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从“基本保障”到“美好生活”,获得感成色更足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2-18 07:08: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父母无力抚养的孩子也能衣食无忧、好好学习

城乡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提高

“感谢党和政府!没有你们的关心关爱,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没有现在的好成绩。”近日,瑞金市第三中学高二年级学生朱政志如是对记者说。

他出生于2008年,是赣州市瑞金市象湖镇解放路社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他的父亲属于智力残疾二级,母亲为肢体二级残疾,一家于2008年被纳入城市低保,人均低保金每月440元,父母二人均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每月各200元。每月月初,镇儿童督导员、社区儿童主任及其他干部们都会上门走访朱政志家,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询问是否有困难。

2022年7月,考虑到朱政志就读高中后,家庭教育支出大,象湖镇人民政府推荐其父亲到龙马公司就业,担任保洁员,每月工资1600多元。同时,逐步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目前低保人均保障达到595元,户保障金1785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达到1450元/月。

象湖镇人民政府、瑞金市民政局还积极对接市教育局,为其申报教育资助,目前朱政志每学年享受助学金资助2500元,减免学费720元。朱政志的学习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刚上高中时,他初次月考400多分,而在今年上半年的期末考试中,考了545分。

提高城乡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是江西省2024年10件民生实事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来,江西省民政部门不断完善困境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探索孤弃儿童区域性机构养育改革,集中优势资源新建、改扩建11家设区市儿童福利院,1098名机构养育孤弃儿童全部实现集中养育。

同时,在全国率先创制困境儿童和孤弃儿童照料护理补贴制度,叠加生活保障最高可达每人每月3440元。2024年,江西省机构养育孤儿、城乡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940元、1450元、1450元,较2020年提高43.7%、52.6%、52.6%。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轻轻松松划着轮椅上坡,不再“翻车”

1.58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从“基本保障”到“美好生活”,获得感成色更足

改造后的低位洗手池使用更方便了

“以前家门口的坡道较陡,我坐轮椅上坡道很费劲,而且容易翻车。改造后把坡度延缓了,并加装了扶手护栏,以后出行方便多了。”日前,高安市八景镇居民姜鹏程对记者说。

姜鹏程现年47岁,因为脊髓损伤被列为肢体二级残疾,而且是八景镇的低保对象。他的父亲也为肢体残疾,属一户多残家庭。今年4月,他偶然得知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以下简称“家改”)有补贴,便尝试向高安市残联提交了申请。

高安市残联了解情况后,立刻上门实地考察,并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精准化实施方案。姜鹏程和家人参考市残联印发的改造图例,自己确定改造方案,请工匠进行施工。“家改”验收合格后,市财政和残联共同下发资金拨付文件,将财政补助资金直接打到他的一卡通账户上。

“利用这次机会,我们把家里的大门坡道、卫生间和厨房设施都改造了一遍,比如安装扶手、整理地面墙面、配备低位灶台橱柜等,日常生活更方便了,家里也更干净舒适了,而且只花了4000多元。”谈起这次“家改”经历,姜鹏程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以高安市残联货币化补贴为创新典型的代表,开拓了江西省“家改”创新新局面。针对原来由建筑公司统一施工模式带来的层层转包、资金利用率不高,内容单一、难以满足残疾人个性化需求等问题,高安市残联转变思路,创新举措,推行家改“四化”,包括设计造价清单化、改造施工自主化、质量监管全程化、补贴结算货币化等,有效激发残疾人改造内生动力,促进改造质量效率大提升。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一项暖民心、惠民生的民生工程,于细微处改善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江西连续两年将这项工作纳入10件民生实事高位推动,在《2024年民生实事安排方案》中提出,今年要对1万户以上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截至11月,已成功改造1.58万户,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爸爸转出ICU,突遭变故的一家挺过危机

88.61万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

“现在父亲转出ICU,情况有了好转,是民政的政策帮助我们挺过了这次危机。”近日,记者在九江市民政局采访时,巧遇一位市民打来电话,表达自己的感谢。

原来,一个月前,九江市濂溪区十里街道钟表厂社区居民王焱(化名)的父亲突发脑出血昏迷,随后被送至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前期医治费用近十万,生命垂危。王焱的母亲无业在家照顾家庭,而他作为独子还在读大学。面对高昂的后续费用支出与亲人的危急情况,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如雪上加霜。

于是,王焱前往九江市民政局寻求帮助。九江市困难居民家庭扶助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指导其前往街道办事处进行低保申请。第二天,十里街道便成功受理王焱提出的申请。几天后,街道社区两级社会救助经办负责同志上门入户调查核实情况,街道提出初审意见,并赶在11月结束之前将该家庭3口人纳入低保,每人每月保障金额770元,及时缓解了家庭燃眉之急,保障了家庭基本生活。

王焱一家能够及时纳入低保是江西省推进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江西省将394万低收入人口纳入监测范围,实现困难群众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抓好兜底保障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76万脱贫人口、15.63万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低保、特困保障范围。在全国率先创制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政策,帮助88.61万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

围绕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江西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儿童福利等保障标准逐年提高。

江西省政府印发《2024年民生实事安排方案》明确提出,在提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方面,将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50元,达到935元;将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55元,达到715元;城市特困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70元,达到1220元;农村特困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70元,达到930元。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创业学子一筹莫展之际送上门的资金

前11月全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6.71亿元

从“基本保障”到“美好生活”,获得感成色更足

罗文轩在镜头前进行直播销售

12月6日,在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梦飞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内,“00后”创业者罗文轩正和他的团队在镜头前热情洋溢地进行直播销售。“我们的年糕完全采用手工制作,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仅在介绍产品的短短几分钟内,便实现了数笔成交。

