痛点。该停车场对面积2375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改造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上午10时,随着最后一座检查井水位回落至正常范围,后王南街下游管道排水功能全面恢复,路面积水逐步消退,周边道路排水恢复正常
2025-11-04 07:14:00
实现全周期陪伴、助力“开业第一步”、提供定制化服务……近日,迎泽区税务局聚焦街区业态,以“线上远程帮办+线下走访答疑”模式
2025-11-04 07:14:00
六合引入7台移动式粮食烘干机粮食“不落地” 晒粮“不看天”南报网讯(通讯员胡宏记者孙敬清)不用“看天”晒粮,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烘干服务
2025-11-04 07:41:00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大米“贴封条” 扫码可溯源收割机在田间作业,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在南京浦口正式开镰收割
2025-11-04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