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临潼区:再生水为农田“解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29 04: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临潼区:再生水为农田“解渴”

12月26日,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污水处理站的温室大棚内,一片绿意盎然。 本报记者 肖倩摄

本报记者 肖倩 通讯员 王三合

12月26日,记者漫步在渭河临潼新丰段河堤路沿岸,冬日暖阳下,草地上、枝杈间泛着点点绿意,给沉闷的冬季增添一抹亮色。不远处,西安市临潼区绿源市政污水处理厂车间内,机器轰鸣,处理后的再生水通过管道流进河堤绿地,滋润着冬日焦渴的土地。

“我们这里的绿化用水都是再生水。”西安市临潼区再生水利用试点项目建管处主任张桂林一边说,一边打开供应再生水的泵房开关。清澈的水流喷涌而出。

张桂林介绍,再生水也称中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代替天然水进行非饮用用途的有益使用水。绿源市政污水处理厂采用污水净化工艺对进厂污水进行处理,日可处理污水1.2万立方米,处理后的再生水达到了地表水Ⅳ类标准。

临潼区属于资源性缺水区,人均水资源量250余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2%。该区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人口集中的渭河南部台塬区人均水资源量最少。临潼是农业大区,全区耕地面积63万亩,粮食产量居西安市第一、全省第四,用水需求非常迫切。

如何破解缺水之困?近年来,临潼区创新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大力实施再生水回用项目,加快建设临潼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项目、临潼区秦汉大道再生水综合利用工程等,使再生水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环卫洒水、市政杂用、消防等方面。

去年以来,该区立足现状,通过项目实施,积极拓展再生水回用途径,在西安市率先试点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2023年落地的西安市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项目临潼区行者街道农田灌溉工程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经过前期调研,再生水用于农田灌溉,可以通过土壤过滤、离子交换、化学反应、土壤微生物代谢和作物根系的吸收等机理,进一步净化水质,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分。”临潼区水务局水政监察科科长李满良说。

“该农田灌溉工程总投资1064.49万元,包括新建前池、泵房、田间管网和引水段分水井等,计划铺设配套管线约7公里。”李满良介绍,该工程2024年底建成后将替换天然水50万立方米,预计2025年可替换天然水200万立方米。届时,经过临潼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再生水,将注入灌溉管网及渠道中,用于行者街道行南、张行、西沟和白庙4个村5790亩的农田灌溉。

污水变废为宝。再生水回用不仅解决了临潼区部分水资源短缺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使水资源再利用这一环保理念得到认可和推广。

在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污水处理站,加盖在生化水池上的温室大棚内,夹竹桃、美人蕉、花叶芦竹等20余种植物花红叶绿,生机勃勃。

“植物的根部扎在生化池污泥中,利用微生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温室大棚让污水处理站更加美观。”中铁环境西安工程大学污水处理站经理马瀚涛介绍,在建设污水处理站的基础上,学校同步配套建设了中水回用系统,修建了两个中水储水池,安装了管道、喷头和快速取水器等。目前,学校近30万平方米的校园绿化已采用中水进行自动喷淋。

在临潼,一个个污水处理厂、一套套中水利用系统将污水层层过滤、分离、净化,把污水变成清流,打通了区域“水脉”。

“全区在工业利用、景观绿化、公共建筑用水方面,优先使用再生水;公园湖泊、市政用水等具备条件的,必须使用再生水。”临潼区水务局局长凌重元说,2023年,全区再生水利用量达440万立方米,其中,集中式利用量330万立方米、分散式利用量110万立方米。在节省大量水资源的同时,全区不断减少废污水的排放,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临潼区在全区形成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行的示范效应,被表彰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6家单位获评2023年“西安市节水型公共机构”。