罗文轩和他的团队主要销售芦笋,现在属于休养期,为了给明年春季的芦笋销售作准备,目前在网上销售一些其他农产品。

去年,即将大学毕业的罗文轩参加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间他参观了石埠镇的芦笋基地,并被深深吸引。“基地规划有序,设施完备,我当即认为这里适合作为我的创业起点。”罗文轩回忆道。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儿,他深知农产品销售的困难,同时也看到了芦笋这一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潜力。因此,他决定留在乡村,创立江西鸿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希望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模式,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创业之路充满挑战,随着业务推进,直播平台较长的账期与他坚持的每日芦笋款现结制度产生矛盾,使得资金流动性迅速变得紧张。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新建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把政策送上了门。

“真是雪中送炭!通过政策,我申请到了20万余元的贴息贷款,这笔资金对于我们初创企业来说太重要了。”罗文轩激动地说。这笔贷款不仅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更让他有信心继续前行。如今,他的团队日均销售额超过2万元,彻底解决了当地芦笋销路的问题。

今年年初,江西把“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作为民生实事之首来办理。2024年1月至11月,全省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6.71亿元,其中246.75亿元用于扶持个人创业,占比65.5%;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直接扶持个人创业13.32万人次,稳定和带动就业74.44万人次。

好政策与有志青年碰撞出灿烂火花,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在社区医院远程让专家看病

智医系统累计为超5000万人次患者服务

从“基本保障”到“美好生活”,获得感成色更足

医师周雯运用智医系统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12月12日,走进南昌市九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代化的医疗设施映入眼帘。诊室内,医生们正在使用智医系统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墙上的电子屏幕实时更新着患者的就诊信息,医生面前的电脑则展示着智医系统提供的各种辅助诊疗工具。

九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医师周雯向记者介绍,智医系统显著减轻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并使诊疗流程更加标准化。“这套系统非常实用,能够降低漏诊和误诊的风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她边说边演示,当一位5岁儿童的药物使用信息输入系统后,智医助理AI审方迅速弹出红色警告,指出存在年龄禁忌。

“如今就医体验真是大不一样了,方便又快捷。”居民孙先生感慨道。孙先生因喉咙不适前来就诊,这次就医经历让他深切感受到了智医系统带来的便利。通过手机应用,他提前预约了门诊时间,到达后无须在窗口排队挂号,直接在诊室刷医保卡就完成了挂号手续,整个过程顺畅无阻。

在诊室内,医生利用智医系统迅速调取了孙先生的基本信息和过往病史,并进行了必要的检查。随后,在系统的辅助下,医生快速给出了诊断,并开具了药物。从检查到诊断,再到取药,整个过程不到半个小时。

九龙湖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文庆华介绍,智医系统的一大亮点是远程会诊功能。前不久,中心接待了怀孕35周+5天的李女士进行常规产检。体检时,彩超显示其胎盘内存在一个约29×10mm的无回声区,需要上级医院的专业诊断。

“我们随即利用智医系统向省人民医院申请远程会诊。”文庆华说。江西省人民医院专家迅速响应,通过系统查看了李女士的彩超和病历资料,并提供了专业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

智医系统的远程会诊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及时的医疗服务,还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效能。“这促进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共享和优化配置,使居民能在家附近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文庆华表示。

江西省《2024年民生实事安排方案》提到,要在全省所有县(市、区)的乡、村两级应用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面向基层医生提供人工智能全科辅助诊疗、治疗方案推荐、合理用药等服务。

据悉,今年4月以来,江西省智医系统在全省各地陆续上线。截至12月9日,已累计为超过5142万人次门诊患者和110万人次住院病人提供了服务。其中,门诊医保服务人次达到4474万人次,住院医保服务人次达106万人次。在AI辅诊使用方面,系统已累计使用4.86亿次,AI质检处方数达4841万份,形成规范病例2634万份。

(刘文琴、肖立宇、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黄祥晟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8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温度的“民生大礼包”,必将创造出更有盼头、有奔头的美好生活,不断绘就江西更加幸福的“民生画卷”。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何莉
2025-01-18 05:1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李焰燕 伍兆廷 陈华宇今年以来,江西德安县林泉乡退役军人服务站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正确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退役军人中心工作,不断优化服
2024-05-06 13:49:00
数据会说话·吉“翔” | 让生活更美好!“数”看民生账单成色
夏日的阳光,灿烂而炙热。奋进的吉林,幸福再添码。翻看吉林的“民生”日记,记录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透过一组组“民生数据”感受幸福的温度。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委
2023-07-24 16:49:00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
2024-05-17 05:24:00
...保”工作理念,以更有温度的医保工作提升“幸福江西”成色。建机制、织密网,让人民群众对医保的获得感更加充实。聚焦托底保障,全面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
2022-12-13 22:54
本文转自:南昌日报让“健康底色”擦亮“幸福成色”我市围绕“健康南昌建设”工程切实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本报记者 高晖健康是幸福之基。要增进民生福祉,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必定要保
2023-02-22 08:50:00
...数字化认知贯穿到管理服务全过程各方面,以数字化赋能美好生活,通过持续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分散事项联合集成,全面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实现高质量民生。近日,市民张女士打开手
2024-11-09 12:58:00
...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一路走来,筚路蓝缕,才有如今的美好生活,我们一定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村民黄为俊感慨道。还有一些不愿离去的村民,纷纷询问志愿者下次观影的时间。据悉,
2023-02-10 23:38:00
青岛自贸片区:以高品质人文环境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
...水、渗水、净水,助力园区朝着“田园环境、绿色发展、美好生活”的愿景不断前进。这是青岛自贸片区持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缩影。近年来,青岛自贸片区通过“整治增绿”“见缝插绿”等措施
2023-07-26 09: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