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9月25日19时29分,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经省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联合会商研判,本次肥东3.8级地震为9月18日肥东4.7级地震的余震。
9月25日晚,安徽省地震局在微博上发表视频科普震后余震活动特点及防范措施。
视频中指出,地震发生后,能量释放有一个持续和衰减的过程,所以在大多数较强地震发生后,在震源区及其附近会发生的震级较主震相对低的地震被称为余震。
余震总体特点之一是,在多数情况下余震活动强弱与主震大小相关,主震越大,余震的活动就越强、次数越多;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余震活动会随着时间在强度和次数上逐渐衰减,但不同构造区域的余震活动持续时间会有很大差异,有的持续几个月,而有的可能持续十几年或更长时间。
在我国,根据地震的频率和释放能量的不同,通常将地震分为孤立型地震、主震余震型和多震型。孤立型地震是指一次大地震之后,余震强度相对很弱,数量不多。主震余震型是指余震强度相对很弱,数量较多。多震型是指主震为几次强度接近的事件,而且余震数量很多。
统计表明,在我国大陆地区,80%的中强以上地震为孤立型地震和主震余震型地震,也就是说,大约80%的5级以上地震之后,后续余震的震级和活动水平都不会高于主震。
余震来了该怎么办呢?专家提醒,地震不分主震和余震,切不可掉以轻心。一是要严防次生灾害发生,例如山体滑坡、水库溃堤、堰塞湖泄漏崩塌等,在搭建临时避震场所时必须远离这些区域。二是要防范危房进一步破坏伤人,主震后余震持续不断,在专业部门尚未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之前,即使自家房屋尚未倒塌,最后也不要贸然进入或居住。救援人员和互救人员在震后短时间内的余震密集活动期间必须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提高防范余震的意识和技能,减少余震伤亡。
大皖新闻记者 龚润泽 刘旸
编辑 许正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6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