再生水回用前景广阔、意义重大,临潼区将持续发力。“全区将进一步扩大再生水使用范围,逐步达到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全覆盖,不断提升再生水的利用量、利用率。同时,我们要做好宣传,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汇聚全社会力量,将节约用水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凌重元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6: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秦故事丨“望天田”变“高产田”
...式电力变压器高耸矗立。2022年12月2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樊赵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施工方正利用晴好天气,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通电前的检查。在临潼区新丰街道樊
2023-01-04 15:26:00
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开展小麦抽样测产
为做好夏粮生产形势分析,5月15日,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联合周至县农技站开展小麦抽样测产,为小麦大规模收获做准备。在雨金街道任陈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油槐街道南杨村粮食绿色高质高
2024-05-17 00:01:00
聚力科技生态文化赋能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聚力科技生态文化赋能临潼区建设宜居和美新农村本报讯(记者 张佳)9月13日,西安市临潼区召开2023年农业农村发展大会。围绕“聚力科技生态文化赋能、建设宜居和美
2023-09-14 02:56:00
陕西临潼: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原韬雄初冬时节,在西安市临潼区晟丰现代农业服务公司节水增粮增效试验田里,一条条黑色的微喷水带贯穿于麦田间,一丛丛水雾正从水带喷出,滋润着田间的麦苗。“小麦
2022-12-28 10:42:00
农田里的“现代范”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西安市临潼区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尽显“现代范”。在黄龙县,土地托管“一条龙”服务让农户种田既轻松又高效。在西安市临潼区节水增效试验田里,技术人员正查看麦田墒情
2023-01-04 08:18:00
游玩再添好去处!西安临潼发布3条古树名木探幽精品线路
...荫之下,游客穿行于此,欢声笑语不断。6月28日,西安市临潼区马额街道南刘村的农田里,182岁的“柿如意”,迎来了一大批游客,大家都是为了看它而来。火晶柿子是临潼的特产,这棵枝
2024-06-29 00:35:00
这里的麦子熟了
...车相映成趣。 本报通讯员 彭一鹏摄 5月28日,在西安市临潼区代王街道的农田里,农机手驾驶农用机械收割小麦。近日,临潼区54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抢抓晴好天气,确保颗
2024-05-30 05:56:00
激活历史遗迹生命力 \
...,“临潼秦文化展示区建设研究”合作签约仪式在西安市临潼区举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与临潼区委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临潼秦文化展示区建设研究”课题,强化地域文化特色,促进
2023-05-05 18:32:00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涵盖幼儿园到初中 设定学位2610个临潼区秦汉学校建成投用本报讯(罗文艳 记者 胡琳)10月17日,西安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三季度项目观摩团走进临潼区,现场观摩
2023-10-20 01: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一桨一河链五洲,“世界体育名城”加速破浪
全球30所高校的300余名学子在南京挥桨竞渡——一桨一河链五洲,“世界体育名城”加速破浪9月14日,2025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圆满结束
2025-09-15 08:18:00
南京旅游热度“一马当先”
“苏超”劲风掀起文旅潮,远程游客增多,停留时间延长南京旅游热度“一马当先”□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通讯员楼钱良黄睿今年暑假
2025-09-15 08:18:00
南京64万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普通纪念币明天启动预约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纪念币收藏爱好者可以准备定好闹钟啦
2025-09-15 08:18:00
江苏南京:一场对决一次融合 舞韵留在城墙根下
2025年中国街舞联赛(南京站)收官一场对决一次融合 舞韵留在城墙根下9月14日,2025年中国街舞联赛(南京站)男、女子公开组比赛在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全面展开
2025-09-15 08:18:00
在能源赛道“秀”出硬核实力江宁开发区12项技术装备入选国家级首台(套)南报网讯(通讯员毛欣悦记者张希)近日,国家能源局对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拟认定名单进行公示
2025-09-15 08:18:00
南报网讯(记者胡英华通讯员周颖)首批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认定名单近日发布,全市共14家入选,其中溧水区有4家,包括南京长安汽车5G+智慧展厅
2025-09-15 08:19:00
南报网讯(记者程锦欣)9月14日,2025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在南京外秦淮河圆满完赛。当天,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11所高校
2025-09-15 08:19:00
稳中有进 态势良好高淳交出工业发展亮眼“成绩单”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通讯员赵嫣然)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78.03亿元
2025-09-15 08:19:00
全市第二期社区党组织书记“学仙林、优治理、书记谈”大讲堂举办各方主体围绕“红色物业”分享治理良方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如何推动业委会从“组建难”走向作用“发挥好”
2025-09-15 08:19:00
我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 推动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厦门科学城展区亮相今年“九八”投洽会。厦门科学城展区的高科技产品吸引观众驻足。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吴君宁 通讯员 张绍威 郭燕妮 吴静萍 图/市科技局 提供)9月12日下午
2025-09-15 08:3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洪兴旺 余巧梅)近日,翔安安和云璟安置房项目首栋住宅楼房主体结构封顶,预计11月实现全面封顶
2025-09-15 08:34:00
零食化健康风 “小月饼”走俏 我市月饼消费市场呈现新风尚
市民在选购小盒装月饼。单粒装月饼。厦门网讯 (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虽然距离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但我市的月饼销售已经热闹起来
2025-09-15 08:34:00
2025年厦门市“行见鹭岛”学习体验活动启动
2025年厦门市“行见鹭岛”学习体验活动首批特邀讲解员上台亮相与学子见面,并开展“微宣讲”。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 图/主办方 提供)鹭岛九月
2025-09-15 08:3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 蔡林青)作为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以下简称“中国中心”)将在此次论坛上揭牌
2025-09-15 08:3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昨日,“云品入闽出海?好物走向世界——2025云南民营企业优特产品福建对接活动”在厦门举行
2025-09-15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